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令狐磊
——“请你帮我回忆一下,这张照片是什么时候拍的?”
——“是洛杉矶是多伦多还是东京?真的想不起来了。都是一样的朦胧街灯匆匆人影。”
这是一组无主题LOMO影集的配文。作者大约是接连去了3个城市,过了很久才冲洗出来,不小心混在一起后,由于影像的类似而产生的记忆错位。这大约是Lomography(用LOMO相机拍出来的照片)常见的事情,太多相似的城市光影、太多相似的迷失空间和拍摄时的无心挂怀、即兴影就。
在我耗掉足足48个小时在LOMO官方站及台湾的“乐摸茶茶”站和其他LOMO站中翻寻各种Lomography后,我急待要做的事情是:把如此美妙的“创作文化”推介出去,然后赶快去寻觅一部“乐摸机”,我也要做“乐摸师”。
如此兴奋的理由是,这种LOMO影像竟然如此地与我们的流行态度接近:它首先是记录,在这个简易笔记年代,文字显然已经不大适合充当真实的记录功能(太多的文字记录成为小说的编织);它是偷窥,以最为原始不为人注意的傻瓜玩具般的机器在别人不经意时摄下,从不用闪光灯、从不用伸缩镜头,要知道当年LOMO就是俄罗斯间谍的偷摄工具;它是Low-Tech主义者,对抗高科技的有品味有性格的低科技自然哲学派;它崇尚记忆与感觉,对不对焦不重要、曝光多少不重要、被摄物有无形成关系不重要,有feel即可;更重要的是,它是生活的,而且是稍稍地特立独行的生活态度。
诚然,我们的生活实在充斥着太多的东西,太多的陌生与似曾熟悉的物事在眼前流逝:城市干道、交通灯、斑马线、路灯、麦当劳、可口可乐广告牌、一张张冷漠的脸孔……莫不如是。越是流行精神,流逝之速度便越快。我们该如何保存我们的记忆?可以是DV,可以是数码相机,而“乐摸”爱好者们则采取了更简单更自然更充满自我感觉味道的记录模式。
于是,LOMO一下网友见面、LOMO一下更衣室、LOMO一下地铁车厢、LOMO一下时装节CAT WALK、LOMO一下偶遇、LOMO一下别离……配上若干文字或者无标题无内容,无拘无束,简直是无招胜有招。正如LOMO公司推出给“乐摸师”的一件纪念T-Shirt口号“Don't Think”,什么也别想!
“你看见了一样东西,它吸引了你的注意,你手中的乐魔相机就不停地发出咔嚓咔嚓声,你根本不去考虑为什么和结果会怎么样。”——就如生活那样simply。
当然,在这个追逐高科技的时代,LOMO式的流行暗潮更像是一种逆流怀旧,一个自小玩相机的前辈告诉我,像乐摸这玩艺,他年轻的时候就玩过了,只不过那时侯是自己手工制作镜头遮片,自己玩而已。全新世纪下,藉着网络的力量,乐摸这种低科技玩艺的回潮,其实正如时装每隔十数年便怀旧复古一番,一切都是流行心态作崇,出于你自己的感觉而已。
确实如是,记录是感觉,流行是感觉,HI-TECH亦好、LO-TECH亦好,乐着摸也行、摸着乐也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