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订阅手机短信感受新
闻震撼稳居信息前沿
好书酷碟全场打折
新浪首页 > 文学 > 正文

许知远意见:粗糙的天才

http://www.sina.com.cn 2002-11-12 17:10   新周刊

  威廉·曼彻斯特并不怀疑自己的天才,但他或许永远无法理解他在1973年完成但绝非其最杰出作品的《光荣与梦想》在中国受到的欢迎程度。

  在2000年离开大学前,我用10倍的价格向图书馆赔偿了故意遗失的4卷本的《光荣与梦想》,它破烂不堪,早已泛黄劣质的纸张上记录了过去22年中聪明与不聪明的读者的心得,他们与我一样几乎全部沉湎于“过分的冗杂与低级趣味”。仍记得1998年在北大三教第一次接触该书的惊异,在令人生厌的白炽灯光下,历史突然散发出令人迷醉的快感。它颠覆了我的阅读习惯,在我的万神殿中,曼彻斯特不够资格却顽强地与海明威、卡夫卡、德鲁克比肩而立。他对1932年—1972年美国史的描述,仿佛是一辆历史时光中的公共汽车,我们沿途看着美丽与不美丽的景观、雄伟的大教堂与微不足道的小餐馆紧紧相临,它们因其独特性格而都不容忽视……它的冗杂是多么妙趣横生,天哪,他竟然能将避孕套的销量与大萧条扯在一起。

  如今,我可以大言不惭地说,《光荣与梦想》并没有那么杰出,它在一个我们思维极度单调的时代,生逢其时地刺破了我们习惯已久的腐朽叙事模式。在过去30年的中国文化史上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

  今天,生于1922年的曼彻斯特正绝望地困顿于他最著名的作品《最后的雄狮——丘吉尔传》3卷本中的最后一卷。分别出版于1983年与1988年的前两卷,被普遍视作全球650余种有关丘吉尔的著作中最引人入胜的一本。在第一卷中,他创造了气势恢宏、倍受瞩目的开头:“法国陷落。荷兰失守。比利时投降。受困英军突围后,向英吉利海峡边的港口节节败退,最后集中在一个叫做敦刻尔克的小渔镇上。他们的身后就是大海。自诺曼征服[1066年]以来,英国从未遭遇如此巨大的危机,纵是菲利普二世的西班牙舰队、路易十四的凯旋之师和拿破仑在布伦港集结待发的驳船,亦都远不及此时。这一次,不列颠孤军而战。”不错,这是经典的曼彻斯特体,沉迷于用语言制造幻想,以类比替代干燥的事实,它虚荣、夸张,却使读者像刚刚服用了一副催情剂。

  在过去的14年中,无数读者都期待着最后一卷的来临,但在2001年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中风中的老人绝望地承认,他或许永远无法完成作品了。“过去50年中,对我而言,写作就像呼吸一样再自然不过了”,但如今,他要花上一天时间来写一封信。除去两卷本的《丘吉尔传》,威廉·曼彻斯特最著名的作品是《总统之死》,他描述了肯尼迪遇刺5天的历史,这本书卖出了130万册,也将他推向了最畅销的历史作家的行列。

  某种程度上,曼彻斯特相似于巴尔扎克,他们都非正规教育出身,却同样雄心勃勃,以罕见的创造力与不无粗糙的活力改变了文化传统,一个试图在自己的作品中装入19世纪初的整个巴黎,另一个则想展现我们正在进行的时代中的每一个细节。在本质意义上,曼彻斯特从未对历史有何兴趣,他真正喜欢的是戏剧,他力图用一种最戏剧化的方式来描写真实的历史。在第二卷《丘吉尔传》的前言中,曼彻斯特写道:“这是一本传记,而非历史。历史是对重大时间的编年纪录,传记则是将焦点至于人的身上,探索托马斯·卡莱尔所说的‘一个的尘世旅程’或是艾德蒙·格罗斯爵士所说的‘冒险生涯中的一幅灵魂肖像’。”

  至此,我似乎真的开始明白《光荣与梦想》对我曾经构成的致命吸引力了:它将历史视作活生生的个体,而非毫无头绪的事件的集合体,曼彻斯特利用最微小的细节与最宏大的事件间的对比来增强历史的“冒险感”,在这种意义上,曼彻斯特承接了普鲁塔克缔造的伟大传统:伟大人物的细微举动可能比一场战争更能突显他的性格。但如今,老人吃力地说:“我再也不能把这些词句联结在一起了。”这话听起来多么像巴尔扎克当年的感慨。


新周刊网络版第141期 专题


新 闻 查 询
新浪个人家园全面升级,买一送二超值大礼!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