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Michael Cherney/Imaginechina翻译:黄亮
木里藏族自治县地处四川境内,与以香格里拉出名的稻城和云南中甸接壤,地理偏僻、交通不便。8年前,当时只有15岁的山村邮递员忠它就带着骡子"花米"接替退休的父亲,在这个中国唯一至今仍使用骡子传递信件的地区开始他的邮递生涯,赚取每月500元的工资。他成了这个人间天堂的邮递员,上帝的使者。

四川木里位于香格里拉地区,这里交通闭塞,在查布朗地区的8个乡中,只有4个乡车辆可以到达,剩余的4个乡的平均每月四百多份报纸和二百多件信函则全部由忠它负责派送。在这个中国唯一一个依靠骡子投递邮件的地区,忠它每个月要花15天时间来往于麦日、东朗、唐秧、博窝4个乡之间,然后休息半个月。陡峭的山路和沿途的寂寞对忠它来说并不算什么,但气候是严峻的,不论是严冬还是夹杂着大雨的酷暑,忠它都必须日复一日地完成他的工作。
在2002年9月的邮递工作中,忠它有我和他结伴而行。由于我的关系,忠它原本孤独的旅程一下子增加了4个人。而我这个美国业余"邮差"的出现,使忠它15天走4个乡的速度不得不放慢,平均每个乡都要花5天时间才能走到。
我们首先要去的地方是60公里外,要翻过两座山才到的麦日。我们把信件、报纸和路上所需的物资装到骡子身上,从海拔2300米的查布朗邮政支局出发,目的是海拔4300米的巴桑关口。在木里,陡峭崎岖的山路最适合骡子走了。我们经常要花一天时间才能翻过一座山----半天骑着骡子上山,半天徒步走下山。在忠它心目中,既要保证人的安全,也要不让骡子太受累。他说:"是骡子就得背人上山,是人就得靠自己走下山。"
山路蜿蜒着穿过中国最后的原始森林,几块草莓地和覆盆子地。当越过林木线的时候,骡子背上的汗水蒸发出一阵阵的白烟。下山的时间和上山一样长,因为人和骡子都要小心翼翼地踩着每一步。到达河边的时候,太阳已经落在山的后面,留下最后的光线刚刚足够让我们搭起帐篷。然后,篝火烧起来了,除了酥油茶和糌粑外,我们还可以做饭和烧火腿。我们裹着白天用来垫座的羊毛毯,躺在塑料布做成的临时帐篷下。空中不时飘着小雨,但我们依然感到温暖和安全。骡子在一旁吃草,叮叮当当的铃声伴随着我们入睡。
黎明时分,我们在被忠它从睡梦中叫醒,还没来得及清醒过来,忠它已经在篝火边为我们做早饭了。吃完早饭,给骡子们熟练地装好邮件,我们又开始上山了。
我们来到麦日乡的时候天已经开始暗下来了。一个友善的乡民两手捧着苹果和梨子出来迎接我们。这个时候对于忠它来说总是一个特别的时刻:在连日孤独的旅程之后,这些热切等待新消息的熟悉的脸孔,是最让他感到安慰的。热情的乡民帮我们卸下骡背上的邮件,一边为我们焖鸡,一边给我们捧上新鲜的核桃作小吃。夜幕降临后,小水电站开始发电,屋里的电灯该亮起来了,可我们宁愿坐在屋外,在中国中秋节的圆月下享受着纯净的空气。直到第二天,忠它才把装着邮件的包裹交给村长,又从村长手中接过一小叠带回查布朗的信件,我趁机在里面加上一张寄回美国的明信片。
随着任务的结束,我们的归途变得轻松了许多。在路上,一阵阵雷鸣在山间的回响。忠它告诉我,这些是人们改造大地的爆炸声,政府将建造一条公路连接亚丁和木里。到2003年7月,公路就会开到麦日乡,查布朗通车的日子也不远了。忠它相信,他将是中国最后的驿马邮差。现在,他依然赶着他的骡子在山间派送邮件,到了木里通车那一天,忠它说,他会开着摩托车去送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