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订阅手机短信感受新
闻震撼稳居信息前沿
好书酷碟全场打折
新浪首页 > 文学 > 正文

“我平庸我快乐”

http://www.sina.com.cn 2003-01-20 15:06   新周刊

  文/李冬莉

  “比你是个穷人更糟的是,你看起来就像个穷人,只有富人才穿便宜鞋子。”英国一时尚女作家如此记录父辈对她的教诲。这句话在打一个斜角飞跃地球落户中国后,立马发生了180度的角色对转。

  打造生活方式:缺的不仅仅是钱

  悬浮在新的阶层形态之上的由物质和细节构成的欲望世界,在2002年成了新生活潮流演进的主调,汽车在这一年卖得特别火,几乎所有的车商都声称已经在中国如此纷繁的阶层网络中找到了自己的理想车主。别墅和个性化宅子成为了今年楼市的新卖点,居住方式被层出不穷的新概念包装得堂皇而又门户森严。惟一让人感到稍稍有点扫兴的是:喜欢罗马柱和欧式风情的建筑,家居装修恨不能融会古今中外的人群常以40岁以上的富豪包括中产为主。只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用物质化的手段标榜自己与过往身份的脱离,他们从不吝惜一掷千金。

  所以,在强调生活格调的小资、BOBO、QQ族们眼里,“比你是个暴发户更糟的是,你看起来就像个暴发户,只有暴发户才这样糟蹋钱。”

  当原有铁板一块的社会结构开始趋于分化的时候,以职业和财富作为划分阶层最直接标准的趋势给大众提供了“上行”的希望--所有人都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2002年,英语继续改变着人们的命运,一些小语种诸如法语、德语、日语也开始吃香。人们坚信,即使不作为出国的敲门砖,外语在提升生活品质方面的作用可能会更大,2002年对外滩生活和左岸情调的标榜,在更深层意义上印证了这一点。20年的进程,连生活方式都带有典型的外来和尚会念经的民间偏执。在此类价值观的鼓动下,《谁动了我的奶酪》卖疯了,拓展训练大热了,连EMBA这种年学费10万的课程都快臭大街了。

  这些还只是花絮。在一个变化的社会里,一位身价百万的新兴阶层分子很可能在一夜之间一无所有。相比于阶层的不确定和不稳定性,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虽然不能作为一个阶层归属的关键指标,但隐藏在阶层身份符号背后的生活方式本身却是比财富更有价值的内容。那些“穷得只剩下钱了”的生活方式开始为年轻人所诟病。

  生活方式的“平庸”秀

  新的世纪,以各种形式此消彼长的生活形态和社会格局在各个层面纠缠、蔓延。受“上行”气氛的熏染,哈佛女孩刘奕婷这样的角色渐成整个社会的价值主流。在努力拼搏的过程中,个人品牌的盛行,个性化图书的出现,博客甚至背包族的热闹都可以说是对这个主流的有效补充——一些有价值的、多元的可圈可点的生活方式正在丰富着人们的选择。所以,当“我平庸我快乐”的观点一见天日,仿佛给积极向上、奔头十足的人们浇了一盆冷水,不被群起而攻之倒显得受非议的人们不够声势。

  仅仅从字面理解,“我平庸我快乐”,不过是单个人的生活解读。是啊,我平庸我快乐,人家又没说平庸的人都快乐,招着谁又惹着谁了?!流行于2002年的这种生活价值观上的低姿态,其实暗含着对生活质量的高要求,而其中的一个关键词就是“自由”。所以同样是这一年,红得发紫的潘石屹在参加“第三种生活”的论坛发言时指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而钱和财富的增长,实际上只是一个游戏。最近看股票市场,美国那边一会上来一会下去,国有股的减持让大家高兴得不得了,荧光屏上显示的全是红红的数字,但其实这一切和你的生活没有关系!”

  这可真是大实话,相比于潘这类少数与“红红的数字”有关的人物,更多的人只能依赖他人的标准来设计自己的生活。所以,那些开风气之先的黔首者,像释迦牟尼、徐霞客、博尔赫斯等人成了永恒的丰碑,剩下的永远是些搅边角料的家伙。另一方面,生活的不可复制使大多数人能够做的不过是按照自己的臆测,部分重复加上再次重组。在这其中,不经意间如周洪,说了一句大实话,则成了生活方式的创意者,这个至今还不会用短信的老同志,在世纪初玩了一把年轻人的DIY,战绩斐然。

  像诗人一样生活

  2002年,孟京辉以其一贯的犀利和敏感拍出了处女电影《像鸡毛一样飞》,向人们讲述了诗人如何在今天的社会中生存的故事。这部尚未公映,正版碟却早已出街的电影在重新吸引人们对诗人或者说对诗人生活的好奇心的同时,也连带撩拨着一代人关于激情和梦想的回忆。当年几十万“相信未来”的青年到了今天已成为各个阶层的主力,惟独诗人,没有任何阶层给他们留下一席之地。

  但是,这些并不妨碍人们搭构起“诗意的栖居”的憧憬。

  2002年11月23日,广州某楼盘请来了众多曾经活跃或者仍然活跃于诗坛的诗人,有泰斗式的食指也有先锋式的尹丽川。那一天,被这个时代的同城约会、短信包括街舞取代了的诗朗诵重新回到舞台。当诗人高高在上,听众趁此完成了某种想象:诗人的生活方式就应该这样——脱俗、激情肆意并且纯洁美好。至于背后的疯狂、偏执与虚妄则留给了朋克或其他什么人去选择。

  问题是,诗人的生活方式就是这样吗?

  当圆明园艺术村被标榜为中国先锋艺术的摇篮时,乐评人颜峻反驳说:“艺术村绝不是中国先锋艺术的摇篮,而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摇篮。”

  没有人了解诗人的生活,不管是现在还是过去。一些大的不同在于,过去由诗人提供的七彩斑斓的生活(准确点说是生活想象),今天已被无孔不入的媒体加商业的联姻所取代。有理由相信,诗人会拒绝富豪的价值观,但不会反对在海边建一栋自己的小屋;诗人会谴责小资矫情的格调,但不会排斥在正餐之后来点红酒……诗人们化身为ABSOLUTE的背景,三宅一生的香水甚至CK的内裤。这些才是2002年的人们更熟悉的生活方式的内容。生活方式的倡导者们将这些内容不断叠加、复印、重写,从理智走向疯狂,又从疯狂折回理性,面目全非又凸凹有致。

  回到孟京辉的《像鸡毛一样飞》,最后,诗人烧毁了破坏自己想象和情感的诗歌盗版碟,在充斥着朝马雅可夫斯基的画像仍臭鸡蛋和大石块的镜头下,重回马雅可夫斯基的精神世界:选择一种生活方式并勇敢地坚持下去。

  另外,全国首例公开的爱滋病患者的婚礼和吉林通过单身女子生育权的法案以生活方式的面目上了各大报头条。这样的新闻一经打理就会呈现出特别的风尚:只要勇敢一点再勇敢一点,梦想的生活就能实现。


新周刊网络版第145期 专题


新 闻 查 询
新浪个人家园全面升级,买一送二超值大礼!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