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订阅手机短信感受新
闻震撼稳居信息前沿
好书酷碟全场打折
新浪首页 > 文学 > 正文

记者是否自恋?

http://www.sina.com.cn 2002-03-06 11:41   新周刊

  前几天在网上闲逛,发现了一个帖子“现在居然还有人敢打记者?!”,起因大概是重庆记者被打事件之后又有某个记者有了同样的遭遇。不论是打人或是被打,都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情,但是抛开内容不谈,这个帖子的题目就让我感到不怎么舒服。如果被打者是个普通工人,会不会有人高呼“居然还有人敢打工人!”?如果被打的人是更值得人们愤怒和同情的老人、妇女呢?会不会有人高呼“居然有人敢打老人与妇女!”?为什么记者的身份就如此不同?虽然不在一线参访有好几年了,但是我毕竟也干过记者,深深体会到记者工作的危险与难度,可是我现在看到更多的是一些记者的浮躁病。记者这个行业本来就容易浮躁自恋,因为平时接触的都是社会上在某方面有代表性的人,和其它行业相比有着较强的优越感,再加上目前媒体热度升高,很多媒体给记者开出了天价,其中当然大部分是物有所值,但也有相当部分属于“烧钱”一类。就像当年的互联网一样,很多媒体人也开始不知道自己究竟能值多少钱。

  很多记者以“无冕之王”这个称号而自豪,却不知恰恰是这个不知所谓的称号害了一大批优秀的记者。记者究竟是什么?还记得一个台湾记者前辈下过的一个定义:“你不是作家、不是教师、不是评论家、更不是什么无冕之王……你是一名记者。记者要做的事情,不是创作,不是教导读者,不是对事物发表看法,你要做的事情只是代替你背后成千上万的读者,向你替他们选择的对象发问或是探查一件读者感兴趣的事情,然后用旁观者的身份、平静的心态,客观真实地写出一份报道,回答读者的困惑……”记者一切的尊严、权利、声望都是来自千千万万的读者,离开了读者,记者什么都不是。而现在,很多记者完全不把读者当回事,盲目自大,以为自己的一些报道能够“引导”读者,却不知道只有先被接受,才有可能引导别人,如果不被接受,什么引导也没有用。

  和朋友聊起这件事情,聊着聊着就提出了一些判断记者是否自恋的题目,感觉挺有意思,于是列举在下面。这些题目没有什么科学成分,答案也无对错之分,但是可能能对一些人起到作用吧。这些题目只针对于记者,有些题目可能比较偏激,含有一些有可能产生误导的成分,但是考虑一下,觉得好处会多于坏处,所以还是写出来,请勿深究其不妥之处,多想想对自己有意义的地方。

  1、如果记者被打,你是否觉得远比其他人被打更加不能容忍?好像太岁头上动土?

  2、如果采访对象迟到你是否会觉得非常不高兴,认为他侮辱了你?

  3、你有没有认真考虑过自己究竟给杂志(报纸)做出了什么真正的贡献?

  4、你是否认为如果你当自己所在媒体的老板会让这份媒体比现在好得多?

  5、你是否认为自己实际上月薪应该是现在的几倍,现在这点薪水实在太亏待自己?

  6、你是否认为现在自己的工作做得不好只是因为自己根本不愿意或是没兴趣好好干?

  7、你是否在其他记者介绍经验的时候觉得这些我全懂只不过平时没仔细想而已?

  8、你是否认为那些“名记”只不过运气好而已,没有什么真才实学,实际你比他们强得多?

  其实这些问题不可能完全避免,因为只要是人就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如果你每个问题都存在,那么真的要好好想一想了。有几句话是以前一些前辈送给初入行时的我的,与各位记者同行分享:

  1、绝不要看不起任何人(除非是人品有问题的人),即使是垃圾也可以让你学到东西。

  2、任何时候记者的职业道德都绝不能超越社会道德。

  3、牢牢地记住前文所说的记者的定义。

  共勉email:panyh@sina.com)


新周刊网络版125期 专题


新 闻 查 询
新浪个人家园全面升级,买一送二超值大礼!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