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订阅手机短信感受新
闻震撼稳居信息前沿
好书酷碟全场打折
新浪首页 > 文学 > 正文

概念城市之必游地

http://www.sina.com.cn 2002-09-12 11:44   新周刊

  文/何树青

  必游地,就是人人都说你一生一定要去一次、不去就土老冒就是身在宝山不识宝、去了就不虚此行就可以做一生谈资向人夸耀的地方。而一个城市的必游地,就是一座城市之中最引以为傲最值得外地人到此一游最有特色和代表性的景观,它是城市的脸,折射着城市的心。

  每个城市都有必游地了。

  没见过天安门,不算到北京;没去过外滩,不算到上海;不到趵突泉,不算到济南;去南宁必游德天瀑布,去无锡必游太湖,游太湖必至鼋头渚,去三峡必游白帝城,去湘西必游凤凰,去苏州必游虎丘,去杭州必游西湖,去北海必游银滩,去三亚必游亚龙湾,去柬埔寨必游吴哥窟,去泰国必游芭堤雅普吉岛,等等等等。

  “不到……(某必游地),不算到……(某城市)”的句式,诱惑着都市旅人投奔必游地,但去必游地游什么?

  你到了天安门,沿广场走一圈,照了几张以天安门为背景的像,然后可以理直气壮地对任何人说起你对北京的印象了;你去了外滩,见到和你一样兴奋的外地人和老外,和他们一样爱上那些老建筑和东方明珠;你去了趵突泉,那个公园里的几十个泉眼包括趵突泉在内早就干涸了上百年;你站在德天瀑布下,只有世界第二大瀑布的解说词才令你陡生不虚此行之感;来到白帝城,你使劲咀嚼李白的那首诗;去过银滩,你发现这里的沙子真的比较白……

  对于必游地,你来了,你看见了,但是你没有征服任何东西。

  你来了,如韩东在《大雁塔》的诗中描述的那样:“爬上去,看看四周的风景,然后再下来”。要么又是合影留念。我亲眼见到一个北京女孩在巴黎,她走了一个小时的路,终于来到必游地艾菲尔铁塔下,把傻瓜相机递给我,请我以铁塔为背景帮她拍照。两分钟之后,她就绝尘而去,赶赴城中的另一个必游地。

  必游地去一次是绝对不够的,如果它真是货真价实能代表这个城市某种精神的东西。到此一游式的造访对你没有任何益处,除了增加谈资。哪怕你已经领着外地来的亲戚朋友去了很多次你的城市的必游地,作为热心的陪同的你对于必游地的领悟和发言仍然不够资格。必游地如一本深奥的好书,一个风格迥异的益友,你要反复品味、体验和阅读,在其中读出一座城市的思想与精髓。

  纵观所有城市的必游地,其景观特色逃不出以下三类:自然景观,历史人文景观,多元文化。其必游地的封号是由城市人文传承与世人的口碑而定,权力的命名和蓄意的炒作无济于事。城市的隐秘历史和人文光华在必游地的一物一景中闪烁,但沉默不语。如果你没有一双发现的眼睛,一个有创意的头脑,一颗敏感求知的心,你将若有所见其实一无所得。

  当代中国城市必游地的一个弊病是开放性不够。除了北京天安门、上海外滩等少数一些地方,大多数城市的必游地都成为了收费的旅游景点。仿佛,前人的信念和才华累积的东西,到了今人手上不过是保留和修缮之后关起门来收钱。这大概是城市秀中最蠢的一招了——把城市里最有价值的部分设置了门槛,让外界甚至本城人都难以触摸到这座城市的心。

  城市需要必游地,但像现在这样到处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的游法,有没有必游地有什么区别呢?不过多了一个旅游的商业噱头罢了。

  在必游地,你最有可能与卡拉OK水平的摄影留念爱好者、放风式的公款旅游团、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烈士和小丑走在同一道路上。


新周刊网络版第137期 专题


新 闻 查 询
新浪个人家园全面升级,买一送二超值大礼!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