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订阅手机短信感受新
闻震撼稳居信息前沿
好书酷碟全场打折
新浪首页 > 文学 > 正文

与食物作斗争

http://www.sina.com.cn 2003-01-02 14:18   新周刊

  你总是在生活里同时遇到这两种人:一种是坚定的怀疑论者,认为动物都活得不快乐,被屠宰的一瞬更会释放出怨恨的毒素,吃之无益,反而有害,蔬果相对健康,但滥用农药也很厉害,连喝茶都会喝到农药。所有餐厅的厨房都是人间地狱,更不要说是夜市街边摊用地沟油做出来的食物了。他们似乎对一切都心存疑虑,常常摆一个敬谢不敏的手势。

  另一种是无原则的享乐主义者,上自五星级酒店西餐厅下自大排档烧烤摊,只要好吃,照单全收。穿大街走小巷,为了发掘当地最土最脏最不健康的一种小吃。只要在一个城市生活超过3个月,他们就是一本活生生的美食地图。他们的生活就像一只正在沸腾的火锅,永远热闹、明亮、兴兴头头。

  多数人如你我,不过是在两种态度之间摇摆,做不到这么坚定,因此比较苦恼。我们总是在大吃水煮鱼的时候心存阴影--这鱼是出自污染水域,这油也是用了又用吧,或者从网上当下1万多字的美食地图过过眼瘾,想自己什么时候有兴致有勇气按图索骥一一试过?带着愧意的吃和带着妒意的不吃都让自己的人生打了折扣。

  上个周末晚上10点,在三里屯南街的小酒吧阿祖卡香浓无比的牛肉面之前,在"晚上进食高热量食物有违健康之道"的共识之下,我们看到两种有趣的态度。一个纤细的女孩用尽量粗俗的举止吃了一大碗面,在享受了她热爱的食物的同时成功地暗示了对仪态和胖瘦的不屑。一个身材一直保持得很fit的男士喝茶作壁上观,完全不为所动,尽管他言辞激昂地分辩自己平素酷爱的都是肥肉、牛排、冰淇淋等不健康食品,还是不能免于被嘲笑为健康动物的厄运。

  在减肥这件大事上,我得说,科技起到的只是推波助澜、混淆视听的作用。历数起来,我们曾经被建议过的吃法有:蛋白质减肥法、肉类和淀粉不要同吃法、像传统的中国人和日本人一样以淀粉和蔬菜为主要食物法等等。

  那些热衷于听取各种"科学"的减肥建议,甚至像小白鼠一样尝试过各种新型减肥药的女孩,最后总结减肥经验,不约而同,都是恶狠狠的两个字:"少吃!"

  我认识的一个女孩减肥,就是成天不出门,冰箱里只允许有水果和牛奶。三天就能瘦一圈,当然大吃两顿就恢复了。她一直在跟自己玩这种游戏。以我平均两个星期见她一次的频率,我永远无法料到,即将出现在我面前的她是正胖得万念俱灰并宣称自己不再介意胖瘦这件事呢,还是正瘦得得意洋洋、信心十足呢。这种生活的刺激性,对于那些从来没减过肥的人是不可想象的。一个处于生活低谷的人,把自己的身体当成了自己的玩具--用各种方法折磨它看它的反应,别的痛苦因而退居其次了。"减肥"不过是个借口。

  但减肥这件事呢,无论起因为何,你只要试过一次,就算上了贼船--从此失去了正常的食欲和正常的平衡力。体重秤、卡路里表和减肥餐单取代了这一切。一个从不减肥的人可能会说,"今天我心情不好,今天我没什么胃口。"但是一个在节食和贪食之间摇摆的人,她不吃仅仅是因为不被允许吃,只要允许,她随时可以吃下一头大象!

  可是,那些食欲没有受到过戕害的人也未必值得羡慕,任何一点坏习惯年深月久都会显示恶果--局部肥胖、脂肪肝、早衰。或者,看看那些长年饥一顿饱一顿的真正的背包旅行者吧,像当地人一样粗糙强壮,易于积存脂肪的身体,回到大城市是多么触目惊心啊。

  有时候,我们需要全力以赴找回的,不过是食物单调但不虞匮乏的年代我们对食物的态度,珍惜、享受、适可而止。人们在说"你瘦了"的时候,总是带着忧虑的语气。


新周刊网络版第144期 专题


新 闻 查 询
新浪个人家园全面升级,买一送二超值大礼!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