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订阅手机短信感受新
闻震撼稳居信息前沿
好书酷碟全场打折
新浪首页 > 文学 > 正文

如果奥斯卡有用,要大脑干嘛?

http://www.sina.com.cn 2002-04-22 15:41   新周刊

  文/朱坤

  我较喜爱电视,因为那里是你仍然可以找到“人类”的地方。曾经是安迪·沃荷电影生涯亲密战友的美国人保罗莫·里西说。

  第74届奥斯卡提名揭晓之时,台湾偶像剧《流星花园》正在大陆流行得一塌糊涂,剧中道明寺对杉菜说,如果道歉有用,要警察干嘛,这个句式同样适用于奥斯卡:如果奥斯卡有用,要大脑干嘛?

  是的,21世纪第一年的好莱坞成了天使和怪物的天下。这一年好莱坞给人印象最深刻的电影依次是《怪兽史莱克》、《红磨坊》、《哈利波特和魔法石》、《魔戒》和《怪物公司》,唯一值得一提的也许还有《天使爱美丽》,不过那是部法语片。照目前的提名情况和舆论态势看,《魔戒》似乎是众望所归了。

  回到去年,学院委员们一直取舍不下的最佳影片有两部:《卧虎藏龙》,一部讲述东方诗人们情爱纠葛的风光舞蹈片;《角斗士》,一个怎么打也打不死的壮汉史诗般(不如说游戏般)惊心动魄的闯关经验,最后的结果是西方壮汉赢了东方诗人。

  再往前,1998年最佳影片《莎翁情史》,一个怀疑有异装癖的女子和一名有同性恋倾向的男子歪打正着的情爱。再往前,1997年,《泰坦尼克》,一艘伟大的船和一段伟大的爱情,比爱情更难忘的是那艘船。1996年,《英国病人》,最打动评委的是导演安东尼·明格斯“居然可以把沙漠拍得如此美丽,简直可以同大卫里恩的《阿拉伯的劳伦斯》媲美”,够了,难道爱情一定要在那种暗无天日的非人道的种种绝境里诸如中世纪苛刻的律条之下,濒临沉没的巨轮里,处处陷阱的流沙中才能生长?

  唯一能切题的应该是1999年度的最佳影片《美国丽人》,因为真实,它也是那一年最让人灰心失望的影片,你肉眼看不到的就是这种不可思议的东西——电影的任务就是帮你看到这些东西,法国新浪潮大师戈达尔说,我们总是如此迫切地希望在电影里看到真实的自身——尽管这种真实多么卑劣猥琐。

  和奥斯卡一起老去

  即使在好莱坞和奥斯卡最花样年华的20世纪60—70年代,对于这个奖的运作与评奖机制的批评也是不绝于耳。它的保守、妥协、在商业同艺术之间摇摆不定的模棱两可几乎招致了两方的不满,得奖无数的伍迪·爱伦公开诋毁奥斯卡,马龙·白兰度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欧也瞧不起它。奥斯卡奖的评选只是一种“小儿科的、伤害艺术的、不正常的竞争,不喜欢它的评选方式”,曾三次拒绝奥斯卡奖提名并拒领1971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的乔治·斯科特说。

  尽管2001年好莱坞又缔造了新的票房记录,但是新的电影格局却在辉煌的票房下悄然酝酿:老牌电影公司已呈颓势,新兴独立制作电影正抢占着越来越多风头,在美国全国影评人协会评选的2001年度十佳影片中,独立电影占据了一半;在“金球奖”正剧类影片的提名里,独立电影占了五分之三,同时正剧类影片全部女主角提名全部由独立影片女主角囊括。

  这可能是大电影公司输得最难看的一次。但影评家们却同时认为,独立制作小成本影片却难以在奥斯卡角逐中占到好处。事实也的确如此,奥斯卡的角逐越来越变成各大电影公司宣传力度、宣传投入的比拼。据说,米高梅出品的《美丽心灵》在发动宣传攻势时的资金投入甚至已经超过了全片的拍片成本,但制片商当然明白,片子一旦获奖,带来的后期效益将是不可估量的。

  坊间也有自己的看法:早在奥斯卡提名揭晓前,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已经选出《不伦之恋》为他们心目中的最佳影片,而大卫·林奇的《穆赫兰道》则被纽约影评人和全美影评人选为最佳电影,而这部电影却连奥斯卡最佳影片的一个提名也未得到,美国电影协会则把《魔戒》评为年度最佳影片,上届影帝澳洲人拉塞尔·克罗主演的影片《美丽心灵》呢,2月11日又被美国广播电影影评人协会评选为年度最佳电影,导演劳恩·霍华德也因此片和《红磨坊》的导演巴兹·鲁赫曼共同分享最佳导演的殊荣,但《红磨坊》的导演却同样未得到奥斯卡的提名垂青。

  而一向被视作奥斯卡晴雨表的金球奖则把最大奖最佳剧情奖给了《美丽心灵》,《美丽心灵》还赢得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以及最佳编剧等三项奖,妮可·基德曼则不出所望地获得了最佳音乐/喜剧片女主角奖。

  提名方面,《时代》杂志认为,尽管影片《红磨坊》获得了8项提名,但有些重要奖项却有明显遗漏,但在本年度最受赞誉的该片音乐既没有获得最佳录音,也没有获得最佳歌曲的提名。另外,因主演《特南鲍姆一家》而广获好评的影坛常青树吉恩·哈克曼也未获提名,同样命运的还有金球奖获得双料提名的比利·鲍勃·松顿。

  对于《魔戒》,《滚石》杂志的影评人甚至把《魔戒》选为年度最佳影片,美国《新闻周刊》的评论家大卫·安森说:“影片非常动人。它有真热情,真情感和真的恐怖,还有一股真正的对邪恶的感觉,这是目前许多表现灵异、魔法的影片所缺少的。”谁都明白这种所谓面对邪恶的正义感对“9·11”之后的美国意味着什么。

  《魔戒》不过是对“9·11”事件之后惊魂未定的美国人催眠,《红磨坊》则是好莱坞集体为旧时风月涂脂。许多人记得《红磨坊》中那一句最经典的台词:“没有法律。没有限制。只有一条规则:永远也别坠入爱河。”这是个充斥着脂粉、华服、无上装康康舞和爱的时空,尽管Elton John和U2的歌声仍不时出现,《红磨坊》还是如影片中克利斯汀(伊旺·麦奎格饰)对莎婷唱出的《Your Song》一般远远地响起在天边。

  《魔戒》和《红磨坊》的流行,印证了后好莱坞时代奥斯卡秩序的两难境地:它试图维持权威,同时为整个好莱坞电影工业的运作提供方向性指引。而这种尝试从未像今天这般费力而不讨好,一个更新的更符合客观现状的好莱坞评奖游戏规则已经借势欲出,比如甫问世就夺去了奥斯卡不少风头的圣丹斯独立电影节。

  理想主义的穷途末路

  这一年好莱坞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可能来自一部卡通片《怪兽史莱克》,英雄也开始变得多愁善感,而结局对于好莱坞“麻雀变凤凰”似的套路也进行了彻底的颠覆:怪兽吻了公主,奇迹发生了,但是怪兽并未变成英俊王子,美貌的公主反而变成了怪兽。而在此之前,好莱坞的英雄们是从不屈服的,甚至从不脆弱,“可以使我成为世界上最棒的人,”约翰·韦恩曾经对一位导演说:“或者最差的人,但是,决不能让我成为廉价的人。”

  约翰·巴克斯特在其为斯皮尔伯格写的传记中描述斯皮尔伯格创造如《外星人》、《第三类接触》等等影片的动机时强调说:“他们所得到的奖赏就像一个美好而短暂的节日,一种与一个理想中的美国同步了几年的感觉,在这一瞬间,理想的美国景象和他们在影片中所创作的一切都在他们眼前清晰起来,它放射着如此灿烂的光芒,令世界瞩目。”

  而这种理想主义图腾的后果就如同影片《伟大的盖茨比》里说的那样,美国人成了“奇事容器”。美国人天生渴望新奇,永不满足地追求娱乐,如果谁想要试着去满足他们的话,一定会被累死。而理想主义天平的另外一侧,就是从奥兹威尔斯、威廉惠勒到斯皮尔伯格依次传承下来的美国人日渐膨胀的好奇心,终于砝码不担重负,理想主义图谋宣告破产。如今美国人已经不再相信《阿波罗13号》那样一个人拯救全地球式的英雄了,怪兽史莱克的变异碰巧与“9·11”事件后美国人个人主义式的英雄观受到沉重打击不失为一个巧妙而无意的呼应。

  与新意历来欠奉的奥斯卡与金球奖比,今年的柏林电影节却给世人一个不小的意外,英国与爱尔兰合拍影片《血腥的星期天》以其血腥写实风格拿奖并不算意外,《千与千寻》共捧金熊大奖则是对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一个迟来的肯定。

  在美国,宫崎骏迄今为止评价最高的影片《龙猫》的家用录影带销售量达到了560,000卷。《百变狸猫》被选为代表日本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在法国,《红猪》曾在60多个影院上映,负责为波哥配音的是主演过《这个杀手不太冷》的尚·雷诺Jane Reno。

  “童话故事是浪漫主义者理想中最完美的文学类型,就像剧场是巴洛克时期最完美的艺术形式一般”。宫崎骏在解释他为何选择卡通形式时说:“动画是一个如此纯粹、素朴,又可让我们贯穿想象力来表现的艺术……它的力量不会输给诗、小说或戏剧等其它艺术形式。”

  宫崎骏童话的主题无非是人与自然,战争与和平,人类若使世界的调和崩坏,自然便会付出更大的牺牲来令状况还原。人类仇视强大的有破坏性的自然力,但人类真正的敌人是自己变质的心,充满欲望和仇恨的心。

  这种有着浓厚东方禅学意味的主题也与好莱坞式动辄外力入侵的灾难观大相径庭。宫崎骏世界里拯救人类的往往是尚未成年的幼童的纯净心灵,而在好莱坞主流电影里扮演救世主角色常是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勇士。

  “9·11”事件未尝不是对好莱坞式以暴制暴简单逻辑的一次无声反驳,当奥斯卡和好莱坞为单枪匹马救世主式英雄哀歌齐鸣之时,柏林电影节却以褒奖卡通树起了理想浪漫主义的另一面旗帜。


新周刊网络版127-128期 专题


新 闻 查 询
新浪个人家园全面升级,买一送二超值大礼!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