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订阅手机短信感受新
闻震撼稳居信息前沿
好书酷碟全场打折
新浪首页 > 文学 > 正文

文化:9·11了,知识分子靠边站!

http://www.sina.com.cn 2002-09-29 13:22   新周刊

  文/肖峰

  去年10月,在纪念“9·11”死难者的全明星演唱会上,美国人演绎了什么叫“美式”爱国。有两个场景被记住了:一个是小布什的假扮者出场道声“Goodnight,America!”,接下来就是一句“We'll bomb Bin Laitin to the stone age!(我们誓将本·拉登炸回到石器时代!)”,迎接他的是满堂喝彩;另一个是好莱坞大牌明星理查·基尔,他只说了句“让我们用爱代替恨吧”就差点儿被“嘘”下场。当时美国90%的人立场非常直接了当:打我?我非打回你不可!

  尴尬的是那些自由知识分子,一贯的全球主义以及平等、博爱主张顿时遭到空前考验。作为美国公民,他们不得不在“全球主义”与“民族主义”之间找到平衡,所以,识相点的美国知识分子一年来只有选择沉默。如果他们象理查·基尔那样对恐怖分子“示爱”,只会招致大叫:知识分子,滚回你的书斋去吧!

  这个标榜地球上最开放、最开通的国家其实也最简单。当一个美国人每天打开报纸时,他只关心3个问题:第一,这个世界又发生了什么事?第二,这事儿跟我有关吗?第三,我和我的家人安全吗?一旦个人安全受到威胁,什么自由、平等及种种主义统统一边去!

  美国由于历史渊源号称是全球主义的发源地。这个世界上几乎每场战争都有它的份,而每场反战运动也属它闹得最欢的国家,让人搞不清它是全球主义面目呢还是民族主义面目。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青年反战分明是一场“摇滚秀”,嬉皮士们关心大麻远胜过关心水深火热的印度支那人民。爱不爱国,反不反战,在乎是否危及到个人利益。

  希区柯克在被问到为何对恐怖片情有独钟时,这位好莱坞心理大师道:“我知道,人类有良知、公正之类的美德,但它们太脆弱、太经不起诱惑。”而人一狭隘起来,就是基督、真主和佛陀也拦不住。崇高的东西相反还被用来当旗号,想想欧洲当年十字军东征是怎么回事吧。

  这世上什么东西原本很简单,不知怎么,凡被知识分子一搞就复杂了。民族主义或爱国其实就是这样简单的东西:你打了我,我就打回你。你砸了我家玻璃,我就得踹你家的门。你扔炸弹,我就还以手雷。你恶心了我,你也甭想好过!这一点上,美国人、伊拉克人和我们并无本质区别。显然,爱国被知识分子过于形而上了,崇高化了。

  爱国,往深里究就是一种民族主义。狭隘是它的本质。日本电器好,不用。欧式家具好,不买。美国大片好看,不看。没有皮鞋我们穿布鞋,没有布鞋我们穿草鞋。那倒是真令人佩服。估计90%标榜爱国者都不会这么做。现如今是口水多于行动、主义大于真理,人们看到更多的,是一边吃麦当劳、喝着可乐,一边上网发爱国贴子的人——爱国有时就是物质的,你的东西再好,咱不要,白给也不要!那叫骨气。

  “9·11”一年了,美国的自由知识分子们都三缄其口了,只有欧洲的知识分子还在嚷嚷,因为飞机没扎在他们国家的大楼上。如果有一天飞机扎在你家楼顶,你还嚷嚷全球人民平等博爱吗?


新周刊网络版第138期 专题


新 闻 查 询
新浪个人家园全面升级,买一送二超值大礼!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