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赝居
你以为城市之心指的是城市的市中心吗?绝对不是。
它也许只是一座建筑,一个街区,甚至可能只是街区中的一段。然而,因为它的存在,整个城市像是装上了蓬勃向上的发动机,混杂在繁荣商业中的精神生活有了迷人的气质,时尚的全部声色与新生代的脚步在此踏踏作响,汇成这片激动人心、永远求新的超人气地带。
当我想展开论述“城市之心”的形态与意义时,我遇到了阻碍——我发现在此之前,已经有了关于“城市之心”的多种用法:成都市人民南路天府广场南侧,两栋号称西部首席商务楼、高达百米的建筑,名字就叫城市之心;西安四方城内也有一座名为城市之心的商住楼;青岛,一群玩极限运动的滑板少年为自己设了名为城市之心的网页来记载自己的威水史;台北,果陀艺廊表演过《城市之心》舞台剧,展示后现代都市人的复杂心灵;电玩游戏《万王之王》中,“WHO怕WHO”军团毁掉了城市之心,这里的城市之心是国家的中心建筑,只要它被摧毁就代表着战败了。
这些城市之心与我们在这里定义的城市之心无关,而我们定义的城市之心又是怎样的呢?
重庆,当地报纸曾经这样描述:“如果有人告诉你他(她)在解放碑长大,意思是说他(她)具有可以炫耀的城市中心身份。这既代表某种程度的潮流先锋,又代表见多识广的宽阔眼界。因为在重庆,解放碑是这个城市舞台上的一面明镜,在它照耀的地方,所有最新消息以在此出台作为愿望和起点。”
“代表某种程度的潮流先锋”、“所有最新消息以在此出台作为愿望和起点”,恰当地形容了城市之心对于城市的辐射和象征意义;此外,城市之心所包含的元素,还有:它是城市是否健康发展的指标、它承载了城市外在于消费的那部分精神生活、它清晰体现出城市人的真实生存状态。
一个成长中的城市,必然有双重的生长点,财富生长点和人气生长点;对后者而言,它地域上的根据地就构成了城市之心。
南昌,只有外地游人才会把目光投向车水马龙的八一广场。于本地市民而言,把目光往广场一侧的中山路稍移200米,就会发现另一个所在。在步行街改造之前,这里有很Q的专卖店,迪厅、快餐店、打折的衣服、名牌、另类服饰、冷饮、电车站台、音像店、偶像海报、少年宫、路边百货摊、杂志亭和小吃摊,全城所有的流行都从这里派生出来,荡漾开去。更重要的是,这里人气鼎盛,少男少女们推陈出新,把自己的个性削得锐利,在人丛中闪闪发光。商人生意兴隆,市民们在购物逛街、约会交友,孩子们挥霍着青春,这片真正的城市之心,整日整夜有人徜徉流连。
每个有精神生活的城市都有它的城市之心。往往是在比较老的城区,古老的意义未完全褪去,而新的潮流与精神日渐涌起。城市旺盛的成长气息,就通过物质和时尚的假面,在热火朝天万人攒动的消费景象里招摇,融入了时代发展的灵魂。而一个城市的市民性格与城市气质,也在此一览无遗。
与之相比,市中心的概念基本上是为了城市功能区划、政治和交通的需要服务的,并不为了城市人的内心需要而度身定做;至于流行中的步行街,规划味重得让人热烈不起来,成为专门商品特色一条街后更成了单调街。
既不是像欧美城市的DOWNTOWN一样,一入夜就成了空心城;又不是像市中心一样,因为规划而生;城市向内旋转,热爱生活的人们如闻召唤,被吸引着围绕着无限繁华的城市之心,悲剧和喜剧都会在这里上演,与它无关的也与城市无关。
在你的城市,你找到城市之心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