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订阅手机短信感受新
闻震撼稳居信息前沿
好书酷碟全场打折
新浪首页 > 文学 > 正文

抓狂短信迷

http://www.sina.com.cn 2002-08-13 09:29   新周刊

  抓狂短信迷

  想怎么发就怎么发

  蛐蛐,女,杂志社美编,27岁,短信龄:3年半

  现用手机型号:诺基亚8250

  最喜欢的短信:一切可以闪烁的短信都喜欢

  蛐蛐是我见过的最疯狂的短信迷,她说还有比她更狂的,让我怀疑到底是我落伍了还是这个世界的人都疯了?这样讲并不夸张,如果你像我一样了解她的话。

  蛐蛐属于最早使用短信的一族,那时候还是1998年。第一款手机是摩托罗拉的308,这款手机曾让蛐蛐郁闷好久,因为只能收发英文。“我是天生的英语白痴,没办法!”到现在她还记得第一条短信的内容,原因很简单——乱码!朋友是用中文发的。至此她发现原来电话还可以有CALL机的功能——能留言啊!更郁闷的是,那时候还是实习生,不像现在,可以活活地把手机的键盘给按坏,转手换个新的。没办法,短信的瘾被吊起来了,可怜的蛐蛐只能给朋友发各种蠢蠢的符号来过过干瘾。到现在她利用移动QQ,短信服务中心等一切可以免费利用的手段实施自己的短信计划。由此她还总结出了自己的一条短信理论:想怎么发就怎么发!

  其实手机落到她这种人手上真是灾难,不但害了手机,还害了她身边的其他人。那个惨遭蹂躏的手机名叫爱立信T28,在每天的滴滴声将同事骚扰到麻木之后,终于寿终正寝。现在的诺基亚8250倒是满足了她更多的可以收发可爱图片的需要。

  如果你觉得她这点小伎俩还不算什么,我就再讲一个小故事。有一天,有位莫名男士给她发错了短信,她倒还客气,给对方回了一个。没想到那也是个短信迷,嚷嚷道,错了就错了,发着玩吧:如此就开始了你来我往。别想歪,爱情发生在她身上至少要到她见了那个人以后,看看是否符合她的标准,但这个男士显然连参赛的机会也没有了,因为他在这个短信比拼里失败了!有一个忠告,如果有一天你成了她的朋友,即使收到一条她发给你的很可爱或从没见过的短信,不管是动漫还是其他,哪怕心里感叹得要命,也不要表现出来,否则她会得意得让你无地自容:我两年前就知道了,小家子气!

  蛐蛐的生活比较有规律,大多是单位和家里两点一线,所以,她买手机的目的就是为了收发短信,她的朋友已经习惯了“享受”电话被摁掉的待遇。每个月一两百块的手机费全是短信的花销,我问她每个月岂不是至少要发一两千条,她瞪大了眼,“神经,谁有时间计算这个!”她不是每个短信都回,“这样的话我非累死不可。”因为强中自有强中手,她的老妹如果要告诉她一件什么事,至少前十个短信是前奏曲,最后一个才是有用的。所以常常见到蛐蛐充耳不闻似的任短信狂响,倒弄得身边监工的领导不好意思,“你回呀,回呀!”所以,她给她老妹发了一个短信,名曰“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罗嗦”,将老妹彻底打败!

  蛐蛐有很多朋友,尤其是在远方的,她说短信是最好的表达方式。对于她这种表面上老实本分,内心又有点小狂野,却又极其好面子的人来说,短信的存在简直帮了她的大忙。套用一句比较悬乎的话:让生活处在距离与非距离之间。

  文/冬冬

  孙女用短信说爱我

  张老飘,男,高级工程师,52岁

  现用手机型号:诺基亚8210

  最喜欢的短信:张老飘,我爱你!该打的孙女!

  张老飘现在在一帮老哥们里很是得意,因为他会用手机发短信,可以将贪吃蛇打到400分,还是刚练没几个月哦!

  张老飘是朋友的朋友的父亲,我给的外号。很多新玩意连一些年轻人都不知道的他耳熟能详。为了这个外号,他还特意给我发了一条短信,说“我顶多算中飘,我老妈才是老飘”。张家奶奶今年80好几了,训起人来可凶呢!不过你可以拿短信来吓唬她,特别是一闪一闪的短信。张老飘的身上的变化可谓集中反映了短信的魔力,用他儿子的话来说,从老古板到老飘的变化。现在小儿子有一项工作,就是每个月帮他下载一个屏幕图片。

  张老飘说自己从玩短信中发现了生活的乐趣。“以前我跟这些孩子说话,他们总是嫌我罗嗦,说了也白说,现在我不说了,发短信,只要开着手机就能看到。他们从来不在生活中对我说的笑话,会通过短信发过来。今年他们给我过生日,8岁的孙女给我发了一条短信,我一直翻来覆去看,笑出了眼泪。老太婆还笑话我。她不懂,一开始还以为是手机坏了,急忙忙地跑过来对我说,‘你的手机怎么老瞎叫唤?’我儿子说现在固定话机也可以发短信了,所以我们商量着到时候买来对他妈进行短期培训。”

  事实上,自从开始使用短信以后,张老飘和老伴的生活已经有了不小的变化。他们俩习惯于早睡早起,一到早上六点就打开收音机听天气预报,一次没听也会紧张,不知道天气怎么样。

  “现在我发送一个短信就知道了。”说话的口气里满是得意。

  他是可以得意的,如今他对诺基亚的笔画输入使用方式的熟练程度,用他的话来说“可谓出神入化”。“很容易学,现在已经教会不少人了。”关键的关键是,开会的时候,张老飘终于发现了一个打发时间的绝好工具。有时候他自己编笑话,他说因为那些网站的太恶俗,对孙女的教育不好。有些孙女扁着嘴说不好看的故事,他自己倒很满意。孙女经常用大儿子的手机给他发老师讲的故事,很多是读不懂的错别字。

  张老飘认为越是老年人越应该学着用短信。他发挥了他做了几十年领导的发言才能,总结道:一,拉近和这个社会的距离,不会被淘汰;二,老年人也要学会自己找乐;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短信符合中国人的特点,含蓄。

  他们家有很多像我这样的年轻人,因为我们都觉得一个喜欢发短信,又经常和人比赛打贪吃蛇的老头不管怎么说也是很可爱的啊!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他的小儿子和他的儿媳妇还是因为一条发错的短信认识的哦!因为短信,这个世界充满惊喜。

  文/冬冬

  短信是我的第二声音

  marry,女,品牌经理,手机型号:诺基亚6250

  marry每天怎么都得发几十条的短信,她觉得短信比开口说话要快乐多了。marry的想法是,发短信可以任意表达自己的内心,平时不好意思说出口的话都可以通过短信来实现。“有了短信我感觉人自由多了。”marry说。

  marry关于短信的典型例子是:一次和男朋友生气了,marry气得不行,把男朋友拉到外面咖啡厅里,扬言要说清楚。两人一见面都气得不行,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于是marry动用自己最擅长的方法:发短信,当着男友的面,把自己的抱怨的话一句句地发了过去。没想到男友立马就会了,在对面也照样把短信一则则发给marry——两人就这样面对面,在短信的来往中化干戈为玉帛。

  这之后就成了习惯了,两人的沟通很多时候是靠短信,“一天发几十条短信是常事。”甚至有时连睡前也不忘发个短信:“我要睡了,晚安。”marry最得意的是,自己还特别善于运用图片发送短信,比如想给男友发个“I Love You”的信息,她觉得有时即便是发英文都有些别扭,所以她就在网上下载一些好玩的图片,一张女孩的脸、一颗心、一张男孩的脸,组合在一起发给男友。“特别有意思。”

  所以marry尤其钟情诺基亚的手机,她觉得这个牌子的手机对于发短信来说简直是绝佳宝贝,marry记得自己发的第一条短信就是用的诺基亚手机,至于是发了什么内容倒是不记得了。

  “短信在某种程度上几乎代替我的说话了。”在外企工作的marry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办公室里,有时和朋友聊聊天的机会都不太有,在公司打电话也不太方便,所以发短信就成了她和朋友们交流联系的主要途径。她感觉自己发短信的花费可能会比打电话还要高。

  现在marry的家人在她的影响下,都习惯了发短信。弟弟去法国3个月,基本没往国内打过一个电话,所有的问候、沟通都用短信代替了。“便宜啊。”marry说。不仅是年轻的弟弟,上了年纪的父母也爱上了发短信,因为marry没和父母住在一起,父母叫外孙过去吃饭什么的,就发条短信给marry,“不发一言,什么事情都办妥了。”marry对自己在家里推广了“短信革命”感到很得意。

  文/周桦

  我就是短信文化的幕后黑手

  苏仁玉,广州,TOM.COM员工,短信写手,28岁。

  最喜欢的短信:你在偷偷想我吗?你真的在偷偷想我吗?……如果你真的想我,就偷偷告诉我,我不会不让你想我的,大家讲道理嘛!我也想你!

  短信文化也有幕后黑手吗?如果一定要说有的话,苏仁玉就是其中之一。因为他从事的是个新行当——短信写手,许多好玩的流行的短信都出于他们这些短信写手之手。

  体现他的价值的是,编写的短信成为流行的话语。

  干这行两年了,苏仁玉还记得他早期的作品,“恭喜你,你中了大奖品,请速持枪到银行领取。”这属于整人专家类的短信。如今整人专家成了名牌栏目,比如“那天你拿刀狂砍一头猪,猪逃进一个死胡同,只听猪跪地向你求饶: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等短信都流行一时。

  作为短信专业人士,苏仁玉指出现在流行的短信可以分为这么几类:爱情短信、友情短信、整人短信、节日祝福短信等等。“短信必须抖包袱”。苏仁玉说。例如,“那天我静静地望着你性感的身躯,一丝不挂的在我面前扭动,轻轻抚摩你的肌肤,我无法抵挡你的诱惑,说……”这可能引发你的遐想,但是不要想歪,接下来的包袱竟然是“老板,我就要这条鱼”。往往流行的短信都颇有曲折,峰回路转才吸引人,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短信写手普遍都有幽默感。

  短信必须好玩,幽默,只是要求之一。像苏仁玉就坚持写短信必须具备三原则:

  一是短小精悍,二是言之有物,三是有幽默感。

  短小精悍的原则是契合短信的特点的。苏仁玉认为实践证明,短信的字符英文不能超过140个,中文不能超过70个,而实际上60个中文字符的效果是最好的。再多看起来累,而且发送、接收和修改也不方便。

  “我比较中意友情类的短信。”苏仁玉说。苏仁玉认为,短信不仅传达了幽默的意味,很多时候表达的情意也很真挚,老话“患难见真情”在这个短信流行的年代应该变为“幽默见真情”。苏仁玉很清楚地记得编写的一个友情类的短信,颇为自得:你在偷偷想我吗?你真的在偷偷想我吗……如果你真的想我,就偷偷告诉我,我不会不让你想我的,大家讲道理嘛!我也想你!”这其中明显有《大话西游》的影子。

  短信写手那些稀奇古怪的话语从何而来?苏仁玉直言不讳:两个途径,一个是从网上各类帖子中来,这些帖子很精彩,但不够精练,需要修改,另外就是自己冥想编出来,这又需要充电,不然脑子很快就空了。不过,最能体现他的价值的是,编写的短信成为流行的话语。

  苏仁玉还认为,好的短信流传很广,经过使用者的修改、加工,版本层出不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短信并无版权这一说。

  有意思的是,苏仁玉作为一个短信写手,自己很少通过手机发短信。因为工作性质和习惯,他基本都是通过网络发短信,他觉得这样也有好处,那就是打字快得多。尽管如此,离开电脑桌,他还得要用手机来发短信。

  文/陈龙

  短信成全我的另类情感

  JJ,上海,短信龄1年,手机型号:三菱小菲

  最喜欢的一条短消息:“inoh ss!w I"[反着看,就是“I miss you!(我想你)]

  走出去,JJ就会湮没在20世纪80年代的新生代中;她是个典型的与手机短信息“共生共长”的年轻人。第一次收到远在异地的男友发来的短消息,第一次收到陌生人的短消息,第一次用短消息说“想你”……对JJ来说,短消息有时代表着“暧昧”。

  大学的时候,JJ和北京的男友一年都不能见上几面;幸亏是短信“暗中帮助”,才有了每晚的“短信约会”,地点随意(甚至可以包括厕所和温床:)),时间不限。就是在这一发一收之间,地域的距离也无形地缩短了,及时、频繁的短消息让JJ觉得,好像男友就在身边。

  只是,短信息更像是一个大时代的背景,见证了JJ从单身走到了两人,又从两人世界回到了起点的整个历程。

  回复了单身状态的JJ,对短信的“暧昧”涵义,自然又多了一份体会:在现实的社会中,就要学会戴着面具做人,再也不能去奢望有什么直接大胆的表白,所以,哪怕是一点暧昧的暗示,也显得特别的珍贵。

  “短消息成全了我的另一种感情,”JJ这样说。她会发“inoh ss!w I”(这个经典的短消息,反着看就是“I miss you![我想你])给自己有好感的异性;会在特别想一个人的时候,发个短消息,去问他“你在干什么呢?”这些含蓄简洁的语句,隐藏着刻意冷静和收敛起来的关心,在接与收之间,总能让彼此感到一种语言背后的温情。而且,大家不会因为发了这样的短消息后,在面对面的真实接触中觉得不自然。因为,即使关心,也只是短信而已。

  不过,短信交流必须在彼此都能对对方有所回应的时候,才能继续下去。JJ最怕的就是发过去“你在做什么?”,而对方一副公事公办的嘴脸说:“我在上班。”“这是种失望和受挫的感觉,遇到这种情况,我根本没办法再和他继续发下去。”她说。

  感性的JJ,至今对一条别人错发的短消息还记忆忧新。那是一个凌晨2点发来的短消息,JJ阴差阳错的没有关手机,也没有睡着,看到幽蓝的屏灯闪着这条短信“我辞职了,miss you.”,“我当时真是。”JJ十分感动地说,“太煽情了。”要不是这条消息是OICQ上发的,无法回复回去,JJ真的很想知道这个人是谁,哪怕不认识。

  别人总说,发短消息是为了省钱;可这个道理在JJ这里似乎不怎么管用,因为她已经养成了3个“短信习惯”:别人发来短信必回复;感觉好的时候,坚决挥霍浪费短信;若有了兴致,肯定会追加一个电话去继续。当然,JJ为电信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短信也为JJ也省下不少的长途电话费。不过,JJ从来不会把发短信的习惯发扬到平常的公事当中,最大的原因就是,短消息滞后太严重了。有一段时间,她几乎每天早上都会收到一些来自昨天晚上的“隔夜消息”。

  JJ总说自己是个诚实的爱发短信的人。和网上的聊天比较,JJ并不太喜欢这种她认为有屏障、单纯去迎合别人的网上聊天方式。“我比较喜欢direct thinking(直来直去)一些,即便是暧昧,也要direct一些。”,:),JJ很短信的一个表情;呵呵,这个可爱的短信伊人。

  文/詹晨

  短信才是我们的一夜情

  朱剑伟,蜂星电讯市场营销经理,广州人,29岁

  在同事眼中,朱是一个风风火火的管理者,不苟言笑,不讲情面,他们背地里称:冷血人。但朱认为自己实质挺感性的。办公室里,朱掏出了新手机——大屏幕的多普达686,向我们展示他刚刚从移动梦网下载的一条漂亮小狗。这个手机内存已经被升级到32兆,方便大量储存他最喜欢的好玩有趣的短信息。

  朱平日的工作很繁重,一般是早上9点上班,一直到晚上8点才下班。除了用电话谈工作外,他和周围的朋友都喜欢收发短信,因为简便有趣。546路公车是他最心仪的收发短信的地点。每天下班后,从陵园西的公司到海珠区金碧花园家中的40多分钟里,他就一个人坐在车上不停地按手机,时不时流露出白天难得一现的笑意,自个偷着乐。而且朱最喜欢的,还是收到恶作剧的短信,添上一点自己的创意再发出去。

  回到家中,他一般是独自一人吃晚饭。11点多的时候,朱常常会出门找一间比较安静的酒吧坐下来,喝一瓶啤酒,与陌生的女孩聊天。他自称有很多女性朋友,喜欢用短信表达自己对她们的关心爱护。女孩大多数都很敏感,用短信的方式可以有斟酌的空间,用词更谨慎更恰当。

  朱有一个要好的女性朋友生孩子了,她就给朱发来短信:“经过36小时努力,根据通讯行业标准,生了个女孩。”(周围的女同事多生女孩)朱会心一笑,也幽了她一默:“继续努力!”

  去年有一段时间,朱的心情陷入了低谷。通过好友介绍,他跟湖南株州的一个女孩成为了电话中的知己。那一个月里我们隔一天就聊一回,每次至少聊上一个小时,感觉非常舒服。两人毫无保留地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但从不曾问起对方的职业甚至年龄。去年9月,朱出差正好路过株州,顺道去看望她。从晚上八点到第二天早上6点,朱独自坐在火车上,不停地与她发短信,猜对方的情况,猜见面后的状况,新奇的感觉和朦胧的美感弥漫在心间,直到东方发白也毫无倦意。后来在西餐厅见面,才知道她是一个中学老师,彼此的话不知为何变得零落了。她成了朱的女朋友,每个周末朱都坐火车到湖南看她,真的好累,大家却似乎难以融合到一起……两个月后,他们分手,重新回到好朋友的位置。但是那一夜短信的浪漫与疯狂却永远留在他的心间。

  朱充满遐想地说:“将来我向女友求婚,会发给她一个声画并茂的短信:一个半跪在地的男人,一首动人心弦的歌曲。鲜花攻势?那已经不新鲜罗!”

  文/廖雪红

  短信是通向你心里的路

  Action,24岁,助理创意总监,手机机型:三星N188

  按Action自己的话来说,他是那种自由散漫、随随便便、游游荡荡的人。读大学的时候常常不在宿舍,父母担心会找不到他了。于是,他只好买了个手机。等到工作的时候,短信开始热了起来,更要命的是,那时他认识了Lisa。于是,他又别无选择地选择了短信。

  “24小时,除了睡觉都在发,工作时发、休息时发、玩的时候还在发。要是哪天没发,一定不自在,怪怪的。”“我原来上网从不聊天的,后来玩短信,就好像永远在线了。而且不用开机,什么时候发都可以。”Action有点愤愤的,但更多的是幸福和自得。

  说起来,Action和Lisa在一起还是Lisa主动一点。Action很清楚地记得在那个周末的早上10点,惯常熬夜的他正在床上做着春秋大梦,短信把他吵醒了。“今天周末,干嘛呢?”Lisa问。Action懒洋洋地回道:“没干嘛。”就这么一来二去的,两人发了几十条。当时,他们都发得很不熟,很慢。现在,Action闭着眼睛也能在十几秒内发出二十多个字,这都是拜拍拖所赐。

  Action开始进攻了。一次,他发短信过去,Lisa很久都没回。他在猜测她是矜持还是故意的?于是很直接地问:“你怎么回得这么慢?”不久,Lisa打来电话,不过,没说两分钟就挂了。接下来的是一条短信:“你的声音不是我想要的声音。”刚接电话的时候,Action不知是Lisa,言辞太过客套。短信竟有声音不可替代的功能。

  他们确定关系也是由短信打的前锋。Action说:“你对广州熟,跟你问条路。”“说吧。”“到你心里的路怎么走?”“你想来你就认识路了。”

  Action和Lisa开始了短信拍拖。他们想念对方的时候,短信也就到了。无非是问问“在干什么”之类,但他们却乐此不疲。Action是个超级球迷,但出差看不了,Lisa就会及时地用短信告诉他球赛的进行时态。Action晚睡晚起,Lisa的短信就负起了叫醒他的责任。Lisa难过的时候,第一条短信也总是给Action,Action的幽默和安慰总能抚平Lisa。两个人有了小矛盾,到最后还是由短信结束冷战。比如Lisa说:“突然闻到我熟悉的香水味,以为你在地铁,我想你。”Action说拍拖后才知道短信是用来拍拖的,就好像情书一样,让感情迅速地升温。

  不过,短信也曾给Action带来很大麻烦。有个单恋Action的女孩子喝闷酒,发短信给Action。Action比较委婉地说了几句关心的话,但他却习惯性地发给了Lisa。处于刚刚拍拖阶段的女孩子的心是脆弱而敏感的。Lisa连发了好几条短信过来问是给哪个女孩子的,伤心地说:“我害怕再走进你的世界”、“不敢再触及这段感情”,然后关了机。家里的电话也拔掉。Action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那天晚上,他没有睡,一个劲地发短信,整晚起码发了六七十条,每条都写满了60个字。第二天早上,Lisa打电话来,相信了他,在打电话之前,她先发了短信。紧张得头晕脑胀的Action终于放下心来。

  短信不能改变的是彼此的性格,他们分手了。但他们还是像好朋友一样来往,也常发发短信,问问近况。

  再之后,Action和台湾女孩Vivian开始了另一段感情。他们欣喜地发现广州和台湾能互通短信。短信让他们感到彼此就在身边。Action对他们的未来有点悲观,但Vivian很坚持,用短信让他时刻挂念她。Action说“顺其自然”。

  文/邓芳


新周刊网络版第135期 专题


新 闻 查 询
新浪个人家园全面升级,买一送二超值大礼!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