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军燕
秋意渐浓的午后。"解承强工作室"。透明玻璃外,仍然泛绿的树叶在街头轻舞飞扬,所能望见的一栋一栋建筑处子般安详。
解承强总是在这个时候显得精力充沛。打开音乐,世界由此洞开,融合。解承强微笑着。他的兴趣在于音乐,工作在于音乐,而享受仍然在于这音乐。甚至他将每一段旅游也命名为"音乐游"。他身上流露着太多的布尔乔亚阶级美德,而无处可藏的波西米亚浪漫情怀,令他成为一个标准的BOBO。走在大街上,别说你看到了一个"上了年纪的BOBO"。记住,几乎所有的BOBO都会介意别人问他的年纪,所以,解承强回答:我生于××年代。
布尔乔亚的阶级美德
1飞机解承强刚刚从5个城市游历了一圈回到广州。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飞机张开翅膀在城市的上空盘旋,这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解承强已开始领略。做音乐的解承强收入颇丰,但同时他乐于享受生活,喜欢旅游,有时也因工作的性质穿梭于各地城市,飞机便成了他最常用的交通工具。
说起来,他已数不清自己坐过多少班飞机,飞往了多少个城市和地区。解承强只能粗略地计算,平均每月会出游一到两次,在外时间有时长达半年。
他喜欢飞行的感觉。对于解承强这样的BOBO而言,那不仅仅只代表速度。"我坐飞机时有种在约束里自由飞翔的感觉,因为飞机就像只大鸟,呆在密封的机舱,我们在约束与自由之间挣扎,我喜欢这种感觉。"
2家居在解承强的家中,总能引起他自鸣得意向客人推介的,有两件他亲自设计的家居作品。
一是在城市人都想逃离钢筋水泥时,解承强却在自家的木地板上铺了层水泥,并装上精致的木格,一回到家他就坐在水泥地面上听着不同凡响的音乐,一边上网。也因为喜欢水泥,解承强还计划将来在一个山坡上用水泥和钢筋给自己盖间玻璃房子住。他说自己就是喜欢水泥那特有的冰冷僵硬,带着挣扎的张力和后现代的质感。
另一件是他家客厅里别具一格的开放式厨房。泛着金属光泽的不锈钢,令人有种幻觉,仿若置身太空舱中。解承强的这两个杰作毋庸置疑具有实用主义的生活美德,同时将布尔乔亚的阶级精神发扬光大。解承强会这样评价:"它并不妨碍我在卧室里铺上柔软的伊斯兰地毯。"
在穿衣上,解承强虽然欣赏名牌的独特设计和精致做工,但他首选的还是天然材质的服装,因为环保--解承强是一名忠实的环保主义者。
波西米亚的浪漫情怀
3音乐解承强自嘲:"我喜欢音乐,但就是弄不懂什么是音乐,所以一直在做音乐。"说这句话的时候,他斜坐在一条长几上,耸肩,双手一摊。
如果一定要盘点一番,《信天游》、《一个真实的故事》还有太阳神的广告歌,这些都是他的创作。努力做出的音乐能够广为流传,这令解承强兴奋,也给他带来了布尔乔亚的物质可能。虽然如此,解承强对音乐仍然具有非同一般的猎奇心。首先他不理睬大众流行的音乐会,对时下流行的CD漠不关心,他喜欢的,是那些边缘的、诉诸人性的音乐。常常,在工作室,听着《enigma》,他会激动得难以平复。"那是种把原始、民族等元素混杂在一起的音乐,有人说,它什么都是,什么又都不是。说它什么都是因为它包含的音乐元素太多了,说它什么都不是,是因为它太杂似乎不属任何一个类型。"
4自由解承强靠着阳台边的一面大镜子,抽着烟。他说他最不喜欢面对面接受采访,像审问犯人,浑身不自然,于是他就以各种姿势在屋子里的各个角落跟我聊天,状态极其散漫。
他一般下午起床,先到工作室写点东西或者录音,然后,选择东风公园的绿岛咖啡厅谈点事情。晚饭后,他会去泡吧,听音乐会,上网,去白天鹅喝法国甜酒,到白云山看深夜里飘在台阶上的云,到珠江边散步至天明……他说自己每天必须到与他"性情相合"的地方坐坐,才觉得舒服。
解承强当然无法接受朝九晚五的生活。事实上,多年来,他有足够的权力去支配时间,做他想做的事。比如在音乐之外还享有的旅游、美食、网络。解承强有他自己的生物钟,随意之中透出一种生命的豁达。5变化解承强骨子里热衷变化,对于他这种人,也许一成不变比死去更可怕。
他很早开始触网,网络将他带入一个无时无刻不在刷新的世界。他喜欢幻想,对飞碟这种神秘事物保持浓厚兴趣。他热爱旅游,在人烟稀少的边缘地,生活在别处的解承强,一任自己的冒险与反叛燃烧。他还有一大热爱:美食。每到一处必定会盘点回几个绝妙的美食,带回广州的餐桌,兴之所至还会约请一屋子的朋友来吃饭。
如果一定要对解承强做一段注解,我还是愿意用他自己的一段狂想:
他在原始森林的腹地里坐着,耳边是他自己谱的波西米亚狂想曲,上身罩着宽大的古摩洛哥或土耳其式外套,他拿出随身携带的小型卫星定位系统和手提电脑,身后一辆旅行车里,有三五香烟、红星二锅头、各种旅行工具、帐篷、电子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