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订阅手机短信感受新
闻震撼稳居信息前沿
好书酷碟全场打折
新浪首页 > 文学 > 正文

贵族狩猎:打还是不打,是个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2-12-18 14:56   新周刊

  文/詹晨

  2002年8月,英国议会下院经过长达5个小时的激烈辩论,表决通过了完全禁止携犬打猎的议案。但该议案并没有通过由贵族把持的上议院,一场持续了几十年的争论又被再次挑起。

  进化还是退步?

  达尔文在一百多年前讲解物种起源的时候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人不以狩猎为生,这是人合理的进化方向。”这尽管不是“狩猎”这个词的最早出处,但却成为了对这个词最具科学权威的一个阐述。正如达尔文所言,在人类初始的几百万年时间里,狩猎,作为一种求生手段曾伴随了人体四肢的解放,人脑的进化和人类最初的发展历史。但公元后工业文明的一路飞奔,使得“狩猎”这种人类与自然的良性循环方式很快就被圈出了主流社会,爱斯基摩人、印地安人等依然保有这种传统的人群被理所当然地认为是“第四世界”的族群。

  就如同流行或时尚的周而复始一样,“狩猎”并没有被永远打上“第四世界”的印记。尽管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间,但狩猎毕竟还是在欧洲从简单的捕食方式脱胎换骨,而成为了一种彻彻底底的上流运动。同时,为了让“狩猎”运动更加具有上流社会的色彩,早期的王室贵族就不断地依靠一些硬性规定来保持狩猎所刚刚建立的贵族地位。在中世纪的英国,就已经有相关法令,禁止平民百姓进行偷猎。所以,在那样的时代,狩猎就是一个阶层对另一个阶层的仰视。

  但到了1920年代,随着一些动物保护组织的成立,狩猎的这种传统第一次被置于文明与野蛮的对立关系中来加以讨论了。

  1924年,反对残酷运动联合会(LACS)成立,皇家防止虐待动物协会(RSPCA)、国际保护动物利益基金组织联合会等协会也相继成立,一时间,反对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这其中就包括英国著名摇滚演唱组“甲壳虫”乐队的主唱手保罗·麦卡特尼。他曾这样形容狩猎:“残忍的行为,而非一种运动。”而在另一方面,欧洲各国由贵族所把持的上院则成为狩猎运动一直坚定的捍卫者。在他们眼中,狩猎无疑就是英国最宝贵的一种“贵族传统文化”。英国狩猎支持者曾发表过一篇题为《禁止狩猎是对自由的侵犯》的文章,其中这样说:“禁止狩猎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有些讽刺的是,不仅是打猎本身,就连“打还是不打”的问题,也被融入英国的乃至整个欧洲关于传统文化处境问题的讨论中。狩猎代表贵族,代表艺术,代表权势,却也意味着对自然的残忍;而禁猎则代表自由,代表自然,却也意味着对传统的否定。所以,“狩猎还是禁猎”,这是个大问题。

  保持传统还是背叛传统?

  狩猎在欧洲成为一种文化传统,几乎是与“贵族”俱来的。对于一个18世纪的英国贵族来说,身穿猩红的猎装,头戴黑毡帽,骏马骑下,猎犬引路,策马扬鞭,追逐猎物,这样便已经是一种地位的象征和财富的证明了。所以几百年前的贵族狩猎,与其说是追捕猎物的过程,不如说是追赶品位的过程。

  据记载,早在罗马人统治英格兰时期,狩猎便成了当时王室所特有的一项休闲方式。那时的狩猎场所仅限于皇家森林,而捕杀对象也仅限于这些森林中的野鹿和野猪。直到17世纪,有关狩猎的规定才开始放宽,不仅是王室成员,那些拥有自己土地的领主们也都可以在自己的领地上进行狩猎,于是狩猎终于第一次从王室的森严大墙内传到了其外的广袤区域。但如果说“狩猎”从王室走向贵族只是一个理所应当的文化普及过程,那么,“狩猎”从贵族走向平民,在当时就显得不那么实际了。首先,“狩猎”既然是贵族和特权的,便不可能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到它的乐趣。比如在英国,猎狐是英国贵族最热衷同时也是最昂贵的一种狩猎方式。这其中的因素包括:猎狐所需要的大面积私人领地,因猎狐所造成的大规模农作物损失,以及在猎狐中所需要的几十只猎犬的总花费(在19世纪初的时候,一头好的猎犬往往要几百英镑之多)。再就是,狩猎既是上流和文明的,便不能再像远古时候或荒蛮之地的人们一样用一种残暴的形式来进行。贵族的狩猎游戏中通常都会包含这样的规则:不用枪来射杀猎物,而让成群猎犬追捕猎物;不去追逐或捕杀受伤的动物或那些反应迟钝的动物,等等。

  但这一切关于贵族、关于阶层、关于特权的概念也恰恰是禁猎支持者所反对的,在他们看来,首当其冲的就是,狩猎强化了欧洲王室贵族对阶层的传统看法。“狩猎是贵族们的特权,而不是自由党人和平民的运动”。是存在于18世纪上层社会意识中的一个密码箱。狩猎代表着权贵与奢华,而禁猎则代表着自由与平等。所以,尽管狩猎在一定程度上涵盖了欧洲贵族文化,从19世纪20年代就开始的一些保护动物的游行以及禁猎运动却始终只能处在反复和拉锯之中。在欧洲的大多数国家里,仍然由贵族所把持的上议院,绝对是反对禁猎法案的支持者,所谓“捍卫荣誉的战争”就已经昭示了狩猎之于贵族们的意义。

  艺术还是荒蛮?

  说其荒蛮者,大多是站在动物保护以及自然保护的立场上的。比如,一个最受公众谴责的问题就是狩猎者对待猎物的手段。一般来说,欧洲的贵族狩猎运动,主要捕杀的猎物包括狐狸、野兔以及野鹿等,其中最受青睐的便是“猎狐”了。这项最早出现于1660年、风行于斯图加特王朝的捕猎活动,在后来的发展之中是越演越盛。根据一项不完全统计,在英国,每年以体育运动为名猎杀的狐狸超过12000只。而且颇受争议的是,猎狐时对待狐狸的手段极其残忍,比如当狐狸逃进地洞时,猎狗会跟踪而至并将其活活咬死。

  禁猎呼吁者将狩猎讽刺为“上流社会的野蛮游戏”,贵族们也就会同样不甘示弱地将狩猎标榜为“一种高尚的贵族运动”,但如果仅仅是为了贵族的原因,狩猎也只能成为上流社会附庸风雅的一个影子,曾经并只能暂时存在于贵族王室的历史之中。但所幸的是,回顾欧洲早期艺术史,你同样能非常清晰地看到狩猎及其衍生产物的踪迹。

  作为贵族文化的发源点之一,狩猎与其直接相关的“艺术产品”壁画或岩画也曾经在欧洲艺术发展史中停留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欧洲的早期岩画便是被熟知的法兰克—坎塔布利亚“狩猎者”艺术,这种艺术因主要被发现在法国西南部和西班牙北部的法兰克—坎塔布利亚地区而得名。它的起源最早可以推算到距今约3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在“狩猎者”艺术岩画作品中,主要的题材是由动物和象征性的符号所构成的,但从这些保留下来的岩画中,你仍然能看到今天欧洲绘画艺术的一些原始迹象,比如线刻及彩色绘画。法兰克—坎塔布利亚“狩猎者”艺术的黄金发展时期为马格德林时期(距今约16000-10000年)。在这之后,岩画之风迅速蔓延到了意大利、罗马尼亚、葡萄牙等其他欧洲国家,出现了意大利的罗马利安岩画、西班牙和法国南部的科西纳岩刻等具有典型艺术价值和考古意义的岩画。

  同时,狩猎的出现也促进了很多相关艺术收藏及艺术保护方式的出现。比如在欧洲的一些国家,如法国、德国及奥地利等都建有狩猎博物馆,保存了大量的相关艺术品;而另一方面,一些曾经著名的王室森林或狩猎场,由于各种条件的完善,也保存下了完整而良好的自然生物环境,如瑞典的斯德哥尔摩王室狩猎场、德国柏林市郊的波茨坦地区等。

  尽管,英国议会上院很快将对该议案的合理性作出表决,但很显然的是,在自然与传统中选择,在贵族与平等间选择,在人类的进步与自然的退步间选择,这是个被争论已久的问题,不是什么一纸议案便能解决的了的。

  10种被津津乐道的世界名猎犬

  1.体型最小的猎犬:英国小猎犬(BEAGLE),又称猎兔犬。

  2.罗德西脊背犬(Rhodesian Ridgeback)。产地南非,大型犬,专长为狩猎狮子。

  3.寻血猎犬(Bloodhound)。专长为嗅觉极其敏锐,能成功嗅出100小时以上的气味。

  4.阿富汗猎犬(Afghan Hound)。产于阿富汗,是一种高贵而古老的犬种,古埃及皇室也曾饲养过这种犬。

  5.巴萨特猎犬(Basset Hound)。产地法国,以嗅觉敏锐和准确的追捕能力见长。

  6.格里芬巴吉度泛第安猎犬(Basset Griffon Vendeen)。产地法国,特别擅长狩猎野熊和鹿。

  7.拉布拉多拾猎犬(Labrador Retriever)。出名的多才多艺型猎犬,可作拾猎犬、警察犬、导盲犬等,而且水陆两用。

  8.威斯拉猎犬(Vizsla)。匈牙利国犬,特长为狩猎技能较高,适应能力较强。

  9.可卡长毛猎犬(Cocker Spaniel)。专业用于狩猎山鹬,多见于英美两国。

  10.雪达犬(Setters)。又分为3种,即英国雪达、爱尔兰雪达和戈登雪达,以敏锐的视觉和高度的警惕性而著称。


新周刊网络版第143期 专题


新 闻 查 询
新浪个人家园全面升级,买一送二超值大礼!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