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订阅手机短信感受新
闻震撼稳居信息前沿
好书酷碟全场打折
新浪首页 > 文学 > 正文

透视四对互相挑剔的城市 城市“口水战”

http://www.sina.com.cn 2002-03-19 13:54   新周刊

  文/何树青

  我承认,我是世界上最拧巴的论坛版主。在有6000个帖子的“城市论坛”上,光是成都人与重庆人斗嘴的帖子就有三四千个,而这仅仅是十来个人的“功劳”。如果你表露出对成都的喜欢哪怕是好奇,立马有成都网友视你为成都人的朋友,对你表示谢意,附上一大堆关于成都的正面报道和相关图片,欢迎你去成都找他玩;而你替成都赞美了哪怕几句话,你完了,重庆网友算记住你了,你成了重庆网友眼中不受欢迎的人;反之,重庆网友的好客之道与成都网友的厌客之道亦如此。

  自从重庆成为直辖市、成都被称为“第四城”,成都人与重庆人的口舌之争在国内诸多论坛成为焦点,扬己抑彼,互相挑剔,你死我活,无休无止。在中国,像成都与重庆拧成这样的“双城记”实不多见。成都人和重庆人都无比热爱自己的城市。它们本是亲兄弟,巴蜀一家,川渝同源,一样的火锅、美女、球迷闻名于世,一样的才子、模特、打工仔闯荡江湖。但是,两城的市民社会从来没有放弃过压过对方一头的雄心和优越感,在尽力夸自己好的同时,也尽力地数落对方的坏。其实,在全国人眼里,成都和重庆都属于国家级的十来个大城市之列,论战略地位、实力和城市魅力,再好也超不过京沪穗,再差也比众多省会城市要强。

  互相挑剔的“双城记”可不止是成都和重庆才有。如果说成都和重庆的互相挑剔颇有历史渊源,那么在其它互相挑剔的城市版本中,更多的原因来自于两点:一是后起之秀挑战同省的老大,比如深圳之于广州,厦门之于福州,苏州之于南京;二是相似的城市之间的竞赛,比如青岛与大连。

  地域范畴的同属同源,城市人口、规模、经济总量的接近,双城之间资金、人才、观念的频繁沟通与流动,交通的直达,都足以使双城之间的对比成为两座城市市民经常的谈资以及两城传媒做新闻的话题。竞争与挑剔,都在有意无意的不断对比中产生。于政府而言,对竞争与合作更感兴趣;于市民而言,挑剔意味着对在哪座城市生活和工作更惬意更有优越感加以选择和肯定。

  中国现有668座城市,建设部预计今后15年内,中国的城市将增至千座以上。随着经济的活跃和城市的建设,不断会有城市成为后起之秀,甚至后来居上超过目前行政地位更高的同省城市和同类城市。对国家而言,凡是城市发展必是好事;对后来居上的城市的市民来说,他们拥有了对以前的老大进行挑剔的本钱;而对被挑剔的城市市民来说,反击“暴发户”们的趾高气扬是不可避免的了。

  挑剔省会城市

  广州有300万人口的时候,深圳人口3万,一个小渔村;广州有995万人口的时候,深圳人口700万,一个敢于挑战与挑剔广州的大城市。

  2001年,广州人均GDP达到4586美元(北京为3000美元、上海突破4500美元),市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16元,在全国十大城市中,广州人最富。不过,这十大城市指的是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沈阳、哈尔滨、南京、武汉、西安,并不包括深圳。把深圳纳入的话,广州就不是第一名了,深圳2001年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44元,是真正的全国城市首富。

  深圳人对广州的挑剔近几年来在国内各大论坛盛行,而在珠三角生活的人们更是时常把对深圳与广州的比较挂在嘴边。一群自称是“热爱深圳的极端深圳主义者”建了一个因特虎论坛,以特有的民间立场和智慧关注着深圳的前途与它的竞争对手们。2001年12月3日,因特虎论坛一个网名叫Leo的初级会员发表长篇文章指出:“如果把目前整个中国比喻成一个处于生长期的少年,那么京津塘、长三(角)、珠三(角)就可以形象为这位少年的胸大肌、腹肌和手臂上的三角肌。京津塘和长三之所以为主体,是由北京及上海这两座伟大城市所决定的”,他不拿深圳与北京上海比,他只是确定无疑地指出“广州,就是深圳的对手!”

  在文中,这个“热爱深圳的极端深圳主义者”极尽对广州的冷嘲热讽:“深圳超过广州是迟早的事,哪怕广州并了花都、番禺,再并增城,或者为了不被深圳超过,再并顺德中山……站在广州的立场上,当然不希望自己的昔日小弟骑在自己头上,所以‘复兴广州’近年来被抬到了广州人的嘴边,其实质等于是‘抑制深圳’。于是,什么都比着深圳做,和深圳抢主板,输了!不要紧,再抢二板,又输了!深圳默默无闻地搞了一个‘国际花园城市’的城市,声名大增,我KAO,这怎么行,我也要,我也要。所以今年在深圳举行的‘国际花园城市’评比赛的名单中,大家奇怪地看到了‘广州’的名字。我觉得真的很无聊,因为所有到过广州的人都知道它有几把刷子,没拿‘脏、乱、差’形容广州已经算是客气的了,别真以为是前几年博览会滥开的年代,给点钱就能得个‘国际金奖’!人家大连、珠海、青岛都没来,你广州去凑什么热闹呢?”对于处境优越的深圳人来说,这是一种颇有代表性的广州观。

  苏州的GDP超过了南京已经是1997年的事了,新的自豪是这里成了全国台商的大本营、新加坡的中国经济桥梁以及APEC财长会议举办地。苏州人现在盼着南京变成直辖市,这样自己可以升格为省会城市。论经济,南京输了一程;论文化,苏州自古是人间天堂,沧浪亭石碑上刻了500贤士,干将、莫邪就是在这里铸剑的,苏州昆曲不仅是“百戏之祖”,又被联合国列为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苏州的私家园林与北京的皇家园林有得一比,苏州没有理由不自信和挑剔“老大哥”。令他们窃笑的是,今后几年南京的经济发展目标居然是“学上海、赶苏州、超杭州”。

  相似的情形还出现在众多省份,比如福建的厦门之于福州,广西的柳州之于南宁,直辖前后四川的重庆之于成都,江西的赣州九江之于南昌,后起之秀财大气粗起来,声名日隆起来,对于进步缓慢的省会城市渐渐有了挑剔的本钱。

  青岛与大连则是另一种类型的比拼与挑剔。这是两座城市结构、工业结构、人口规模、知名度、开放程度都相似的海滨城市。1994年,时任青岛市委书记的俞正声提出了向大连学习的口号,7年来到大连考察学习的青岛市大小官员不计其数。风水轮流转,1999年青岛居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12位,而大连为第19位;2000年青岛的GDP达到了1151.2亿元,大连为1110.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青岛为80亿元,大连为77.6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青岛已超过大连多年;2001年申奥中青岛击败大连,成为北京唯一的合作伙伴——大连反过来要向青岛学习了。

  省会城市大反击

  省会城市的地位也是历史经典地位的遗传,不是浪得虚名的。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何况省会城市们早已觉醒起来,要增创新优势,把后起之秀们的嚣张气焰再次比下去。

  比如说到粤文化的代表,广州还是当仁不让的老大。不少人重广州轻深圳的理由是因为深圳太年轻,作为一个城市它还有很多底蕴无法与广州这样的老城市相比。虽然深圳的7-11店和沃尔玛超市开得比广州早,虽然深圳有最热闹的人造景点世界之窗,虽然深圳的城市环境比广州干净,但广州就是比深圳住着舒服,更多人间烟火气息,更重情感、人文更昌盛、发展腹地更大。深圳是国际花园城市,广州小变中变之后也是了,大变之后还不知怎样地新貌呢;深圳有黄田机场,广州的白云机场更是华南枢纽,深圳有盐田港,广州在建南沙港,深圳有高新区,广州天河还是中关村之外全国第二大电脑市场呢;深圳高收入也高消费,广州惠而不贵;反之,广州有全国最好的媒体,深圳没有;广州有珠江夜游,深圳河还在治理污染之中;广州的G DP的总量和增幅都高于深圳,深圳想追上也不那么容易;广州对香港企业和港人的吸引力逐渐增强,香港的好处不止是深圳可以得到;广州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上的补课,效果远比深圳的锦上添花更显得突飞猛进;广州人能挣会花叹世界,深圳多的是物质动物……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一次全国城市综合实力调查中,南京曾排名全国第五;2000年南京GDP仅排名全国第14位。至于人均收入,南京只相当于深圳的1/3。所幸作为六朝古都,南京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资源优势、显著的科教优势使其仍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只欠一个“快”字。2002年,南京已确立经济增长目标为11%,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7%,学上海开放,借长三角之势,重新崛起。“南京1小时都市圈”将南京、镇江、扬州、马鞍山、芜湖、滁州六城市以轻轨和高速公路规划在内,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南京人看来,赶超苏州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福州的前景则不甚乐观。由于经济地缘上的天生弱势和城市基础的不足,福州超越厦门的进程会相当漫长。而在另外一些省份,更多省会城市的落后是暂时的,受了未开放的观念的制约和未壮大成型的产业的牵制,比如南宁、成都、南昌等等。假以时日开放观念,省会城市资源配置集中的天然优势必将显现出来,转化为实际的经济增长和城市新生态。

  越挑剔越完美

  没有挑剔就没有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讲,发生在各省各城之间的“双城记”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使得城市双赢,在挑剔中完美。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在“十五”期间要成为亚太地区主要的城市集团,广州、深圳届时将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现代化城市。这是《广东省城市化“十五”计划》制定的发展方针之一。深圳摆脱了早年的广东副中心的地位,与广州平起平坐为广东城市化的龙头;广州则进一步从传统中跳脱出来,向更现代化的城市开展功能布局。深圳有志于到2005年时在中国大陆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GDP达到7600美元,广州则志在成为中国最适合人居和创业的城市。

  江苏省“十五”城市发展战略确定了“三圈四市”的基本框架。“三圈四市”战略的核心是接轨上海,“三圈”指建设以南京、徐州、苏州、锡州、常州为核心的三个都市圈,“四市”是指努力把南京、苏州、无锡、徐州建成大型经济强市。为此,江苏省还提出了三级中心城市的总体格局,一级中心城市的一类城市只有一个,南京;两类城市有五个:苏州、无锡、常州、徐州、连云港。苏州的经济腾飞获得了未来规划中的肯定,而南京亦未失去它的龙头老大位置。

  成都和重庆,加上一个西安,对在中国西部开发中的龙头地位的竞争,从官方的西部论坛蔓延到了民间。他们皆是同一个重量级的对手,而最好的对手恰恰也会是最好的朋友——古龙说。互相挑剔,比着发展,也在客观上彼此为对方提供了发展方向和进程的参照系,领先一步的成就感与压力并存,落后一步的紧迫感和动力一样大,城市都有了各自的忠实拥趸和苛刻的挑剔者,实在是求之不得、可喜可贺。

  选择在哪座城市生活和工作?面对日益相似和日益有着“双城记”情结的中国城市,这实在是一个诱人的两难选择。往往在一两个小时路程的高速公路或铁路线的两头,连着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城市生态。外表的相似掩盖了城市生活深处的丰富差异性,当我们选择其中一个,对城市的差异性了解得日益深刻和细节化时,我们便免不了会爱上它或者厌恶它。


新周刊网络版126期 专题


新 闻 查 询
新浪个人家园全面升级,买一送二超值大礼!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