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订阅手机短信感受新
闻震撼稳居信息前沿
好书酷碟全场打折
新浪首页 > 文学 > 正文

创业夫妻档(1)

http://www.sina.com.cn 2002-04-22 15:23   新周刊

  文/张向东

  李国庆&俞渝:当当是我们的孩子

  李国庆一抬腿坐在俞渝的办公桌上,摆好Pose,等摄影师拍照。这要是在他自己的办公室,可没那么容易。

  李国庆那张办公桌像祖国大地一样幅员辽阔,物产丰富,连采访机都没地方放,更不要说坐到上面去了。但这并不影响他以最快速度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俞渝的桌子更像是经过科学规划过的一座城市,左边是排队等候审阅批示的文件,右上角是分门别类整理好的文件和资料,只有她自己坐下来的时候,才会把文件打开,占据中间的位置,连墙上贴着的几张纸条,也都端端正正。

  “我和她恋爱的时候,不知道她那么有钱,不知道她那么有能耐,不知道她那么有脾气。”李国庆说起话来如同打仗,“她当时说自己不想工作了。”几年夫妻加同事的生活后,李国庆是无论如何再也不会再相信俞渝居然也会说出这样的话了。

  投资家嫁给了个体户

  1996年,李国庆和俞渝结婚,他们的单元练习打上了句号(李国庆语),当当的故事也就开了头。俞渝“嫁给一个个体户”(俞渝的朋友对他们的结合如此评价),带来的嫁妆是一个投资家的眼光和华尔街职业经理人的管理风范。这些种子在李国庆培育了十几年的中国出版土壤上很快发芽成长起来。

  李国庆两次创业,均以出版为主体。凭借一个投资家的职业敏感,也出于对丈夫所从事的出版行业的关注,俞渝对Amazon.com的发展尤为留意,经过考察,她和李国庆开始探讨这种模式在国内的可行性。讨论的结果是,前期先在国内开始做书目数据的准备,然后等待时机,寻找资金。互联网的投资热潮很快来临,俞渝在资本运作上驾轻就熟,顺利地得到了IDG等公司的风险资金。1999年9月,当当网上书店正式开张。

  “我是个创业型的管理者,要带着人往前冲,总觉得财务啊,人力啊,行政啊,完全是些条条框框,和业务没什么关系,这些东西规定太多的话就会限制我,束缚我。”不幸的是,李国庆所反感的,正是俞渝所加意要做的。那时候工作中的摩擦非常多,火花四溅,对此,两个人都记忆深刻。俞渝说,有次吵完,她拿起个包就住香格里拉;李国庆说,那次他狠狠地甩上她办公室的门,然后告诉秘书,要是俞渝来找,请她发邮件,当时还想着立刻买辆车给她,以免上下班回家时坐在一起。

  最后是如何收场呢?他们都说忘了,真的忘了,“我们都不记仇。”

  不在卧室谈工作

  现在的当当,李国庆负责业务,俞渝负责后勤。李国庆尝到甜头之后,终于明白了俞渝的价值,他用了“幡然悔悟”这个词来形容自己的感受,“比如说财务吧,在我以前的公司里,只有一个记账发工资的职能,而俞渝让我知道,财务要做的是高度的业务分析和对业务环节的有效控制。这才是一个健康的现代企业文化。再比如人力,我现在几乎可以说需要谁就有谁。俞渝会分析什么样的岗位要什么样的人。她做什么事情都有一套自己的程序。”在这样的后勤保障下,李国庆的冲劲发挥得淋漓尽致。2年多时间,当当始终坚持了B2C的道路,依靠品种的优势,建立起了中国最大的网上零售书店。

  成功需要付出代价,夫妻共同创业,对两个人的生活简直是一种摧残。李国庆说:“我们在起初已经考虑得很清楚,也和董事会讨论过,但是没办法,我们是最好的组合。我们只能尽量通过约法六章去消解一些矛盾,比如不在卧室谈工作,不带情绪回家,每周必须有一天留给孩子,一个人出差另外一个必须留守公司和孩子等等,儿子才四岁多,就已经在抗议我们在饭桌上开会了。”原则归原则,话憋在肚子里难受,早上一进车门就等于进了办公室,李国庆叹了口气。

  田溯宁曾经说中国有这样的文化:有不少人不愿意为家族企业打工。当当与家族企业的不同在于,是夫妻店,但不是家族企业。虽然古话说用人“不避嫌,不唯亲”,李国庆和俞渝却极端地采取了“双方的任何亲戚不得在当当工作”的政策。当当夫妻店就这么一直开着,到现在,一向不喜欢把话说满的李国庆说:“现在要说去找个能同时替代我们俩人,把当当运作得这么好的人,完全不可能。”

  对李国庆来说,当当的任务他已经完成了,他的决心很大,现在更想要的是开拓更大的疆域,去建立一个企业帝国。他不是安于长时间地守着一个摊子的人,常规的管理事务他会觉得太闷,他觉得这些给俞渝做最好不过,俞渝讲规范,有经验。“现在当当已经赢利了,俞渝一个人完全有能力让它非常良性地、安全地运行下去,我就有可能会去开个新的摊子了。”

  那当当呢?对李国庆和俞渝来说,就如同那个在客厅里用鱼网和课本拉起一个“网上书店”,在饭桌上反对他们谈工作的小家伙一样,他们都爱他,可是从来没想着一直把它管下去,它长大了,就要靠自己走下去。

  贺建华&优雅:不把公司做大

  文/陈沫

  将小公司做大,是很多人的理想。但贺建华与优雅却拒绝这样做。

  两人的摆渡人摄影设计有限公司在业内颇有名气,再加上贺建华头顶着被列入《中国名人专家辞典》的全国十佳广告摄影师的光环,公司的业务一直络绎不绝。然而,找上门的客户却可能有一半遭到婉拒。

  宁可拒绝客户也不愿意扩大公司经营规模以满足业务需求。贺建华的解释是,“我当然可以顺应业务发展的趋势去扩大公司规模,将企业做大是人们通常所追求的,但是,对我个人而言,企业一旦做大了,我肯定要投入更多精力在企业日常事务上,那时侯,我就会变成一个纯粹的企业家,就不再是单纯的摄影师了。生活方式可能也随之改变:不再有时间陪太太喝茶聊天到深夜,不再有背起行囊就走天涯的自由了,拍照也就没什么乐趣了……”

  贺建华和太太优雅的生活方式决定了公司的经营方式。出于崇尚一种自由闲适的生活,两人刻意限制着公司的规模。但这并不意味着公司因此而停滞。身为总经理助理的优雅,协助丈夫为公司定位:拒绝横向发展,追求纵向提升,不做最大的,但求最好的。她精心地筛选客户,一边婉拒那些量大而不求质的客户,一边有目标地拓展国际知名品牌的客户,力求公司的客户“少而精”,结果是,客户虽然越来越少但公司营业额却越来越多。

  “一键钟情”夫妻档

  两个人住在深圳市郊,临近布吉镇,小区有着美仑美焕的名字——比华利山庄。到了深圳,入了关,驶往布吉,在三五个卖西瓜的收破烂的指点下,才艰难地找到。小区不大,居中有巨大的烂尾工程,洗手间绝无。一入房门,满屋的摄影灯,可把摄影师高兴坏了。两个人的公司就在居室对面的公寓,每天从生活到工作只消跨过一道门。

  在家,两人是恩爱的。在公司,贺建华是优雅的老总,优雅跟另外三个员工一样,言必称“贺总”。身为总经理助理,优雅尽职尽责,既是贺建华的资料库、信息库,又兼经济顾问和高级智囊。贺建华本是学医的,后来改行做摄影师,对艺术有点心得,但对经济和市场却是稀里糊涂;优雅毕业于厦门大学经济系,有数年从事金融业经验,恰恰弥补了贺建华的不足。

  两个人相识四年多,终日朝夕相对,直到现在仍然话都讲不完,经常卧谈到半夜。贺建华说优雅:“生活上她是好老婆,体贴关怀、加温柔;事业上,她是好助手,是一个用知识来指导行为的女人,最善于利用信息、分析信息,享受信息。”这样的好老婆好助手竟然是贺建华在网上“网”到的。1997年下半年,人在深圳的贺建华在网上遇到了上海的优雅,两人“一键钟情”。从此两人每天深圳上海通话7小时,半年后,优雅辞掉工作,背起行囊,来深圳见他,在机场出口处,贺建华一眼认出,从背后把她一把抱起。1998年,优雅正式加盟贺建华小有雏形的摆渡人摄影设计公司。

  谁是谁的摆渡人

  工作中,贺建华常对客户说,“在现实通向理想的道路上,我是你的摆渡人。”生活中,优雅则对贺建华说,“人生中,我是你的摆渡人。”

  优雅对公司发展有自己的计划。优雅想通过对客户的精心筛选,来提升公司的业务质量和业界形象。根据贺建华的创作特点,优雅认为他对时尚饰品的创意摄影更擅长,加之SOHO办公摄影场地偏小,优雅把客户定位于以宝石、化妆品、手机等小件时尚用品为主的知名品牌。在剔除了一些缺乏艺术含量、单纯商业摄影的业务之后,公司面临着开发新客户的问题,优雅利用黄页广告、报纸及网络广告、招聘信息分析商家的经营规模、发展状况,并根据商家招聘人马的性质规模来判断对方是否有新业务上马,而作为经营时尚用品的商家,新产品开发上市必然要包装设计新的品牌形象,于是,优雅就有目标地主动跟商家联系,成功率很高。用这种方式,优雅每年开发20多家新客户,与公司建立长期业务关系的十几家国际知名品牌也都是优雅开发的。贺建华说,近三年来公司的营业额上升很快,其中一半是优雅新开发的。

  同时,优雅也对贺建华进行包装。每年从贺建华的广告摄影作品中选取一部分经典作品直接参加全国广告摄影大赛,连年获奖,贺建华在业界有了名气,摆渡人也随之扬名。公司的日常事务都是优雅打理,贺建华就专心于摄影。

  夫妻档当然有利有弊,但在两人身上,显然只有好处,而未见坏处。夫妻自认是一对完美的夫妻搭档。但他们也说,观点差距太大、遇事各执己见的夫妻,不宜于采用这种模式,凡事也要因人而异。

  何剑威&蒋芳蓉:一本书和它影响的创业

  文/黄新炎

  日本人清崎的《穷爸爸富爸爸》风靡中国时,何剑威刚刚当上爸爸。夫妇俩坐在床头,读着这本书,看着襁褓中的婴儿,开始酝酿未来:告别出入写字楼的高级白领形象,自主创业,为自己,也为孩子创下未来。两人的目光瞄向在上海刚刚蓬勃起来的展览业。

  在此之前,两人都有一份颇让人羡慕的工作:何剑威复旦MBA毕业,父母皆为大学教授,自己在上海一家高科技投资公司任投资部经理;妻子蒋芳蓉东华大学计算机系毕业,有注册会计师专业职称,一直在外资企业从事财务软件的开发和实施工作。

  技术比设备更重要

  上海本身是一个永不落幕的大型展览馆。在上海,展览业已经分工明确:展馆方提供场地,展览公司负责招展,还有各式各样展览服务公司提供展馆搭建和展览设备租赁服务,夫妇俩分析后认为,只有立足于展览服务,才能发挥两位的专业特长,使自己的小企业从竞争者中脱影而出。2000年11月份,只有5个员工的宏天展览服务公司,便“土法”上马了。

  初期两人压力很大:相识的人都说两人自讨苦吃,杀鸡用牛刀。更大的压力来自自己的:为了节约开支,何剑威常常自己脱下西装趴到地上连接调试设备,这与以前进名牌大学,做高级白领,拿着叫人咋舌的薪水反差也未免太大了。

  如何找到客户?MBA课本上说,投入广告,让潜在的目标客户知道,并接受你的产品或服务。“对于我这么个刚起步的小公司来说,投广告真是门都没有。”两人本科专业都是计算机,毕业后工作也都与网络有关的,他们建立了公司的网站,取名“租赁真灵”(谐音www.z0z0.com.cn)。花很少的钱在一些租赁、展览等专业网站做广告,还在许多大型搜索引挚上免费添加链接。尽管现实生活中“宏天”毫不起眼,座落在上海一个不起眼街道上,但在网上却知名度很高。并由此和许多国外大公司取得联系,比如柯达与惠普。

  许多像宏天这样的展览服务企业都将业务放在了设备租赁上,为展览公司提供电脑、AV设备等。价格竞争很充分,所以行业内实行严格的招投标机制。如何找到客户?是不是要参与价格战?宏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在产品上还是服务上?是以产品为中心,还是以客户为中心?这些问题才是真正体现MBA背景的地方。

  许多国际化展览会都需要电脑,而不同国家的展团举办的展览就需要不同的电脑软件。例如西班牙人、土耳其人和法国人使用的WINDOWS就要求用不同的版本,如果仅仅定位在为客户提供电脑租赁,显然是不够的。宏天提供的是展览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

  宏天一直强调的是,其公司不是一个简单的展览设备租赁公司,而是一个拥有高科技手段的现代化展览服务公司。在其公司,技术比设备更重要,您可以得到全方位服务。

  不放过任何一次机会

  夫妇中,何剑威负责大客户的谈判,蒋芳蓉主要负责项目实施,同时掌管财务。

  创业一年多,两人最难忘的是为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提供展览服务。上海市提出要将2001年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办成国际知名的展览会。一开始何剑威也想进去,但由于展览会层次很高,要许多贵重设备,当时宏天的名气很小,招投标结束时,何剑威觉得没戏了。

  开幕前一天晚上10时,组委会打来电话,让何剑威第二天一早将20台左右大型办公自动化设备搬进工博会的新闻中心布置展览。这样高规格时间这么紧的展览服务两人还是第一次碰到。按照常规都要提前两周开始做方案与准备设备。何剑威却觉得机会来了,当即应承下来。公司有长期积累的丰富的供应商资源,不到半小时所有设备就备齐了。组委会非常满意,日前又把2002年3月份华交会的展览服务一揽子交给了宏天。

  当然,也有他们办不到的事。去年APEC会议需要大量先进设备,而购价远远超出了何剑威的预算。考虑到这些设备在APEC会议后使用价值不大,何剑威主动放弃了竞标。现在看来,这种放弃是明智的。

  中国已经加入WTO,小企业生存环境正日益完善,这时介入,正是大好时机。何剑威说,打工每月赚5000元和自己开公司每月赚5000元具有完全不同的价值。公司的价值可以不断积累的,创业的经验也是千金难求的。而这正是从“穷爸爸”走向“富爸爸”的开始。


新周刊网络版127-128期 专题


新 闻 查 询
新浪个人家园全面升级,买一送二超值大礼!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