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订阅手机短信感受新
闻震撼稳居信息前沿
好书酷碟全场打折
新浪首页 > 文学 > 正文

叶祖禹:碰壁多才能学得快

http://www.sina.com.cn 2002-05-31 11:42   新周刊

  文/朱坤

  31岁的叶祖禹来广州已差不多2年,感觉仍是常碰壁。"天天都碰,"上一次是他步行过街的时候,被一辆单车撞倒,跌伤之余,手里的笔记本也摔得稀巴烂。"这给我一个启发,单车不止可以逆行,还可以不看红绿灯。"

  从小在国外接受教育的Lewis(叶祖禹英文名)外表洋化,英文好过普通话。身高且瘦,好打篮球。他把一个名为"牛津大学"的品牌的鞋代理到国内来。做生意之余,他也是来寻根的,他熟读《四书五经》,虽然是英文版,爱好书法和绘画,最喜欢米芾、林凤眠和吴冠中,喜欢琵琶,心情不好时最爱听的是《十面埋伏》,京昆粤剧更不在话下,《那山那人那狗》、《一个都不能少》等很多内地人都从未听说的电影也常常把他感动到哭。这真是一种奇妙的组合。

  最紧要适合国情

  叶祖禹祖籍广州,小时也常随父母回广州,印象最深的是广州当时街面处处可见的啃甘蔗的人。十几岁去澳洲读书,读会计,此后回香港工作。不久又去英国伯明翰大学读了一个MBA。

  "有人问为何不去大公司做事,我初毕业时也在五大行做事,全公司上下2000多人,全部系统运作,只能跟随公司决策,个人满足感就不是很大,现在自己开公司,事事亲力亲为,自己运筹帷幄,满足感就大好多。"

  "牛津大学"的中档男鞋的市场零售价大约为600元,目标群是国内白领。"国内白领薪金差距比较大,从千几到上万不等。每人也有自己的穿着要求与标准,品牌就如同一个好接受的标签,做品牌效果会比较好。"同时他发现做品牌在中国北方远比南方效果更好,所以公司虽在广州,主打市场却在北方城市北京、大连、哈尔滨等地。

  鞋的款式都由Lewis和同事亲自去欧洲挑选。最初的效果是不好的,那些在米兰反响好他又喜欢的款式在内地并不受落,有经验之后的他现在只挑选那些适合国情的款式,碰上自己喜欢的,他只订制一双,自己穿。"这款鞋,设计来自Armani。"他用手抚摩一双鞋的细小花纹,指法细长轻柔。

  现在Lewis大约五分之四的时间呆在广州,其他五分之一的时间呆在香港和欧洲。虽然在内地经常碰壁,但"越碰得多越学得快",但仍然有部分东西他至今搞不懂。"比如税收,在香港公司赚当然要交税,亏就不用交税。在这里,赚亏都要交。"

  但现在已经比初来时好了很多。Lewis第一次去北京,找的导游是讲英文的,因为普通话他听不懂,现在他的普通话虽然仍然麻麻地,但比起大多数香港同胞来说,已经好很多啦。

  广州显然只是他的权宜之地,北京、上海和大连才是他未来定居的首选之地。"北京毕竟是首都,有历史感觉。上海战前就是最繁华的,香港很多富商也都是上海那边过去的,大连就环境好,适合居住。但广州更适合做事。"他操着不咸不淡的普通话说。

  最中意凄迷感觉

  因为从小生活在潮湿炎热的环境里,Lewis更喜欢寒冷。"有一种凄美的感觉。"他专程到自己最喜欢的地方故宫去看雪,那应该是他第一次看到雪,夜晚在什刹海散步。"感觉够凄美。"

  在大多数人看来,他显然是一个怪人。他吃饭的桌子旁就是毛笔,方便他写字。他新近拜师准备学习二胡。他去广东肇庆做义务的教师,他的理想是50岁以后可以去教书。

  "和香港比,广州显然还未污染完全。在香港,生活中都是物质化的符号,打电话聊天也只是说去哪里哪里吃饭,哪里哪里什么好吃什么什么便宜,穿着拖鞋出街,旁人眼光就会好奇怪。在广州,我可以自由穿拖鞋、短裤出街,没有一个人注意到你。"离开香港是因为逃避。这样一个后现代工业社会的怪胎如同那些章回小说中深闺锁愁眉的女子一样,隐居在广州西关的那些大屋里。

  "从十几岁到现在,一直都是孤单一个人。"一米八三的Lewis低声说起这话更显得形单影只,感觉如同老式爱情文艺片中那些落魄的男主角。因为要逃避某些东西,他选择了将自己流放,也许是重新一次皈依吧,"我总是喜欢一些旧东西的。"然后就这样沉湎于自己,一直流泪、孤单与寂寞下去。


新周刊网络版130期 专题


新 闻 查 询
新浪个人家园全面升级,买一送二超值大礼!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