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锋
你的所作所为永远引不起人们的注意,因为你是沉默的大多数。城市是毫无想象力的城市,那些脑子里进水的设计师们把城市规划得一塌糊涂;工作是按部就班的工作,你被钉在了一条流水线上。你是无能为力的。难道生命来此一遭就是图看个热闹?你似乎心有不甘。
毕加索的终生愿望就是永远能像孩子般去发现,找回原始创造力的源泉。“我不去寻找,我发现。”毕从一辆普通单车上发现了一个“牛头”,即那个车把和车座拧在一起并被奉为“传世杰作”的东西——此前即使你骑车千百次也从没敢这么干过。毕的模仿者后来发展到极致,将所有单车零部件都拆下来组装成各式后现代派的怪物,难怪一个小偷溜进现代艺术博物馆能轻易地组装出一部交通工具溜走呢。
5岁的爱迪生异想天开,让3岁的表妹趴在鸡窝里“孵小鸡”,如果没有这种奇思异想,或者被大人严厉呵止,就没有后来发明包括电灯泡在内的1000多项专利的爱迪生了。这个故事的道理是,一个爱迪生诞生的同时,成千上万个正在被扼杀。比如这次高考作文,有人递上一篇《放屁的选择》,结果招至网上一通臭骂。
有人戏说牛顿靠一个从树上砸下来的苹果顿悟了万有引力定律。如果没有一种开放的创意环境,你就是吊一筐苹果往头上砸也砸不出一个创意。
没有创意环境哪儿来创意?可悲的是,总有些人以扼杀他人的创意为乐事,他们的生活一定贫乏得只有靠扼杀他人创意为乐。天才?按尼采的说法,就是在森林里乱走一通,然后忽然发现一条出路的人。所以作天才的代价就是做好怎么走也走不出森林后变疯的准备,因为太多人想让你疯掉了。
所以,创意是一种生活态度。天才的创意照亮人们的生活,同时人们也要给天才们一个开放的环境。
点子=成功·金钱·名望。我们将平庸生活的希望寄托于灵光一闪,于是有关“点子”、“策划”各类书籍臭了一街。
靠“谋略大师”们的书并不能使你在社会阶梯上混到一个好位置,就像靠下载网上“钩女宝典”并不能赢取芳心一样,点子大师们也不会将你从无聊、平庸、乏味的生活中拯救出来。
事实上点子大师们甚至不能拯救他们自己。何阳锒铛入狱,他的代表作之一,就是靠在堤坝上建坟墓来抗洪,堤坝可以不管,祖宗总是要祭拜的吧?此点子馊得不能再馊,将中国人的劣根性发挥到了极致。
历史是吝啬的,它只记载了极少数创意者的故事,多数创意者是无名的,他们是你我一样的普通人。谁知道“四大发明”者是何许人?别针这种有趣小物件又是谁发明的?还有阿拉伯数字和问号——你不觉得罗丹的“思想者”造型是抄袭这个“?”吗?还有,重庆火锅的发明者是嘉陵江畔的苦力“棒棒军”,咖啡豆的发现者干脆是只山羊,它吃后的兴奋劲告诉人们“这玩意儿好HIGH呢”。
也不知是谁发明了网络符号“:)”,你吧?
说到底,创意不仅为别人,更为自己。当新的一天开始,将自己大脑归零,你总能从平常忽略的事物中发现自己的乐趣。所以孩童总是乐趣无穷。儿童的大脑是开放的闸门,而成人的大脑是堵塞的水管。堵塞的东西叫“思维定势”(mind-set),定势越多的人越以为自己经验老到,可以做别人的导师,其实他的大脑早已拴上了沉重的铅砣!
与人交往的基本经验是这样的:假如你总跟老头儿混,你迟早也会变成老头儿;假如你常跟小孩玩儿(只要他们同意),你会越活越年轻。你生命的快乐和意义在乎你能否回到你的初始状态。一部ENIGEMA的MTV说了这个道理,《回到童真》(Back to the Innocent)——生命能回放之时,即是你得以拯救之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