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向东
永远不要问我收藏车模的终极目标,也不要问我计划在身后如何处理这些藏品,我和你一样不知道答案。我想玩收藏的应该都一样,只能说现在尽可能地去收集,希望以后有一个车模的整体被完整地保留下来并被不断扩展,至于是交给儿子继承,还是交给国家做个公益性质的博物馆,那都是无所谓的事了。
像许多东西一样,车模虽小,一头钻进去却会发现一个大世界。我是从小就钻进去的。
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童年都不会有多少玩具,每次大人奖励我的时候,都是送我玩具汽车,他们知道我喜欢这些机械的小玩意。那时候我就能把本来非常简单粗糙的小汽车改造得更好玩,同伴兄弟都因此崇拜我。填报大学志愿的时候,所有的专业志愿我都填上了汽车或是机械制造。
1983年,我从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制造专业毕业后,用上班第一个月的薪水,加上借亲戚的钱,我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辆真正的车模。其实其中最大的花费是遥控器,进口的,180元,在那时候这个价钱可以买一台电冰箱,车模也不便宜,13块,香港货,只有面向外宾服务的友谊商店有卖,我就先跑去侦察,看看到底能不能改装再决定买不买,看一次,回来对照书琢磨上几天,想不明白了,再跑去看,反复好几次,最后决定买的时候,售货员都不愿意取给我了,以为我又是跑来看一看,摸一摸过瘾。那部车模如今还保存在家里,当作永久的纪念。
你可能会觉得玩车模的人是在把车模当真车的替代品过干瘾,其实不对。车的玩法有许多,车模是其一;车模的玩法也有许多种,我的收藏方式也只是其一。我特别痴迷的一点是从收藏车模中去寻找汽车文化的根,从这个根上再去观察它所对应的社会。一种车型之所以在特定的时期和国家被生产或是被淘汰,都有着历史和社会的原因,去研究探讨这些真是其乐无穷。汽车工业的历史才一百多年,但是因为它是工业社会最集中的代表,所以蕴涵的内容就极为丰富,车模在经历过一段被作为纯粹的宣传品和小商品后,也被发掘到了这个意义层面上。现在的极品车模水平越来越高,仿真会细微到连座位上的布料都和原车一般无二的程度,几乎可以说除了比例不同,完全一致,车模的精妙实在无法一一细数。我也喜欢真车的速度感和驾驭感,可把玩车模中的文化意蕴更有吸引力,如果路左边有辆劳斯莱斯银天使,右边有个车模店,我一定会去看车模而不是真车。
人总要喜欢上点什么,我喜欢车模,也就走上了收藏这条路,也就有了现在这个东晓车迷俱乐部。从汽车厂辞职到现在,自然要为衣食奔波,可我始终争取把车模收藏和工作融合在一起,越来越纯粹。俱乐部是公司性质,收入主要来源于重复收藏的车模流通,还好,目前收入还可以维持公司的持续运做,可发不了财。对我来说,最满意的是在这里可以把我的藏品简单地整理摆放出来,也给了车模迷们一个交流的平台,再加上我做的车模网站,在包括香港的国内车模迷圈里也算是小有名气,大家经常来这里看看,互通有无,以前这里还是个车模主题酒吧呢。
车模价值的高低,一要看档次,二要看稀有程度,我的收藏中,市场价最贵的大概值9000元,但是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去建立一个连续的、整体的车模历史展示链,没有哪件最珍贵的一说,个个都是我的孩子。收藏的人都不愿意把历尽周折淘来的藏品转手,所以最让我难受的莫过于在生活窘迫的时候,不得不出手一些眼看着卖掉就要断了辛辛苦苦连上的环的藏品,更让人心如刀绞的是,许多藏品卖出后,即使有了钱,再想以十倍价格赎回都已经永无可能,只能抱恨终生。
我能够按照自己的方式这样生活,没有太太的支持根本不可能,家里她是主要的经济支柱,我住她的房子,吃她的饭。她喜欢设计衣服,去商场看时装只能一个人去,看完了就到玩具柜台来找我,然后一块回家,她也从来不抱怨什么。
现在收藏了两千多部车模,光给它们打次蜡都要花上足足两个月的时间,组织几个主题去做专门的展览都没问题,不过要说我现在收藏的程度,可以这样打比方,如果说车模世界是一个大圆饼,不可以说我的藏品能占多大比例,只能说我在上面切了个小口。收藏就是这样,看不到头,才有奔头,要是看得到了,就慢下来了,也就没意思了。这些年下来,我对车模的高烧一点都没降下来,要说多少度,我也不知道,可能那样的探热器还没生产出来吧。
不过话说回来,玩收藏要玩成大家,首先心态要正,毕竟有家庭,有责任,不能没边没沿不顾一切地去买藏品,把其他都扔一边。对于生活的其他方面,我很容易满足,不抽烟,不喝酒,生活过得非常简单,猜猜我的座驾是什么?是一辆已经过了报废期的破摩托车,我没觉得有什么不好。
没完没了地收藏车模不是贪欲在作怪,我只是用这种方式来完成我的生命历程,它就是我的个性和态度。在我走到生命的尽头时,回头看见这个车模馆完整地记录着这些年来自己的历程,我会觉得很知足,很快乐。
蔡葵眼中的12大经典车模
文/蔡葵
1、1850ZQ010蒸汽驱动的车模
这是一辆按1/10比例缩小制造的19世纪蒸汽压路机模型,由西德传统模型工匠手工打造,让人叹为观止的是它居然有一颗蒸汽动力的心脏。打开蒸汽锅炉的减压阀,加入清水,用固体酒精燃料加热,水开后,这颗心脏就可以如真正的蒸汽机一样工作,活塞往复,曲臂连杆带动大飞轮转动,齿轮减速加力带动汽车前进。转动方向盘,那种模仿最古老的蜗杆链条转向系统还真顶用。
2、1886MB010奔驰一号
仿世界上第一辆车而造,1/10比例,合金制品,深圳制造。推动车子可使传动机构带动活塞往复运动,把玩中可学习古老的内燃机工作原理,说它是汽车专业的教材一点也没有夸张。
3、1929BG024布加迪41型
1/24比例还原了这辆世界上最昂贵的汽车,全合金,美国FRANKLINMINT模型公司制造。车身、发动机、变速箱等用锌合金材料压铸,仅1毫米宽的白色花边是用丝印工艺印刷而成,挡风玻璃窗架和车轮圈是塑料压铸成型后镀铬而成,电镀厚达0.1-0.2毫米,镜面闪闪发光。发动机罩可如真车一样从两边向上翻开,直列的8缸12.7升的发动机,水管、油管和分火高压线等零件具全,除不能发动之外,几可乱真。
4、1938AU018汽车联盟银箭赛车
1938年汽车联盟银箭赛车AUTO UNION TYPE D德国汽车联盟(奥迪汽车公司前身)银箭一级方程式赛车。该车1/18比例,模型车轮上的轮网,车身的铆钉都是手工装配,内部结构精细异常,连电线的走向也交代得一清二楚。
5、1948CS024克莱斯勒城乡牌
1/24比例准确地将1948年出品的直列6缸发动机Chrysler Town and Country(克莱斯勒城乡牌)风格发扬出来。不锈钢部分装饰闪闪生辉,特别是轮圈装饰罩上的“Chrysler”字样用模具铸造原装出品,功夫到家,车后半部分的木纹结构装饰也采用原木材料,车门、前发动机盖、后行李箱等均可开闭,行李箱中还藏有一后备胎。
6、1955MB1024海鸥翼奔300SLR
此模型的专业、精细的刻画令汽车专家也要叫绝。钢丝轮圈,子弹形大灯,内饰毛绒地毯和积布座套,上掀式车门通常被人们称为“海鸥翼”,发动机盖向前掀开,可看到汽车引以为荣的6缸发动机侧倾45°布置,行李箱中也有后备胎。车内丝绒地毡,座椅用毛料织物包裹,仪表板丰富逼真。
7、1962VW024大众面包车
1/24比例。两侧前门可开闭,乘客门是目前少见的对开式开闭,中排座椅可折放,后发动机检修门和行李箱门是分开的,均可开闭。车顶天窗用丝织绸布造成,前后移动实现开关天窗状态,甚至连前门上的侧窗玻璃,也可以前后推动实现开窗、关窗操作。方向盘可以左右转动从而带动前轮转向。前照面上有清楚的大众车厂标志和火车头的夸张饰线。
8、1965AM024詹姆士·邦得的座驾DB5
1965年款的阿斯丁马田DB5是风靡全球的007系列电影中,间谍詹姆士·邦得的座驾,1/24比例,各种特制功能惟妙惟肖:前后车牌是可翻动变换3种地区的牌号、后行李箱盖上可升起防弹挡板、前后保险杠上装有可伸出的撞车装置、前小灯后藏有两挺机枪,藏在左后轮轴中的那把伸缩刀,就连司机左边的座椅,也可以和电影里一样由一个开关控制飞弹出车外。最难发现的是在司机一侧的车门暗格中,有一部秘密电话,当然也是上世纪60年代的款式。
9、1958HQ024老红旗CA770
该款以一代中国车魂为蓝本制作的汽车模型比原车缩小24倍。车门、发动机盖、行李箱盖等可开闭,转动方向盘可带动前轮转向,除了极为逼真传神的红旗车标外,车内地板还有地毡,座椅上还铺垫上一层丝绒座垫,而车后窗玻璃上的抽纱窗帘,真可称得上是画龙点睛之作。本款精品假冒较多,注意认明前车牌上的编号和收藏证上的编号是否一致。
10、1997AL076“97香港回归”的巴士模型这辆纪念“97香港回归”的巴士是九龙巴士公司当时为了“97回归”,专门喷制的多辆97纪念型巴士的公益宣传。模型由英国著名狗仔牌模型公司生产,以三轴奥林巴斯牌香港双层巴士为样本,以1:76比例缩小,限量1.6万辆发行。全车最耀眼的当然是“97”字样和遮盖全车身的维多利亚港背景图案、“九巴与你,共创繁荣”字样,整体也很精细,连车轮钢圈上的螺丝钉也刻画得一清二楚,毫不马虎。
11、1976HD024哈利大卫逊巡航型
1/10比例的哈利大卫逊巡航型合金模型是全手工制作的超级精品。喷漆、电镀亮泽照人,车轮上的胎纹清淅可辨,舒适的真皮座垫下藏有避震筒。3个行李箱均可打开,放些纪念品是最适合不过。而最迷人的地方是皮带传动的后轮,带避震效果、刹车踏掌、换档掣、大脚架等均活动自如、逼真传神。
12、1988JF043解放CA141
宝蓝色的车身,配上黑色的鬼面罩,橡胶车轮上的仿真胎纹,连冲照片的师傅也分辨不出这是“假车”照片。由万科精品开发生产的这款解放CA141大货车模型,比例1/43,可开车门及发动机罩,精致的6缸发动机令人赞叹不己,边梁式结构底盘,前后轮钢圈等无论从质感和色泽上都能以假乱真。最令人惊叹的是那两支长方形的后视镜,竟然可以以合金材料支撑。
采访手记
一上出租车,刚报了路名门牌,司机就张口说:“哦,东晓车迷俱乐部啊。”
进门的时候,北京来的车模迷侯先生正在和蔡葵磨他看中的3部通用的车模,他巴望蔡葵能友情出让。递给我一支“玉溪”烟,侯先生一脸严肃地说,“玩车模的不知道蔡先生,就等于中国人不知道毛泽东。”侯先生自己卖了宝马汽车玩上车模也已经3年了,说经常来蔡葵这里淘好东西,“我看上的,他老不愿意给我。”
除了车模和一个支持他的家庭,刚届不惑之年的蔡葵可以说什么都没有,这位曾经的汽车工程师现在的打扮看上去更像个汽车修理工。在这个不到100平方米的屋子里,除了被打蜡擦洗得崭新亮丽的一个个车模外,没什么东西能让你想到时尚、质感、名牌这些词,但是对于蔡葵来说,这是一个鲜亮丰富的世界。一说起车模,快乐就在这个广州人的脸上溢出光彩来,叫你不由得问自己:“我是不是也该像他一样去痴迷些什么呢?”
地上堆着好多个箱子,还没全拆开,那是刚刚参加南方汽车展运回来的。在车模圈里名气大了,蔡葵经常被邀请参加各种展览,现在,专著都出了3本了,可这些名气对他的生存状态似乎改变不大,最让他头痛的是这么多藏品不能按照自己的收藏意图摆置好,只能密密麻麻地排列在柜子里。
侯先生自己找了把刀去拆封,要再淘出点新玩意,蔡葵毫不客气地对他嚷嚷:“别搞得自己不受欢迎啊。”因为他要自己亲手摆弄才放心。采访完,蔡葵没打招呼就悄悄离开了,剩下侯先生在那里郁闷:“他走了谁给我那3部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