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订阅手机短信感受新
闻震撼稳居信息前沿
好书酷碟全场打折
新浪首页 > 文学 > 正文

关于城市的想象和真实:一个城市沙龙的开场白

http://www.sina.com.cn 2002-12-18 14:59   新周刊

  文/冯博

  媒体对城市话题的热衷,终于也在中心地带产生了回应。北京深秋时节,城市话题渐成主流。作为一个可以自由抒发的城市,北京的妙处在于可以在一个功利主义盛行的时代,展开自由的想象与务虚的讨论,思想的火花与流行的话语会在这里产生。10月16日,由数位知名文化学者、建筑专家发起的城市沙龙首次在京举办。发起人有北京大学教授著名文化学者张颐武、著名图书策划人石涛、著名出版人史建等,对于一个刚开张的沙龙,这不是一个太豪华的阵容,但沙龙讨论的议题旨在关注急速变化的都市给人们的居住空间、生活方式、家庭形态乃个人情感带来的改变和影响,这一点,仍然值得关注。

  力求纯粹的沙龙

  举办这个沙龙前,关于城市的话题,北京已有几次有规模的讨论,媒体组织的有《北京青年报》、《时尚》杂志,社会团体组织的有朝阳商务节期间的城市论坛等等。由纯粹专家学者组织的清谈却并不多见,一个有趣的现象还包括:所有知名的学者、专家在参加各类沙龙的时候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心翼翼了,他们不喜欢自己在懵懵懂懂中成为某些商业炒作目的的利用对象,也特别注意保护自己独家、原创的观点。也是体恤所有这些微妙心态,这次沙龙的组织并不高调,举办者和参与者都更愿意强调沙龙的私人化、公正立场及独立化。

  第一次的沙龙聚会人数并不多,十几个人聚在一起,却也谈趣横生。张颐武教授提出的议题“想象中的城市与真实的城市”,成为首次城市沙龙的第一个讨论命题。张颐武以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大众文化及全球化问题而知名,最早知道张颐武,是看他对张艺谋犀利的剖析,一般来说,文笔凌厉者大多语焉不详,张颐武非也,听他讲话,付费都值。张颐武从电影《大腕》中的一个情节开始说起,接着引用了朱大可对上海的评价。讲到城市问题,张颐武有诸多妙论,全球经济一体化与中国城市的关系被他说得头头是道。非常年轻的马清运毕业于清华大学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先后在费城和纽约的建筑事务所任高级设计师,他的学术兴趣集中于城市中心基因元素和城市与建筑之间的本体关系研究,在这次小规模的沙龙上,他的发言非常学术化与技术化,以Photoshop这个软件的应用方法讲城市,让人非常意外。另一位发言人徐怡芳则是一位女博士,她曾获得建设部颁发的优秀建筑设计奖和北京市优秀建筑设计奖,对北京及广州的城市规划均有贡献,《新周刊》的“城市败笔”专题中曾见她的大作。张朝晖则是著名的策展人,同时长年从事美术理论研究,他的话题从自己的本行开始。最为遗憾的是杨东平未能前来,《城市季风》以后,不知他又有什么新的见解。

  些许遗憾是,这个沙龙规模太小,不能听到更多的高见,而发言者的内容均不同程度地偏离了话题,十分可惜。

  想象城市就像期待爱情

  其实,知识分子与艺术家从来都在聚焦城市,虽然在庸常的生活里我们几乎就无法对城市产生更多的诗意:对着成堆的垃圾、上千辆汽车挤在一起的道路、毫无生命迹象的建筑、面无表情麻木又冷漠的人群,我们几乎就会像现代派诗人阿波里奈那样,突然对世界产生深深的厌倦。但城市对不同的人群产生的意义从来都是不尽相同的,城市由此可以是芸芸众生赖以生存的巢穴;可以是艺术家、建筑师可随意勾勒描绘的画布;也可以是社会学者实施人文关怀的对象。

  热衷批判城市病的大多是社会学者,哪怕说到一千多年前,他也能揪出点儿城市病来。你说长安是地球上最早的“国际化大都市”,他会让你想象一下排污问题、消防问题,甚至是交通问题(唐朝时长安堵车吗?)。

  更多对城市展开想象的,则是文人墨客,或者艺术家。读石康的小说,我常常一笑了之,只有这段话竟让我在一个本子上抄了下来,那就是他对北京的议论,石康说:“我看到的北京总有一种浮光掠影的感觉,由这个感觉出发,我有时竟觉得北京是一个想象中的城市,是一个虚幻的城市,它闪烁不定,时隐时现,除了泛泛的感觉之外,我无法知道更多。”十几年前孙周就尝试用各个角度来拍广州,告诉人们南方在新潮在变化。如今,新一代的贾樟柯已经惧怕了城市的浮华,而将镜头转到了中国城市的边缘之外,用镜头平淡地给观众看更真实的东西,在他眼里,中国远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高度城市化。而张一白则不然,当有人质疑他的《将爱情进行到底》和《开往春天的地铁》甜得发腻时,他辩解说中国的城市很年轻,比他拍的更有活力。

  其实城市之所以有趣,正在于可以实施想象,这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好莱坞影评家布赖恩曾说,真正的城市只产生犯罪,想象中的城市才产生强盗。城市的趣味与电影的趣味类似,是造梦造出来的,失去这种高级精神活动,人就不能称其为人。

  城市有家,所以又跟家园联在了一起,城市是个更大的家,更能给人提供想象,人们总在追逐梦中之城,但有些城市即使你行走一生,也永远无法到达:苏格拉底的雅典、海明威的巴黎,你只能想象,却难以进入。想象城市就像期待爱情。

  “人假使在荒地上走了很长的时间,自然就会期望到达城市。”卡尔唯诺是写小说的高手,读那本《看不见的城市》,最让我感动的只有这两句话,这两句话足以让你在最寒冷的季节也能对城市产生一些爱意。


新周刊网络版第143期 专题


新 闻 查 询
新浪个人家园全面升级,买一送二超值大礼!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