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坤
虽然从立案起就争议不断,“9·11事件”之后更是几欲搁浅,上海筹建中的世界第一摩天大厦最近还是再度进入议事日程,对此,有网友评论道:看来连拉登也不能阻止中国人建世界第一摩天大厦的决心。
目前已经落成的世界最高大厦是马来西亚吉隆坡的双子星大厦,在电影《偷天换日》、《虎胆龙威》里被好莱坞取做外景,镜头调转之间贫民窟清晰可见;第二高是芝加哥的西尔福大厦,“9·11事件”之后一度被严密封锁,重新开放后也游客锐减;第三是中国人引以为荣的上海金茂大厦;第四便是纽约世贸大厦了,现在已成废墟,至今尚未清理完毕。
关于摩天大厦,近来有几件事情要被提及。双子星大厦共花去马来西亚政府近30亿美元,东南亚金融风暴爆发后,有批评家指出,双子星奠基之日,也正是马来西亚金融危机酝酿之时。另外一个是史玉柱的巨人大厦,至今尚烂尾;还有珠三角佛山52层高的国际商业中心从1992年建到1996年,最终资金花完,没钱装修,6年后拍卖时,作价2亿元都无人问津,这座当年几乎要被看成珠海地标的大厦至今仍然在层的高度上烂尾着。关于中国摩天大楼最近的一则新闻是,一度是广州最高大厦的广东国际大厦曾于2001年年底与2002年年初被两度拍卖均告流产,估价20亿元,起拍价13亿元但一直无人应价。
在美国,专家们认为巨型摩天大厦和高层建筑群之所以成为美国各城市的地标,是因为美国大多数城市缺乏广场、标志性干道或历史悠久的宫殿等象征性建筑物,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改革开放富起来之后的中国人正疯狂地扒掉祖先留下来的宫殿和古迹。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他们对高,对大,对富裕,对有的疯狂渴望。高比低好,大比小好,富裕比贫穷好,有比无好,这是他们基于生存本能和过往经验的一种基本逻辑。能和上海迫切渴望建第一高楼与世界接轨相比的是中国的农民伯伯们,他们打工赚了钱要做的第一件事就必然是为自己建一个笼子。在浙江苏南许多农村,楼房上纷纷被加以上海东方明珠式的尖顶,远看很像教堂,有人说,不愧是长三角,连农民都比珠三角有品位。
“9·11”这件看上去极其偶然的恶性事件给世界许多其它摩天大厦都提了个醒:《华盛顿邮报》说,“9·11”事件让人们意识到,110层的钢骨结构、大理石地板和数万吨的混凝土可以在一瞬间崩塌。许多人开始怀疑,让成千上万人在同一栋大楼工作有没有道理?如果非得在摩天大楼里工作,是否非得选择一座全世界瞩目的建筑?
对摩天大楼的抨击一直就有,早期的反对者主要来自欧洲。在老派的欧洲人眼里,再也没有什么比摩天大楼更能体现美国人的粗俗和暴发户本质了,它在实用性上乏善可陈,在美学上更是一种视觉污染,简直一无是处。今天的反对者则从人与环境的关系出发,把摩天大楼视为“反人性”的存在。而心理学家们则发现,现在人们所患的许多焦虑、妄想等心理性疾病都与摩天大楼有关。从20世纪70年代以玻璃幕墙为外墙的摩天大楼出现以后,人们被刺眼的反光弄得“心烦意乱”。很多文学或影视作品也向人们展示了摩天大楼突然失火、停电的场景来嘲笑这种怪物。此类麻烦的确不断,发展到极致便是1993年2月26日纽约世贸中心两幢412米高的大楼底部停车场突然爆炸,由于楼内多处起火,电梯停开,到处浓烟滚滚,一片黑暗,近1万人的营救队伍花了9小时才将在楼内办公的10万人营救出来,据悉有5人死亡。事后曾在世贸中心102层上班的切尔西小姐辞去了这份薪水丰厚的工作,去了新墨西哥州的农场,她说:“我一进电梯就会抽筋。”
类似的理由再加上摩天大楼巨大建造和维护成本也超出了一般发展中国家的承受能力等原因,中国反对兴建摩天大厦的人多了起来。但这种反对意见至少在目前的中国还没有成为主流,一种似乎是根深蒂固的观念仍然狂热地把摩天大厦被当作现代文明的标志而被颂扬,日益攀高且面目相似的摩天大楼常常被当成是城市繁荣标志的首选符号。曾有上海人去欧洲一游,回来后直喊没劲,说是欧洲的高楼还不及上海多。
一个未经证实的数据也是讲述金茂的,金茂大厦仅日常的管理维护费用每天就需100万元人民币。两架擦窗机一天到晚不停地擦,擦完一遍窗需要一年。建筑专家们说,超高大楼建成的前五年是黄金期,随着时间推移,风险系数会越来越高。
希区柯克电影《迷魂记》(《Vertigo》)曾经详细描述过主人公詹姆斯·斯图尔特的恐高症,西班牙村落、有白塔的教堂和格子屋顶上的女尸——这种噩梦一般的景象曾经是许多恐怖影片争相传抄的一个镜头——而根据专家的统计,城市人中有超过9成的人患有恐高症。
这仅仅是一种时代病症还是人类功能的集体退化?没人能讲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西方人的恐高症显然没有“打动”热衷于更高、更快、更强的中国人,对摩天大楼的极度迷恋已经使我们的时代已经发展得越来越像一个个彼此独立的系统——比如电,比如因特网,再比如摩天大厦——系统日趋精密与有条不紊,但是常识也告诉我们,对某事物的依赖越重,一旦失去,伤害与恐慌也越重。
上海金茂一位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最担心的是消防安全,目前还没有人对金茂里面的1.4万个阀门了如指掌。假想一下,一旦这个系统里某个环节发生故障,整个系统即告瘫痪无法运转——你可以想象夜半无人停电时,一个人呆在黑漆漆的居室里那种孤立无援的心境。
这真是现代文明链条里最弱的一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