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订阅手机短信感受新
闻震撼稳居信息前沿
好书酷碟全场打折
新浪首页 > 文学 > 正文

细节上海

http://www.sina.com.cn 2002-08-21 13:07   新周刊

  作者:贾布

  西谚说:天使在细节中,魔鬼也在细节中。

  王安忆在小说《我爱比尔》里有一个细节,阿三在宾馆里等外国人而屡屡不得手的时候,看到旁边有一个中年女人,“带着拘谨和瑟缩的神情,又穿得那么不合适,一件真丝的连衣裙,疲软地裹在她厚实且又下塌的肩背上。她喝咖啡是用小匙一下一下舀着喝的,也犯了错误。有了她的衬托,阿三更感自信了。”

  这便是细节,所有的真实面目都在这不经意间暴露出来。美国人保罗·福塞尔那本风行一时的《格调》中反复强调的只有一点:人的生活品位和格调决定了他所属的社会阶层,而这些品位和格调都是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表现出来。一个上海人可能会满嘴洋文,巴不得你知道他是伪军;可能会斜着眼对一个穿得普普通通的外地人睥睨而视,想体现他比别人高贵,可这些都不见得是真正的表征,要看细节、细节!我有一个坏习惯,习惯于在见到一个陌生男子时先低头看人家的袜子,通过穿在黑皮鞋里的袜子判断他的来历和背景。

  第一种穿着尼龙丝袜子的男人,要么刚从田里出来,要么刚从书斋里出来,通常他们的肩上还会有头皮屑,小手指的指甲一定特别长——是专门留着掏耳朵用的,他们的内衣——当然从逻辑上说,一般女人是绝没有兴趣再去看他们的内衣了——也一定是已经洗得褪了色的地摊货。

  第二种是穿着白色运动袜的男子,他们是毕业3个月的大学生,是那种会打着领带、夹着公文包去泡酒吧的年轻人,他们刚刚弄明白领带的系法,想和世界接轨却还不得要领。

  第三种是穿着深色提花棉袜的男人,不用多说,这才是得体的穿法。

  在这三种之外还有一种男人是根本不穿袜子的,他们可能也根本没有黑色正装皮鞋可穿。这些人通常都或多或少地有那么一点反叛的心态,拒绝按常理出牌,但又知道绝不能往土气里打扮的方法。当然不能否定另一种可能性,也许他所有的袜子已经硬得能站起来只好躺在洗衣机里。

  以袜取人说来有些恋物癖式的变态,一个人爱穿什么样的袜子,完全是自己的事,又有什么重要?但奇怪的是,无数次的经验证明,和穿着尼龙丝袜子的男人谈话,通常在几句之内就能让人哑口无言,他们要么太无知,要么太高深。说到底,他们通常是完全另一个世界里的思路和逻辑,无法沟通。我相信这可以证明一点,袜子的细节,可以说明一个人和社会联系的紧密程度、对外界事物的敏感程度。

  准确地说,所有的东西都有细节,只是存有粗糙和精制之分,与之对应的,是格调的高低之分。比如在黑皮鞋里穿黑袜子是格调高,穿白袜是格调低,但白袜子穿在运动鞋里就不会格调低,而尼龙丝袜子,不管穿在什么样的鞋里,那格调都高不起来。

  再一个例子,《上海宝贝》中COCO在阴阳酒吧的厕所里和马克做爱时,作者郑重提出她被扒下的是条CK内裤。有一朋友评论道:CK内裤,那是风流。但如果是华亭路十块钱两条的内裤,那就是下流了。

  风流或者下流,想必都不会影响他们正欲火焚身的热情。细节在此处突出,与生活本身完全无关,只是一些充满了象征意义的符号,这符号可以标明你的身份,可以显示你的品味和格调,更重要的,可以满足你自我想象的幻觉。

  并非所有的细节都被人们如此不懈地追求,在更多场合下,人们对细节显得那么不求甚解,容易糊弄。

  在今年上海双年展的研讨会上,评论家朱大可恶语抨击上海虚伪的细节。其中说到衡山路这个在全国范围内也算得上是演绎欧陆风情极尽细致之能事的经典案例。衡山路的硬件是非常西方化的,从建筑外观到内部装修,从街边的长椅到路灯,餐馆的类型可以细分到是美国南部风格还是法国北部风格。但是走进一家酒吧,环境不错,咖啡很贵,音乐是邓丽君的,电视里放的是武打片,桌上一盏假装是西式的油灯,仔细一看,却是几十年前下乡时在不通电的农村点的那种。

  此番抨击之后,上海另一位评论家吴亮出语反驳。他说,衡山路是个消费的地方而不是博物馆,根本不必要放真实的东西在那里。也许那些东西是假的,但我们感观的满足却是真实的。

  事实上,何止于衡山路,这城市中几乎每一个想要着力标榜某种格调的细节都是露怯的,可这丝毫也没有影响我们沉醉其间,不以为意。我们需要符号,这就足够。


新周刊网络版第136期 专题


新 闻 查 询
新浪个人家园全面升级,买一送二超值大礼!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