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LE》中国版用刚刚染了黄头发、笑容如孩童的吕燕做6月号的封面,遭到市场的无情打击。发行商和报刊亭老板都苦着脸说:“为什么用一个这么丑的封面呢?”、“你们找不到更漂亮的模特了吗?”
编辑和同行都大为诧异——这难道不是吕燕造型最IN因而也最吸引人的一张照片吗?
现在,很多人可以接受吕燕是好模特、是明星了,但还是不能接受她是美女——眼睛那么小,脸那么宽,嘴唇那么厚,用什么标准看也算丑啊。
但是在日本和巴黎摄影师的镜头下,我们确实看见一个美女吕燕:微低的头,衬出一个楚楚可怜的尖下巴,淡色的五官和飞扬的长发有水墨画的韵致;或者挽起日式的高髻,画出弯弯的细眉,有不知哪个年代的风情。这时,吕燕的高颧骨、厚嘴唇都成全了她的表现力——似乎有千言万语要诉说,可是又没说,所以引人入胜了。
昨天去红门画廊的活动,正好一个画家说起吕燕,说她在西方受欢迎是因为她的殖民地风情。跟一般中国人相比,吕燕的脸其实更接近于越南人、马来人,让法国人想起他们当年的好日子。这也不用忌讳,不要说法国人,我们看到《Three Seasons》和《三轮车夫》中一身白衫的越南美女都心动神摇。殖民地虽然卑微落后,却有着说不清的暧昧、低回、纠缠不清的诱惑力,致命的诱惑力。
长成吕燕这样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另一种时髦的东方脸是典型的蒙古脸,Benetton贝纳通广告里的东方人:宽脸,扁鼻子,细眼睛,最好是长头发,笑起来有一两颗兔牙,脸上永远干干净净的。
干净似乎是一个要点,那种无瑕的象牙色皮肤,不但没有一点皱纹和斑点,连表情都不大有,用张爱玲的话说,五官淡得“洗一把热水脸就不见了。”眼神永远是茫茫然的,身体语言也是弱的和不自觉的,纤瘦如小女孩的手臂无意识地垂下来,非常无辜,简直引起男人强暴的欲望。但是古老的东方文化在后头支撑着,暗示:你可以把她怎么样,但是又不能真的把她怎么样——你说是不是叫人发狂?
中国的时装编辑和摄影师也在到处找这样的女孩,你看看今年的时尚杂志,一批面孔新鲜的小女孩很快会红了。相应地,陈娟红、马艳丽、王敏那样的大牌模特是不受欢迎了,不是因为她们老了,而是因为她们显得老了。欧化的漂亮五官,加上刻意卖弄的风情,简直比实际年龄还要老上一截。
在国外待过的摄影师想在国内拍片子,最头疼就是找不到好模特,在他们眼里,中国模特不是长得不够好,或者身材不够好,而是表情和肢体语言都太复杂,太有欲望和心计,显得脏,再说难听一点,就是“跟鸡似的。”再年轻貌美也不讨人喜欢。
有人又要说了,干吗非要用外国人的标准看中国女人?我周围着实有几个不算漂亮的中国女孩嫁给了英俊的外国老公,而且她们的老公和外国朋友都认为她们美,美若天仙。“我走在巴黎的街上,经常被陌生人拦住,说我必须告诉你,你长得太美啦。可是在中国,男人们认为我相貌平平。”丈夫是新西兰人的自由撰稿人小巫说。
中国女孩和番,是中国男人最痛恨的事,可是我那些女朋友没有一个后悔的。嫁过外国人又回头找中国人的,我只知道一个张曼玉。前些日子在铂金推广的商业活动上见到她,衣着平平,谈吐也平平,似乎已经失去了在法国时期的浪漫和风情,又变回一个Local的香港女人了。只有皮肤状态还算完美,可是这种完美恰恰是外国人最不看重的。他们更喜欢那种有时显得极美有时又极丑的女人,因为这样的女人丰富。
中国人说“相由心生”,外国人说“30岁以后的相貌自己负责”。狭义的时髦是没有办法的了,比如有一阵流行那种只盖住一半额头的整齐刘海和剪出层次的直长发,非有一张长脸和一个尖下巴不可。广义上来说,真是全看自己了,尤其是吃模特饭或者想嫁个好丈夫的女人。套用“告诉我你吃什么,我告诉你你是什么人”的老话,“告诉我你想要什么,我告诉你你的脸好不好看。”这虽然也难,总比像韩国人,举国上下,为了一对不够双的眼皮或一副不够窄的颌骨斤斤计较,动刀动枪,再装得一脸无辜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