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订阅手机短信感受新
闻震撼稳居信息前沿
好书酷碟全场打折
新浪首页 > 文学 > 正文

品牌:始于俱乐部生存的品牌链

http://www.sina.com.cn 2002-12-18 14:52   新周刊

  文/陈龙

  “一个美国人如果想出了一个主意,他就去找另外一个美国人合作。凑足了3个就选一个主席,两个秘书。有了4个就指定一个人做档案管理员,这样,他们的办事处就开始工作了。有了5个就召开大会,成立俱乐部。第一个发明一种新式大炮的人同第一个铸炮人和第一个膛炮筒的人进行合作。这是大炮俱乐部的核心。俱乐部刚成立了1个月、就吸收了1833个正式会员和30575个通讯会员。”——这是儒勒·凡尔纳时代的俱乐部。

  投资百万、千万甚至数亿营建会馆,请明星剪彩,大规模的巡回表演,成功人士置身期间,加上形象代言人,花费不菲的会员证、套票——这是现代中国的俱乐部。

  在2002年,俱乐部概念已经无所不在:内地一些大城市里,连离婚也有了专门的去处——离婚俱乐部,如果仅仅把俱乐部理解为另一个排忧解难的居委会那也未尝不可,但真正引人注目的是精明的IT人开始把CLUB在商业领域中应用,把客户当作朋友一样聚集起来。IBM的CLUB更像是“用户论坛”,惠普PCCLUB可以在“惠普商学院”进行培训。

  名利场中的链条游戏

  “宝马香车花满路”,这是老土的名利场。在“计划赶不上变化快”的E时代,新名利场是同类相聚的俱乐部。社交似乎是新名利场排在首位的显著特点。长安俱乐部董事总经理赵勇说:“及时的沟通信息、相互交流成为必需。俱乐部的活动把会员结合起来,他们在结合中互相认识,做成了很多项目,从中受益。”人群云集的地方,也必然是充满无限商机和动力的场所——而这正是俱乐部品牌链形成的基础。

  俱乐部品牌、个人品牌以及俱乐部运动涉及的品牌,在这个泛品牌的时代里,形成了俱乐部生存的品牌链。无可否认,在俱乐部品牌这个链条中,充斥着利益交换和利益重组,充斥着个人品牌的发扬光大。你不能想象,一个名人没有N张俱乐部会员卡,也不能想象一个俱乐部不具有拓展个人品牌的空间的功用。在俱乐部品牌的链条中,核心只有一个——拓展个人品牌。

  “世界失去俱乐部,人类将会怎样?”回答是:起码人类失去了一种身份象征,也失去了个人品牌价值最大化的重要途径。

  以滑翔(航空)俱乐部为例,自1989年开展滑翔伞运动以来,中国已成立50多个滑翔(航空)俱乐部。近万名飞行爱好者体验了滑翔伞飞行。据说许多名牌人士正是其推动者,如香港知名人士港事顾问朱幼麟,即是这方面的典范,不仅对滑翔伞运动乐此不疲,还开辟出了“香港一一北京动力伞拉力赛航线”。

  而俱乐部本身自然也给这些名牌人士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事实上,滑翔(航空)俱乐部的中坚力量正是企业首脑及管理阶层和社会各界的领军人物。例如:证监会副主席高西庆、深圳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等,俱乐部成了这些阶层人士共享飞翔乐趣的场所。深圳万科董事长王石就说:滑翔伞给了我更多的乐趣和信心,同时又有实现感!

  北京的CLUB可称得上是富人云集的地方,会所的客人必须取得会员资格,所以相对限定,而会所给会员带来的更为优质的是人性化服务和强烈的归属感——所谓因“富”而“贵”。位于京城大厦50层的京城俱乐部的一个细节是:电梯按钮的上方有一块铜牌,上书:京城俱乐部服饰规定,请勿穿牛仔裤、运动裤和运动鞋。有媒体戏言:这就是身份的最佳诠释。

  各国的著名食谱、私人宴会厅,专为商务或者政府官员而设的董事厅及内设壁炉的图书馆,即时秘书、图文传真及翻译,宏观经济讲座,已经是这些新富阶层的品牌特征,俱乐部品牌链带来符合他们身份的无限乐趣。最为关键的是,绝大部分会员都因为加入高档俱乐部,而使其结识更多生意伙伴的愿望如愿以偿。俱乐部对他们的生意有如虎添翼的作用。北京长安俱乐部介绍说:“私人俱乐部为会员提供的活动是他们在其它场合得不到的,作为商务人士来说,他们需要一种生意上的沟通,需要补充新鲜的信息,需要结识合作伙伴,这些都能在俱乐部得到。”

  同为地产界两大“旗舰级”上市公司的董事长,王石爱登山和滑翔,“登山用的一顶帐篷就得2000美元”,空中滑翔用的装备也投资甚巨;与王石相比,任志强透露说,他的爱好只是桥牌和高尔夫。这反映了俱乐部生存者们处在不同的俱乐部品牌链中,不同的俱乐部指向,表明了不同的个人气质和品牌追求的倾向。趣味和品位,正是俱乐部品牌链的润滑剂。正如月入1万、加入了瑜伽俱乐部会员的Angie所说:在这个个人品牌的时代,判断一个人的品牌价值和生活方式,看看他去什么俱乐部,是个简便的办法。

  有趣的是,物以类聚、处于同一俱乐部品牌链也会带来麻烦——在20世纪90年代晚期,BP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约翰布朗爵士曾经对公司的晋升和退休制度作了大幅度的调整,原因就是他担心公司的“高尔夫俱乐部”现象(即爱好高尔夫运动的高层男性比例过高)会影响到公司的效益。

  在链条中创富

  毫无疑问,品牌创造价值,作为一个名利场,或者更具体点说,作为个人名牌价值最大化的一个社会——商业平台,俱乐部本身的品牌也链蕴涵着强大的经济力量。以2002年最为火爆的高尔夫俱乐部为例,分析表明,中国的高尔夫俱乐部的发展速度极快,已由“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并涉及诸多领域和行业。

  最近《新财富》的一项研究表明,目前全国共有高尔夫球会58家、球场141个、球洞3051个,其中京沪粤三足鼎立,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做补充,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分布相对较少。这样的高尔夫球场分布几乎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地区分布状况同出一炉。研究甚至表明,中国内地各省市GDP的多少和实际利用外资情况与其高尔夫洞数目高度相关:广东、北京、上海、海南和福建的球洞总数共2115个,该区域2001年的GDP总额为23149亿元,占全国GDP总额的22%,其中,广东的球洞数全国第一,占全国的39%。

  港人周末到广东度假,早已不是新闻。但是,到广东打高尔夫球的港人,其数量之多,花费之巨,还是令人感到有些吃惊。据悉,每到周末,香港大约会有3万人涌到珠三角打球,其中有1万多人就在深圳的球场挥杆。据称,即使不计算其它消费,这些香港高尔夫球爱好者每月在深圳的消费都在1亿港元以上。

  而游艇CLUB号称是当今中国最贵气、最有发展空间的俱乐部。媒体报道称,发展游艇业既可以扩大消费领域,又可以带动周边旅游业的发展,它极可能成为未来消费的新热点。例如,美国每年游艇制造和水上娱乐业的收入已达到230亿美元,成千上万条游艇航行在美国各地,形成了独特的游艇经济。

  上海、苏南、深圳等地已经掀起了一股私人游艇热,上海传出将建10座游艇码头的消息;位于上海南京西路的恒隆商场则第一次展出了两艘豪华游艇。苏州一家游艇俱乐部虽然正式营业不足两年,但去年一年就卖掉8条艘,今年头两个月已经售出4艘。一时间,似乎私人游艇的春天已经来临。美国龙安建筑规划顾问公司总裁饶及人甚至建议杭州西湖应像太湖一样,也增设观光游艇,以提升旅游项目的档次。

  俱乐部品牌链就像新“欲望街车”,创造庞大的商业价值,让无数人为之倾倒,链条带动的滚滚财源已经可以预见。


新周刊网络版第143期 专题


新 闻 查 询
新浪个人家园全面升级,买一送二超值大礼!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