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接到一份国内位居前列的党政大报改版座谈会的邀请,当时正忙着,不大愿意参加,但是那份大报的名气实在很响,自己又很少见识这种体制内的大报,所以还是按时赴约。结果比我预想的还糟,总编副总编广告总监之间勾心斗角,当着我们几个被请来的顾问互相拆台,设套,实在让人不知道该说什么,到最后本来还有一次丰盛的晚宴,结果我由于受不了这种场面,甚至从生理上就想吐,只好溜之大吉(这个例子比较极端,大部分我参加的顾问会议还是相当不错的)。回来之后就写了这篇文章。
看到这个题目,相信很多人都会产生误会,以为我是在鼓吹反对人才流动的观点,其实这里讲的人才战争,是指围绕着“人才”发生的一系列的危机……
目前国内发生了一系列的媒体合并事件,也有很多人对这个现象发出了这样或者那样的质疑,其中大部分的质疑集中在“体制改革”和“做大还是做强”上面,但是照我来说,当今媒体集团第一个危机或是最大的危机一定是人才战引发的危机,不是人才缺乏或是过剩,而是现有人才之间的战争——为了争夺利益的战争。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在传媒行业中,如果不是水平差距太过巨大,很难说谁的水平比谁强。而且传媒经营管理这个门类入门非常容易,如果有良师指导,又有实干经验的话,不到半年时间就可以入门。入门容易加上国内传媒整体水平偏低,所以基本上做过半年媒体的人对自己经营媒体就会有着超乎寻常的“信心”,都会认为自己适合登上更高的位置,或是比现在的领导做得更好。传媒集团的合并必然导致一些位置的重要性下降或上升,并且空出一些新的位置,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或是争夺更多的利益,人才之间的战争一定会爆发无疑。更有甚者拉帮结伙,搞起党派之争,这样的危害更加巨大。即使暂时稳定下来,也会出现各部门配合不灵,不能令行禁止的情况,更不要说员工激励与创新了。
真正了解媒体运营的人都知道,实际上传媒是一个非常踏实而又需要不断付出的行业,如果人才之间不能很好配合,那么经营状况多半会陷入恶性循环。这种人才之间的战争,实在是国内媒体,尤其是媒体集团的第一杀手,已经有不少大的媒体因为这个而倒了下去,而且你的人才越优秀、经济实力越强,人才战争发生的概率就越大。
在国内的传媒圈或是整个国内的企业中,有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就是最高的领导常常是企业内最能干的人。其实真正的领导者第一需要的是让员工能够信服的人品,其次是管理协调的能力,再次是对市场整体的敏锐判断与果断决断,最后才轮到专业水平。而在国内,起码在传媒产业中,多半都是“编而优则仕”或是“会赚钱则仕”,总之都是以业务能力为第一,这种观念埋藏在绝大部分人心中(不只是领导者,员工也是如此想)。这种想法就决定了老总不敢停止对具体业务的干预,不敢让员工在具体业务上超越自己。
于是产生了压抑人才的战争。很多领导就一个信念:不管你干得多好,就是不能让你超越我,如果你有本事威胁到我,那我就给你埋下种种的困难让你无法动弹,总之一句话“人无完人”,不信你不死。目前国内一直在喊着重视人才的口号,可惜仔细看看重视的都是中低层,不对高层构成威胁的,真正认识人才重要的管理者并不多见。
关于人才的两个建议:第一,新人有时候比老人好用。很多人不敢用大学生,偏爱用有几年工作经验的老人。我并不同意这样,因为很多工作过几年的编辑记者都染上了一些业内的臭毛病,基本上已经不堪大用。而大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之后往往能发挥出很大的力量(当然,前提是你要懂得如何培训最有效)。第二,人品比能力更重要。做媒体尤其如此,因为媒体的社会力量很大,而且研究的是人们的精神需求,所以人品绝对占据最重要的位置,我对所有员工的第一句话都是:先做人,再做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