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向东
公司里对某人最习惯最一致的称呼,代表了这个人在公司的地位和形象。权智公司上上下下,都称呼总经理黄澄波为“波叔”。“波叔”两字,无疑包含着尊敬和信赖之意。
天生就是PDA这行的命
作为国内PDA(掌上电脑)市场四大元老之一,黄澄波的个人经历可算丰富,跨越的行业包括机械、光学仪器、家电、服装,甚至化妆品,1993年进入名人电脑公司后,以执行董事副总经理的身份负责“名人”的生产和销售。1997年,在他的推动下,名人推出了第一款全屏幕手写PDA,这也是世界上首台全屏幕中文手写掌上电脑,从此,黄澄波对PDA是再也割舍不下。在名人的辉煌止于2000年,因为与决策者在市场理念及策略上的分歧,黄澄波选择了离开。
故事并未结束,2001年8月黄澄波正式出任香港权智集团中国营销中心总经理,此举被称为震动2001年度PDA业三大人事变动之首。这只是PDA变局的开始,随之而来的是PDA市场的“双寡头”(商务通和名人)震荡格局。
据说,在离开名人之后,黄澄波也想过退休,“喝喝功夫茶,看看三国,收山算了”。名人带给他的伤痛是无疑的,他坦言:最大的教训呢,就是做大事的企业,一定要有规范的管理,我以前总是喜欢一直往前冲锋,对管理想得太少。
黄澄波其实并不甘于寂寞。在谭伟豪(权智集团董事长)兄弟几次邀请他去参观快译通的工厂后,快译通的规模和实力打动了“波叔”,而且他认为,谭氏兄弟是有远见的企业家。四个月后,他决定出山。
黄澄波认为,快译通应该成为大陆PDA市场的枭雄。接近黄澄波的人士认为,这毫不奇怪,黄澄波在PDA市场上的雄心未酬,决不认输。
2001年PDA市场在恶性价格战的影响下,大幅缩水,据统计报告显示:该年度1-9月,整个PDA行业比上一年萎缩了32.5%。商务通和名人的销售额均下降了一半。黄澄波却坚决主张以市场为重,不参与价格战,不搞恶性竞争。快译通居然在这一阶段逆市上扬1%,给了上任才3个月的黄澄波一个好彩头。此后,以电子词典起步的快译通开始以PDA重量级选手的身份为人们所注目。
招数源源不断,黄澄波的目标很明确,要在今年把快译通做成老大。黄澄波说,“当年我拍一拍手,一个人把名人PDA从零做起来,什么环节不了解?还怕做不了PDA的第一?”。
黄澄波在权智公司全面掌管研发、生产和销售权利,已经找到快译通的薄弱环节:研发与市场需求脱节,销售的症结在于通路不畅。而资金、人力和生产能力,都是权智的强项,不存在任何问题。快译通的策略是:整合研发技术,加紧推出新产品,目前几个新型号非常畅销,PDA2000T等甚至在市场上脱销;快速铺设销售通路,中国中级以上城市已经全部有了销售点。
黄澄波不仅仅将名人和商务通看作对手,而且非常关注即将进入的外资企业。黄澄波最担心的是对外资企业的策略心中无底。但他认为,也不能盲目悲观,因为一是中国的市场非常大,PDA的普及率远远比不上香港等地,还有圈地的空间;另外一方面,国外厂商对中国市场的了解程度远比名人商务通和快译通逊色,到一定时候,外资可能要依赖快译通的资源和销售通道。涉及到商业秘密,黄澄波不肯多说,只能判定,这可能又是“波叔”未发的绝招。
可怕的顺德人
黄澄波很珍惜两样东西:一是名人的首台全屏幕中文手写掌上电脑,这款PDA被他像宝物一样珍藏了起来,成为了他自己职业生涯的一个见证物;一个是来了快译通后,一个经销商专门送给他的茶杯,据说是很名贵。黄澄波认为,这是对他的一种信任,象征他和经销商是伙伴关系,这似乎也象征着他新生活的开始。
要是让员工们评价起这个老总来,第一个评语一定是“精力无限”。
他们所津津乐道的是:去年平安夜游玩,波叔带上年轻员工从黄沙岛一路暴走到二沙岛,直走得其他人叫苦不迭,他兀自兴致勃勃;在全国范围内巡查销售网络,一天飞三个城市是对波叔来说实在是太平常的事,而且他一下飞机就去工作,以致于某同事老是猜疑他的旅行箱里是不是有什么特效药,终于憋不住好奇心要求他打开箱子检查才肯罢休;波叔的手机24小时开机,凡是工作事务,任何员工随时可以和他交流,绝不必担心打搅了他的休息。凌晨两点和他交流新想法的员工还真是大有人在。
黄澄波对此的解释是:“真心喜欢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才会爆发出比较大的能量来。我这样只算是敬业吧。敬业精神师出香港,广东珠江三角所诞生的第一批在乡镇企业中摸爬滚打出来的职业经理人,都是学香港人,而在我的家乡顺德这点也很突出。广东在开放之初发展特别快,所以有许多人说我们是‘可怕的顺德人’。”
名人的老东家佘德发曾经这样评价这位和自己比肩创办名人的营销老总:踏实能干、很会赚钱,但营销上缺乏新思路。黄澄波对此笑称,“我要是现在才35岁,一定去美国读书学习,毫不犹豫!可现在真是来不及了。”他把自己在权智公司的职能定位为:一个带头人,一个不能起太重要作用的人,他要给年轻人更多的发挥机会,而自己呢,主要是去查缺补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