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订阅手机短信感受新
闻震撼稳居信息前沿
好书酷碟全场打折
新浪首页 > 文学 > 正文

一条生活在陆地上的鱼

http://www.sina.com.cn 2002-08-13 10:41   新周刊

  文/付晓晖

  眼前的这个女孩活泼幽默,笑起来一脸阳光,人们很容易忽略她的残疾。只有当交谈变得热烈时,语速加快,声浪渐高,婷婷便显出茫然,左顾右盼希望知道大家在说什么,这时候,人们才会意识到她和常人的不同。

  20年前,一次疾病夺去了周婷婷几乎全部的听力,还没有真正学会说话的她面临的将可能是一辈子的失语。满腔的爱不仅让可怜的父亲周弘在苦难面前变得无比坚强,更让这个只有初中文化的普通工人创造出了奇迹。多年四处求医的结果是,女儿终于获得了一丁点宝贵的听力,凭着这点听力,父亲几乎把嗓子都喊哑了,教会了女儿说话。这来之不易的成功再一次刺激着父亲的梦想,让女儿成为一个成功的孩子,他做到了:婷婷9岁时就会背圆周率小数点后面1000位数,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全国十佳少年”、“中国第一位少年聋人大学生”……太多的荣誉却让女儿失去了天真的幸福,骄傲的公主一下子变成了孤家寡人。父亲开始反思自身教育中世俗的功利色彩,他得出结论:成功并不是最重要的,幸福才最重要。他要让女儿变成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不仅仅从心理上忽略残疾,还要真正学会享受生活享受生命甚至享受苦难。从对孩子的教育中,周弘发展出了一整套的教育理论,它被概括成最简单也最容易被忽视的两个字:赏识。

  今天的婷婷是被赏识的美丽结果,而她也因此彻底地成了一条生活在陆地上的快乐的鱼。“坚强并不代表内心的快乐,内心快乐才是真正的坚强。”几年前这句接受采访时蹦出来的一句话让一旁的父亲高兴得了流出了眼泪。多年来,腮进化成肺,她甚至忘了自己还是一条鱼。真正意识到自己的真实身份是在去年的七月。

  美国盖劳德特(Graduate)大学是世界最著名的聋人大学,美国手语是这里的通用语言。从小就生活在正常人圈子里的周婷婷来到这儿才发现自己完全束手无策。英语、手语一下子全都压过来。好在早已经经历过人生大磨难的她有着无比坚强的心理承受力,仅仅四个月,她已经做到了手语沟通无障碍了。这条原本就该生活在水里的鱼觉到了空前的自由。

  但是,“两栖”的生活也给她在美国的生活带来了麻烦。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和一个健康的中国朋友、一个美国聋人朋友一起玩,婷婷自然是充当翻译,因为是老乡,婷婷和这个中国朋友聊得很起劲,两个人在一起讲得眉飞色舞,翻译过去的时候,三言两语,言简义赅。不想,美国人的脸当即就拉长了,你们讲了这么长时间,怎么三句话就把我给打发了?!婷婷说,他们认为这样跟他们解释或翻译是对他们极大的不尊重。

  婷婷当时就觉得傻了,像自己这样还算是被父母被老师和朋友宠爱的,在国内的时候不也是经常要“享受”这“三言两语”的待遇吗?最极端的就是那次拍电影《不能没有你》,在别人看来这是多少人都羡慕的美事,在她却成了心灵的炼狱。

  电影故事是根据婷婷身边的真实故事改编的。婷婷,一个没有听力,王铮,一个没有视力,两个大学同学组成了一个“联合舰队”,你做我的耳朵,我做你的眼睛,开始了她们人生中最美好也最重要的阶段……婷婷和王铮,自己演自己。

  没有人有耐心给婷婷说戏,说,也是说给听力正常的人听的,而婷婷要演的是主角。经常是看着剧组的人热热闹闹地说上一两个钟头,而她却什么也不知道。末了,她要多问两句,就会有人说她笨……

  电影拍得很感人,制片人拉着她们四处去演讲、宣传,但婷婷说,他们拍出来的是他们正常人想看到的“感人”故事,不是真实的残疾人的故事。但他们只想赚钱,一部拍残疾人的电影连字幕都没有,他们压根就不想给聋人看。“我大声地和他们吵,一定要他们加上字幕,可是没有人听我的。”

  在美国,听了婷婷的遭遇,没有一个同学想看婷婷演过的电影。"如果是现在还让我这样拍电影,我就会大声地拒绝,看他们怎么拍得成!”性格温和的婷婷已经学会了一点美国精神。这一年,婷婷充分地感受到了美国聋人的幸福,他们生活在一个完全无障碍的环境中,美国人制订了极其严格的法律来保护聋人和其他残疾人的利益。手语是被当成一门外语来学的,一个手语翻译的价格比任何语种翻译都要贵。在公开活动场合,哪怕只有一个聋人,组织者都必须雇请专门的手语翻译,否则,将被视如犯法。美国公众对聋人的态度是,把他们当作一个少数民族来看待。公共汽车上,两个聋人打手语,美国人看都不会多看一眼。“在中国可不一样,人们会像看动物一样地看他们,最好的也就是以同情的眼光来看。”

  是到了美国,接触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聋人以后,婷婷才有了自己的“族群”意识,她才知道,沟通和交流的渴望对于他们这个“民族”来说是多么地强烈。婷婷说,在她的QQ名单中有100多个好友,其中大多数是聋人,而她知道的一个聋人朋友的QQ名单里竟然有500个好友——这是最上限!在互联网这样一个以文本为主的世界里,有无数的聋人朋友体会到前所未有的交流的欢畅,空前的精神盛宴。

  中国有2100万聋人,占世界聋人总数的五分之一,这个比例和我们的总人口之于世界人口的比例一样。人类的进步总要以一部分人的痛苦作为代价。每说到这里,周弘总会对女儿说:“是你的残疾保全了我的健康,我们这些健全人都应该感谢你们。”但是,中国聋人的状况却让婷婷有很多担忧。中国聋人占了中国残疾人比例最多的一份,但是,在很多的场合,人们听不到他们的声音,也少有人在乎他们的心声。因为长期缺乏交流,聋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是非常突出一个问题。婷婷刚去美国时选择了心理学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但是,在了解了中国聋人的状况之后,与她的老师们沟通以后,婷婷确立了自己今后的发展目标:在中国办一的聋人大学,她的研究方向已经转为教育管理。硕士学习还有一年,父亲和朋友们都希望她能够再把博士念完,好回来做大事。可婷婷说:我都有点等不急了!想了一下,她说,也好,多学点东西再回来。她说,在现在的这所大学,前前后后有过三十几个中国聋人留学生,没有一个回来或者想回来的,除了她。

  她告诉我,眼下,她最希望做也能做的事恐怕就只有一件,替中国聋人的“字幕工程”宣传宣传。在中国,大多数的电视节目没有字幕,聋人看的都是“哑吧”电视,而在美国,电视节目和电影如果没有字幕是要犯法的。当然,他们有一个便利,英语的声音识别比汉语容易多了,即使像新闻这样的直播类节目,也可以很方便直接地用一种特殊的机器将声音转变成字幕。而对于像公共汽车、机场、商场等公共场所,国内还有太多的地方根本没有文字标识。由几个杰出的聋人代表在中国聋星网发起的这场运动已经通过发公开信、印制宣传册等方式向各有关部门发出声音,他们也开始收到了一些积极的反馈。“但是知道的人还是不多。”小姑娘显得有点急。采访结束后,她又迫不急待地问我,什么时候能发稿。她的着急也时时在逼迫着我,尽快尽快,像我答应她的那样。

  最后,我突发奇想地问了一个问题:假如你能变成一种动物,你最想成为什么?

  她双眼一亮,脱口而出:“两栖动物!”

  人物档案:

  周婷婷:生于1981年最年轻,南京人。一岁半的她被发现双耳失聪。然而,她却以顽强的毅力创造了许多健全人都无法创造的奇迹。小学跳了两级,9岁会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1000位数,10岁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年”,16岁成为“中国第一位少年聋人大学生”,17岁被评为最年轻的“全国残疾人自强模范”、20岁赴美深造。今年被《中国妇女》杂志评为十大时代人物之一。


新周刊网络版第135期 专题


新 闻 查 询
新浪个人家园全面升级,买一送二超值大礼!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