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订阅手机短信感受新
闻震撼稳居信息前沿
好书酷碟全场打折
新浪首页 > 文学 > 正文

没有时间刻度的人

http://www.sina.com.cn 2002-11-12 14:01   新周刊

  芸芸众生们都在一条无形的时间流水线上,而钟表的时针和秒针就像两条鞭子驱赶着人们拼命工作。多数人活着的意义似乎就是把这个“朝九晚五”的时间转盘填满内容。

  干活!干活!干活!拼命干活就能把时间抢回来。过去人们说:“要把被‘四人帮’耽误的时间赶回来。”现在人们说,35岁退休。40岁如果还在上班就算“老有所为”了。一个百岁老人只活一辈子,而一个35岁退休者可能多活一辈子,当过新华社记者的策划人王志纲说他活了5辈子。

  梧桐:一块私有的钟表

  在梧桐的生活里,时间就像达利所画的那个“柔软的钟表”,秒针和分针自然流淌。当城市的夜渐次亮起了一片霓虹灯的时候,梧桐就打开电脑开始工作了。按照她的想象,适时地安排小说里的人物出场,在键盘的敲击声中完成着预计的字数。她不喜欢这个时候有音乐,似乎这样,钟表就会嘀嗒嘀嗒地控制她的节奏,掌握她的时间了。

  在梧桐看来,钟表没什么价值,她听任自己的生物钟和自由的活动来确认自己的生活坐标。

  写作女子身上的那种随心所欲的率性,在梧桐身上可见一斑。如果灵感来了,时间就像在她的指尖与键盘间奔流一样;没有灵感的时候,她也不会强迫自己坐在电脑前:她宁愿站在阳台上发很长时间的呆,任心绪漫无头绪地飘。梧桐已经写作了7个月。第一个长篇写完了,现在正开始写第二个长篇。她也不知道还要写多久,但是她非常满意当下的状态,自由得像是对时间拥有100%的股权,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事实上,梧桐看起来却更像一个居家的小女子。她头发散乱、穿着睡衣,闲散而略显慵懒,而家里却布置得非常齐整,光洁的桌面和地板,茶几上精心放置的插花,显示着她对生活的用心。她又是个赋闲的人,随意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

  她养花。16盆花草先是被她养死了15盆,后来,不服气的梧桐又买了5盆回来接着养,咦,还都活过来了,问她,她说是因为后来研究了种花DIY,以至兴致大起,甚至想买各种各样的花草回来试着养。

  她看电视。每天吃饭的时间,她边吃边看,有时父母来了也陪父母聊天。

  她学古筝。古筝买了一年多,弦被弹断了一根,才学了几首曲,权当自娱自乐。

  她做鬼脸。写作的过程中,她是个表情极其丰富的人,有时会哭,有时会哈哈大笑。

  她还发呆。这几乎是写作之外每天的必修课。她站在阳台上看着马路上车来车往,悠闲地看报纸等着客人,家庭主妇似地跟卖水果的商贩讨价还价。或者干脆什么也不看什么也不做,让头脑空白,让眼睛对着城市里的灰色天空发呆,以写作的名义发呆。

  而且,这个100多平方米的家,梧桐总是费尽心机地琢磨该怎么折腾才好。不久前,她心血来潮地发现窗帘不满意,索性全部扯下,又蹬蹬蹬地换上她自己缝好的绸缎窗帘。那颜色和花色,再无第二家跟她家的一样;做完之后,她像个国君一般满足地在家里踱来踱去。所以梧桐一定要弄台缝纫机放在家里,就像她每天面对手提电脑一样的偏执。

  不管做什么,只要是兴趣来的时候,梧桐就一定不会让自己的心思落空。在她“100%私有的时间”里,她可以几天不出门,让时间乖乖地臣服在她的家。有时候,梧桐被急骤的电话铃音吵醒,会禁不住对着话筒喃喃发问:“今天星期几?”虽然在别人看来,梧桐像是活在恍惚梦境里一般,不知世上已千年,可是梧桐却任性地享受着自己的时间刻度,可以随时随地地调动时间。梧桐喜欢这样生活,因为她很快乐。

  一年前,梧桐辞掉电视台主持的工作,主要就是因为她觉得时间不能受自己控制,一到上班时间就必须穿戴得整齐光鲜地出门,还有同事们朋友们一场又一场的饭局,她不得不硬着头皮去,累。现在,她可以浇浇花、看看书、睡懒觉、自由地写作,只做她想做的事——多美。

  这种时钟的跳跃梧桐曾经认真考虑过。曾经,她让自己的时间整个儿地停下来,跑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呆了一个月,只是为了想清楚,她该怎么安排25岁以后的时间。

  现在,梧桐对于时间的安排就是,只要时间100%属于自己,让时间在她手里软化,不留痕迹。(文/夏楠)

  (梧桐:女,25岁,自由写作者,现居武汉。)

  周永欣:工作单就是我的生物钟

  一直接在充电器上的手机又响了,星际回声整合营销机构公关经理周永欣一边拿起电话:“喂……”一边习惯性地抬起左手看表。腕上是一块很有质感的银色金属块表,想来一定走时准确、分秒不误。可对周永欣来说,他并不须要用这块表来知道现在是确切的几点几分,他要知道的是“这个项目还要多长时间完工”、“再过多少分钟我要去赶飞机”之类问题的精确答案。

  了解周永欣的人,是绝对不肯相信这个人也会和正常人一样有生物钟,即使有,也是根据任务临时制定出的,随着工作进度不断灵活变化的时间表,需要的话,可以随时从他的大脑直接输出打印,拿来贴在办公桌前。

  周永欣从来就没有看点下班的经验,“什么时候做完当天的事情,什么时候就是下班时间。”广告公司就是这样的工作性质,接受这份工作,就要接受这样的工作方式,不可能今天写方案,第一部分写到一半,下午5点半了就要回家吃饭,灵感需要持续工作来保证它的不间断。再说,广告客户派出的单子,总是只愿意给出最少的时间,一个知名品牌完整的推广方案要在3天内赶出来,就算不吃不喝不拉撒不睡觉也就72个小时,怎么可能考虑“睡眠不足会影响健康”之类的问题,他要和时间赛跑竞争,怎么可以按照时间的节奏稳稳当当、按部就班?周永欣说有一次两天两夜没离开办公室一步,也没睡觉,并不觉得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只是那次连累一个同事因为过度疲惫住进了医院,差点换了肾,周永欣觉得很愧疚。

  打仗一样的工作状态把周永欣锻炼成了一个惜时如金的典范,任何细节他都要想方设法去多抠点时间:即使在空难最频繁发生的时候也没有考虑过乘火车;去上海的话,默认的抵达地点一定是虹桥机场而非浦东机场,从浦东到市中心最快也要1个多小时,而虹桥只需要半小时;航班的起飞时间更要注意,最好是下午6点以后,这样就可以完成当天的工作再出发,到达后的休息也不会影响第二天的工作;下飞机后,周永欣绝对不会排队去等机场大巴,招手一辆出租车直奔目的地;办公室里永远有两套衣服和一只旅行包,紧急需要临时出差的话不必浪费时间去回家准备。工作日吃饭就更简单,早饭就不吃了,可以多睡会,中午不用陪客户的话,就吃快餐;办公室里放着的一大箱蛋黄派是给晚上饥肠辘辘的肚子准备的宵夜。

  周永欣的作风无疑也是他们公司团队的作风:星际回声公司的名片正面印着手机号码,背面才是公司的固定电话和传真。周永欣说打手机找人直接快捷,固定电话不一定在,还要转来转去浪费时间。一上班,每个人的MS OUTLOOK(电子邮件软件)就要启动并且一直开着,这样就可以随时接收到电子邮件并及时处理。“短消息?偶尔会发几条给女朋友,但仅限于几个字的,超过10个字还不如打电话,手机打字太慢。”

  无论现在,还是以前在日本理光公司做首席代表,周永欣都是有资格享受年假的,但是他总是觉得公司的业务脱不开身,基本没休过。在家的时间就是休息,父母倒也理解,至于女朋友,“在确定关系之前就明确了,一定要支持我的工作,否则只能一切免谈。”周永欣认为工作完成后的自己还是一个很懂情趣很重视家庭生活的人,只是工作给他展现自己另一面的时间实在是少之又少。

  在别人看来辛苦忙碌的周永欣并不觉得自己特别辛苦,“我是一个积极的人,有时候我也会问自己这么紧张这么辛苦为的是什么,可更多的时候,我感到自己很充实。”年轻自信的他虽然没说自己的理想抱负,但是看得出,周永欣是无论如何都不会甘心被这个纷繁热闹的世界抛在后面的。(文/张向东)

  (周永欣:男,28岁,星际回声整合营销机构公关经理,现居广州)


新周刊网络版第141期 专题


新 闻 查 询
新浪个人家园全面升级,买一送二超值大礼!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