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树青
城市,已经很久不能成为任人驰骋的地方了。2002年9月,公安部部长贾春旺签署命令,给大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记集体一等功,因为他们使这座旅游之城成为了“不塞车的城市”。想想也挺惨,大连城市主干道平均时速31.5公里,这就足以傲视群雄了!
交通的滞胀令所有城市烦恼,而速度的诱惑令它们寻找方向。当一个名叫地铁的尤物可以令交通烦恼消却、速度诱惑满足时,人们无可救药地爱上了她,中国城市也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轰轰烈烈的地铁建设之旅。
看吧,在中国,在百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哪里有地铁,哪里就有高潮:地铁成为城市史上最大一笔投资,地铁的另类空间激发着人们的国际化大都会想象力和商业想象力,地铁投资的天文数字和施工占道令城市人痛并快乐着,地铁令一个对城市失望的人可能重新爱上城市。
他们为地铁争得头破血流
每天都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传来喜气洋洋的地铁新闻,在地下20米深处,仿佛埋着城市的未来。
近20年来,国务院和国家计委成为了中国城市地铁梦的批准者与终结者。近20年来,20多座城市在它们面前为地铁项目能否上马争得头破血流。
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是4个已有地铁的城市,尽管它们的地铁运营总量远未挖掘分流公共交通的潜能,但拥有地铁这个事实已经足以令这4个城市的吸引力加分,全国其它城市的市民像乡下人进城一样来这里体验地铁。
深圳、南京,这两个城市幸运地搭上了20世纪末的最后一班车。
深圳雄厚的财政实力与特区窗口的实验功能,也许令深圳争得地铁项目相对容易;但南京这个从1985年就开始做地铁梦、得到国家立项前就已经为地铁项目的筹建投入3.5亿元的城市,在1999年12月30日收到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第2382号批文《关于审批南京地铁南北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请示的通知》时,整个城市的心情只能用狂喜来形容。南京迅速申请了3亿元国债。在南京市1999年10件大事评选中,“南京地铁南北线一期工程被国务院批准立项”被500多万南京人评为第一名。
青岛、重庆、沈阳、成都、武汉,是紧随其后的幸运儿。
现在,虽然重庆热火朝天动工的是轻轨而非地铁,但从一份《重庆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轨道交通线路规划图》,可以知道重庆早在1996年就预留了地铁的空间;青岛市从1987年开始筹建地铁工程,现在则提出了地铁造价中国最低的概念;国务院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批准过沈阳地铁建设项目,并已在沈阳东郊破土动工,后来因故搁置。1993年,沈阳再次筹划建地铁,也得到了国务院的批准,但因种种原因仍未能启动。1998年,沈阳第三次筹建地铁,之后当地报纸每年总要预报“沈阳地铁可明年开工”的新闻,今年的预报应该是最准确的。武汉地铁一号线正在招商,而此时他们修的是轻轨。当然轻轨更便宜、立项更快,但他们是不会放弃地铁的。
郑州、大连、长春、哈尔滨、鞍山、佛山、杭州、乌鲁木齐、苏州、西安、兰州、昆明,它们属于地铁前途未卜城市。像西安,因为经济因素,它的地铁项目曾被否决,但它并不气馁,继续申报。
你的城市能否养得起一条地铁?
地铁是世上最昂贵的交通补丁。
中国城市进入汽车普及家庭时代,私家车一面是新生活的符号,一面又是洪水猛兽,因为中国道路资源的低效率分配利用以及市区道路网的结构性缺陷,高速增长的机动车潮对城市交通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换句话说,中国城市的现状和格局都没有为此做好准备。怎么办?必须有一块巨大的交通补丁,不占地方、超大容量、快速、安全、准时、环保,一举解决所有的城市交通问题——只有地铁。这也正是所有申报地铁项目的城市喋喋不休强调要修地铁的第一大理由。
但是,你的城市能否养得起一条地铁?
以每公里的造价计,北京地铁地面路段造价3亿元,地下部分造价5亿元;上海1号线平均造价4.4亿元(1992年价格);上海2号线平均造价7.7亿元;广州1号线平均造价6.87亿元(另一说是7.8亿元);广州2号线平均造价4.91亿元(另一说是5.3亿元);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平均造价5.44亿元;南京地铁南北线一期工程平均造价4.15亿元;成都地铁预计造价4亿元,青岛地铁预计造价2.7亿元——这只是成本价。
地铁真的开起来,钞票不是哗哗地往内流,而是往外流。地铁单凭客流运营收回成本在全世界都没有先例,北京市政府以往每年用于地铁的运营补贴接近10亿元,近几年每年还少不了5亿元的补亏。广州地铁一号线2000年运营亏损2500万元,2001年的运营成本达2.3亿元——这在经济欠发达的城市,亏得要当掉底裤。
与众不同的是,香港地铁每年赢利10亿港元,已成为香港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地铁过处鸡犬升天,商业兴旺楼盘升值。但国内地铁城市想学样,还要有如此的经营头脑和营商氛围才行。广州地铁发挥想象力,才敢把地铁脱贫期定在二三十年之后。
莽汉身材贵妇命,这就是地铁。
地铁想象力
中国城市对地铁的想象力首先体现在长度上,几乎所有地铁城市都在实施一期工程之后一发不可收拾,竞相修改了原本批准立项的地铁的长度。目前中国对地铁有“企图”的城市,尽管一号线的长度都在25公里以下,但城市地铁总长度规划没有一个在100公里以下的。
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时,已经可以拿出像样的世界级设施以飨世人了——届时至少会有300公里长的由地铁、轻轨、城市铁路组成的轨道交通网。要知道,从1863年修到现在的伦敦地铁也不过461.6公里,而始于1900年的巴黎地铁也只有200公里长。
根据《北京总体规划》,北京市轨道交通网到2025年线路总长度408公里;一年之后,有消息说北京地铁新规划方案总长度将增加到600公里以上;到了今年9月7日,北京市副市长刘敬民说2020年之前,北京市的轨道交通总里程将达1000多公里——时间更短,地铁更长,这就是北京的想象力。
上海比北京更骄傲,已经迫不急待地宣称,到“十五”期末,上海将拥有全国最先进的城市轨道交通,并成为全球第八个轨道交通线超过200公里的城市。但上海的想象力不如北京:到2020年,上海将形成540公里左右基本完整的轨道交通网络;在为期30年的远期规划中,上海的轨道交通全长780公里。
广州的地铁想象力超出本市,与佛山、南海相联系。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发展策略委员会通过的《深圳市轨道网规划》报告提出,深圳未来25年需要建设365公里地铁、轻轨,共需投资约1200亿元。而南京已经设想好了6条地铁,最终整个城市的轨道交通线路总长度将达300公里。
中国城市对地铁的期待值很高,与地铁能改变、带动和牵引城市未来发展格局有关。有了地铁,距离成为一个新名词,它作为时间概念更甚于地理概念。有了地铁,城区与郊区的概念模糊,而城际关系更契合了都市圈的趋势。有了地铁,没有不热的房地产,整个城市都得以提速。有了地铁,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呈现在人们面前,城市面积陡然“扩大”了一倍。这也是日本想在地下再造一个日本国的原因。
没有地铁,不算是大城市——中国城市这么想着。
相逢地铁
“人丛中面孔幽灵般闪现,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庞德这个意象派诗歌经典场景,足以刻画我们所体验的地铁世界的迷离。
一个有地铁的城市,人气最旺的地方必定是地铁了。北京地铁客运量的最高记录是一天208万人次,纽约地铁每天的客运量都是2000万人次。想象一下,头顶上的城市如同战场,而地铁就在它的肚皮下雍容地穿过,真实得像布景。每天几十万数百万人在此约会、邂逅、等待与错过,一出精心策划的戏剧也不及此:他们来去匆匆,隐却身份,却又通过穿着举止流露出些许内情;他们禁闭内心,如此接近又如此陌生,如此冷漠又如此温暖,互相警惕又互相观赏;在钢铁与石头的站台,恋爱倍显亲密;在驶入黑暗又通向光明的地铁车厢,在喧哗中仍可思想——如果说城市的本质是拥有一个矛盾、庞大、流动、充满可能性的精神空间,那么地铁便是绝佳的城市标志。
地铁里飘荡着无数暧昧的灵魂:台北几米的《地下铁》是微凉的暖意,北京徐静蕾的《开往春天的地铁》是伤怀,好莱坞的《人鬼情未了》是痴情迷恋,韩国《我的野蛮女友》在地铁上呕吐,痛苦落在陌生人的肩头……仿佛地铁有生以来便与灵魂有关,这里承载所有都市人内心的柔软,容纳所有的抒情,进而成为都市生活不可或缺的道具。
中国的地铁社会正在形成,在这个近乎自给自足的城市中转站,我们相逢地下铁,只有这里堪称人潮汹涌的都市。
慢速城市如何变成快速城市?
欲望出轨
文/何树青
中国人用小汽车点火钥匙取代了自行车钥匙,就同时意味着:塞车+环境污染+交通安全,成了每个都市人天天面对的三位一体式的梦魇。
很难把希望寄托在无休无止的修路上,即便路修得再快,也跑不过私家车的增长;即便跑得过车速,也跑不过人潮汹涌的城市化进程。此时,轨道交通是中国解决城市长期交通堵塞的惟一救命草。
大势所趋,城市“出轨”。德国西门子公司的人早就在偷着乐了:中国是世界上城市轨道交通最大的市场。
轨道交通这个猛男
轨道交通全称叫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指城市中有轨的大运量的公共交通运输系统。目前国际轨道交通有地铁、轻轨、市郊铁路、有轨电车以及悬浮列车等多种类型,号称“城市交通的主动脉”。地铁和轻轨的区别主要在于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的不同。
中国城市公交协会和中德地铁标准研究组的专家们最清楚,轨道交通在运量、速度、运行方式等方面优于私人交通和传统公交,非常生猛。
运量:地铁的运输能力要比地面公共汽车大7-10倍,单向每小时可运送4万至6万人次,轻轨可运送2至3万人次。而公共电汽车的客运量每小时最多1万人。
速度:轨道交通的运行速度最慢都在30公里/小时以上,地铁行驶的时速如旧金山地铁最高达128公里。广州地铁三号线设计的时速是120公里。
运行方式:舒适、准时、占地面积小、节能、少污染,地铁列车以电力作为动力,基本不存在空气污染问题。
世界上的大都市想要快速,拥有成熟与完整的轨道交通系统是终南捷径。巴黎1000万人口,轨道交通承担70%的公交运量。这一比例在东京是80%,在莫斯科和香港是55%。而在北京,居民乘用地铁和地面公交车的出行比例不足30%,其中地铁又不及公交总量的15%。上海市地铁一号线长度不到公交通车里程的0.5%,客运量却占公交总运量的5%左右,日均客运量达35万人次。可见轨道交通的潜力大大的有。
出轨的资格
城市发展到什么阶段需要修建快速轨道交通?达到或超过100万人口。按照理想主义的标准,是以100万人100公里地铁、200万人200公里地铁的标准修筑地铁。
但是,“出轨”需要钱。目前地铁的造价多则8-9亿元/公里,少则4-5亿元/公里。如何筹集这么多资金?
德国的做法是:各城市的地铁与轻轨建设资金60%出于联邦政府,其余由州、市政府承担。
巴黎的做法是:地铁建设资金40%来自中央政府,40%由大区政府提供,另外20%由巴黎地铁公司自筹解决。
香港的做法是:政府划拨沿线土地给地铁公司,由地铁公司进行房地产开发和商务经营方式获取资金,政府为支持地铁建设认购了约85亿港元的公司股份。
中国内地呢?北京地铁一线、环线及天津地铁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建设的,建设资金全部由中央政府承担。上海地铁1号线共利用外资3.94亿美元(以德国政府贷款为主,约占总投资额的40%左右),其余部分由中央政府给予特殊政策,地方政府自筹。
建设投资由国家单一投资改变为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资方式是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趋势。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也不例外。近年来,在上海、广州、北京地铁建设项目中,本着以地方自筹为主,适当利用外资的原则,已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出轨春梦
1965年7月1日,中国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一期工程正式破土动工;2002年5月2日,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在竹子林铺下第一根钢轨。其间,中国城市做了37年的“出轨”春梦。
第一个春梦由北京地铁唤起,但技术与社会背景使得中国地铁建设未能持续发展,接近于停滞。
第二个春梦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直至20世纪90年代初由上海、广州地铁相继开工所唤起,全国10多座城市要建地铁或轻轨,掀起了轨道交通小高潮。但是资金不足、建设标准盲目造成地铁造价急剧上涨,被国务院当头棒喝,暂停审批地铁的立项。
第三个春梦从1998年开始,从抓建设标准、抓车辆和设备国产化为新的启动点,以降低地铁造价为目标,以上海三号线和深圳一号线为依托项目,众多城市又重整旗鼓申报“出轨”,预计在2030年,包括现已运营和新建的线路总长度可达800公里,而不同形式的轨道交通系统总长度约2000公里。
“十五”期间,国家计划投资8000亿元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建成总里程将达到450公里,其中用于地铁建设的投资2000亿元。
上海有400多公里的地铁及轻轨规划,共10多条线路。
北京市出台了轨道交通新的规划方案:到2020年,全市轨道交通的总里程将超过1000公里。而原来的规划,北京的轨道交通线路只有13条,总长408公里。未来10年内,北京轨道交通将以每年40公里的速度增长,市民在五环以内使用轨道交通能在20分钟内到达目的地;二环以内步行5分钟内就能找到一个地铁车站,公共交通设施将成为8成左右市民的主要交通工具,其中一半的人将经常使用轨道交通。
在江苏,南京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了10条线路,在主城范围内里程达300公里以上。苏锡常都市圈轨道交通研究工作已正式启动,并积极与上海市及南京市都市圈相协调,远期实现更大区域的快速客运轨道交通联网。
中国地铁城市
资深组(已有地铁,正在扩建):
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台北、香港
北京:中国第一条地下铁,1969年10月北京地铁第一期工程投入试运营,现有地铁一线、环线和复八线,总长54公里,已全部贯通运营。规划未来地铁网络总长将达到408公里。
香港:1979年开通地铁,共有3条线路,总长43.2公里,从1994年开始每年赢利都在10亿港元以上。
天津:1984年12月通车,全长7.4公里,2001年10月9日全线停运,为即将动工的地铁一号线做准备。地铁一号线全长26.195公里,总投资约69亿元,预计2005年年底完成。
上海:地铁一号线1995年4月全线通车,目前已有3条地铁线投入营运,现有轨道交通总里程为65公里。根据新一轮的城市规划,上海拟建地铁11条,长384公里,轻轨线路10条,长约186公里,每年平均要建设15-20公里,需要投入资金100亿元,而完成总体规划则需要投入3000多亿元。
广州:全长18.48公里的地铁一号线已在1999年6月28日通车,全长23公里的地铁二号线预计2003年年底通车;三号线预期在2005年建成;四号线和五号线也在规划中,争取到2010年全长近130公里的五条线路构成广州轨道交通网络。台北:1988年动工,1995年基本建成试运营。其地铁共规划5条线路,全长73.1公里,设70个车站。
新星组[已获国务院和国家计委批准立项]:
深圳、南京、青岛、重庆、沈阳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正线全长19.468公里,总投资105.85亿元,工期4年。未来9年,深圳将斥资328亿人民币建设120多公里的轨道交通。
南京:地铁南北线一期工程2000年12月12日正式开工,是目前国内地铁国产化水平最高、平均造价最低的工程项目。项目投资概算70.15亿元,综合造价每公里4.15亿元,综合国产化率为70%,总工期4年零9个月。
渴望组[酝酿中,等待国务院和国家计委批准立项]:
成都、郑州、武汉、大连、长春、哈尔滨、鞍山、佛山、杭州、乌鲁木齐、苏州、西安、兰州、昆明
广州-南海-佛山:广佛地铁,预计开通时间是2005至2006年。
成都:未来成都地铁预计造价约为每公里4亿元。
世界地铁之最
1945年,全世界只有20座城市有地铁。现在有地铁的城市已增加到100多座,线路长度达5200公里。
最早的地铁:伦敦1863年开通,干线长度为6公里。
最善于效仿的地铁布达佩斯1896年开通,紧随伦敦。
最早的美国地铁:波士顿1897年开通。
最浪漫的地铁:巴黎1900年开通,看《巴黎最后一班地铁》吧。
最复杂的地铁:纽约1904年开通,请备纽约地铁地图。
最时尚的地铁:华盛顿地铁以站台广告著称。
最快速的地铁:旧金山运行时速高达128公里。
最干净的地铁:新加坡车厢宽敞漂亮,地铁车票收藏种类较多样。
最有效率的地铁:东京地铁占全城总客流量的87%。
最短的地铁:伊斯坦布尔总长度只有0.6公里,两个半车站。
最深的地铁:平壤由于地质的原因,路线和车站都离地面七八十米深。
最后来居上的地铁:汉城1974年建了第一条地铁,但现在地铁网络总长200公里。
最怕旅客自杀的地铁:加尔各答自1984年以来,已有59人试图在地铁里自杀,其中26人丧生。为此在17个地铁站里播放印度古典音乐,在宣传画上写泰戈尔的诗:“生活如此美好,我为什么要选择死亡呢?”
最便宜的地铁:莫斯科花5卢布(相当于人民币1元多)买一张票可以来回坐。
最具现代感的地铁:毕尔巴鄂1995年开通,福斯特事务所设计。
最不顶用的地铁:圣保罗全巴西共有600架直升飞机经营堵车城市屋顶之间的飞行业务。
最爱护女性的地铁:墨西哥城2000年8月1日为止,12条地铁线中已有3条设有妇女和儿童专用车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