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晓白
一本远在万里之遥的名叫《福布斯》的美国杂志和一个名叫胡润的英国青年,搞出了一个“中国富豪榜”。兹事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但谁也未曾料到,竟然在中国掀起了如此的轩然大波。
可以说,他们是踏到了中国富人问题的点上。前面有诸多相关的富人事件和争论发生,随后有决策层对富人财富的肯定和名分的确认,世人如此瞩目也就一点不奇怪了。
富人追求效率,穷人追求公平。社会因为财富必然会发生改变,富人从无到有,富豪从“问题”到榜样,都是这个过程中的一个缩影。
财富都有原罪吗?
千年以来,全球最富有的人是谁?不是石油巨子洛克菲勒,不是钢铁大王卡耐基,也不是知识新贵比尔·盖茨,他是一个中国人,名字叫成吉思汗。这不是一个笑话,而是《亚洲华尔街日报》在2001年评的一个千年富豪榜。在成吉思汗的职业一栏填的是“征服者”,财富来源则是“掠夺”。
2001年《福布斯》上榜的中国富豪中,“榜眼”和“探花”一年后相继落马,中国富婆刘晓庆也因偷税漏税而锒铛入狱。这里有一旧一新两个数据:据有关调查显示,人数不足20%的富人阶层占有80%的存款,交纳个税总量却不足10%,据估计,目前每年流失的税款大致在1000亿元左右。这1000亿中的大部分肯定被富豪们收入私囊。朱总理发出诘问:“为什么越富的人越不交税呢?这是不正常的。”
难怪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调查中心前不久组织的一项调查中,对“您认为在如今社会上的富人中,有多少通过正当手段致富?”的问题,仅有5.3%的人回答有很多。
“资本来到人间,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对资本定性。的确,财富积累的初始阶段往往会不择手段。从经济学角度讲,是资本的聚敛者和制度的一场博弈。比如,美国的洛克菲勒家族就被称为“强盗之王”,纽约老贵族戴维·莱昂·加德纳太太则干脆不让她的孙子同洛克菲勒的孙子一起玩耍,理由是:“加德纳家族的人不会同一个歹徒的孙子在一起玩乐。”
中国的老百姓也有这样的困惑:“那些富人的钱,干净吗?”问题富豪的出现印证了一些这样的疑问。但在任何社会的塑造过程中,这几乎都是难以避免的副产品。更重要的则是,是否有完善的惩戒制度以及一个通畅的创富渠道。北京的一位学者也认为:“近年来中国民众对社会问题抱怨最大的要算是分配不公。多数人的抱怨主要是对致富方式的不满,而不是对贫富分层的不满。”
在创造个人财富引风气之先的浙江温州,2000年5月曾做了一个有关财富来源的调查,结果也证明了理论的分析:57%的人认为温州老板们的钱是靠才能挣来的;37%的人认为是苦干出来的;只有6%的人怀疑老板们的财发得不明不白。
富人是藏不住的
由于富人们的财富开始被社会曝光,一位富豪甚至改变了处世原则。过去是“不该露脸的时候决不出来”,现在成了“该露脸的机会也不敢出来”。而远大集团的张剑更是明确地表示,希望不要再出现在什么排行榜上,第一他们的数字不准确,第二看不出这样做的意义。
这一度让国外的企业界人士迷惑不解。因为在他们看来,上了排行榜就意味着社会的认同,是对他们成功的肯定,同时又是一种免费的宣传,可以提高企业的美誉度和自己的知名度,何乐而不为呢?据说曾经有一位上了“福布斯富豪榜”的美国人忘了带护照,在机场拿出杂志指着自己的照片说,“喏,这就是我”——竟然就此被放行了!而中国的富人们为什么不喜反怒呢?老外们一头雾水。
《福布斯》主编史迪夫·福布斯在“世界资本论坛”上说:“不可能你有巨大的财富,而公众却不知道你这个人的存在!”
中国的富人如此惧怕曝光,有着许多自己的顾虑。一方面,中国历来就是一个轻商抑商的社会,商人的地位从来没有被真正重视过。这让今天拥有财富的人们本能地有了阴影。相对于西方社会对财富的直率、张扬,中国商人表现的则更多是含蓄、收敛,甚至有些讳莫如深。中国的财富似乎天生拥有一种“避光性”,一旦成为“阳光下的财富”,顿时就会浑身不自在。富人如此,穷人亦如是。中国的富人阶层成为了最隐秘的阶层“悄悄地发财可以,大声地说话的不要”。
从自身来讲,他们大多是凭借独到的眼光、过人的胆识和一些运气而成为时代的翘楚。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成色”来经受社会的考验,对于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高收入阶层而言,相当一部分积累下来的财富来源于游离社会监管体系的“灰色地带”,掺杂着浓重的冒险家和暴发户的味道。带着“原罪”的富人们自身不干净当然会对“灯光”避之惟恐不及了。
而从政策的角度看,大多富人因为没有得到明确的制度保证而害怕浮上水面成为各种利益分割的“肥肉”。一位富豪说:“一露富,麻烦也就来了,会增加对财产安全方面的担心。”
富人的财富增多之迅速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决策层对合法财富的认同也直接影响了他们对露富的态度。胡润曾经经历过的一件事情就很有代表性,“广东有一位富豪坚决反对将自己列入榜单,理由是觉得自己财富不够。但在排行榜入围截止日,他又打来电话说,我到税务局问过,入榜不会带来麻烦,我现在就把所有资料发给你。”
可以预见的是,富人对“被公之于众”的态度,从抵触到欢迎,也自然会过渡到坦然处之的地步。
阳光下的财富
四川的富豪刘氏兄弟在很多场合表示,“财富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必要资源。对现在的我们来说,这笔财富属于全社会。”拥有几十亿资产的刘永行怎样对待自己的开销呢?他曾对采访的记者说:“你看我穿的衬衫多少钱?400元我买了11件。”
当富豪们拥有了巨大的财富之后,最大的问题可能就是如何对待金钱。传统的方法通常是守财,而现代社会中个人的财富已经不仅仅是“个人”的了。如何衡量一个人是否是一个真正的富人,财富的数字不是惟一标准,还要看其财富品质。富人完全可以从一个金钱的富人转变成为社会的富人,而不仅仅是一个“金钱收藏者”,社会也会因此而给予回报——社会的稳定正是富人财富的最大保障。
中国富人缺乏的不是钱,而是“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的品质。美国摇滚巨星杰克逊奔波世界演出赚钱,美国老百姓却清楚地知道他每年究竟缴了多少税。在一向处事保守的英国,甚至连女王的税单也都成为报纸公开报道的内容。但我们却很少知道中国的富人们在多大程度上无愧于社会。广州市地方税务局的一项信息表明,一家知名私营海鲜酒楼的老板缴税254万元,成为广州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冠军”。有意思的是,当地一名税官认为,这位“冠军”并非公认的广州首富。
社会学家分析道,一个社会只有不断产生和淘汰富人才是健康的社会。“富豪总被雨打风吹去”,问题富豪的倒下和富人们出现的一些问题,并不能阻碍富人阶层的总体前行。十六大明确了“不能以财产的多少作为衡量一个人政治上先进、落后的标准”。今天的富人们开始感受到胡润挂在嘴边的“富豪榜不是杀猪榜”这句话背后的深刻寓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