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订阅手机短信感受新
闻震撼稳居信息前沿
好书酷碟全场打折
新浪首页 > 文学 > 正文

图片故事:木版年画

http://www.sina.com.cn 2003-02-27 15:47   新周刊

  文/王立力

  朱仙镇离河南省开封市有23公里,驱车沿着开封市至尉氏县的省级公路南行30多分钟,便到了因木版年画而闻名遐迩的朱仙镇。


  朱仙镇早在战国初期就已形成,因朱亥故里而得名。朱亥原是卖肉的屠夫,因勇猛过人,武艺高超,被魏国公子信陵君看中,招为手下战将。朱亥曾在退秦、救赵、存魏的战役中立下过汗马功劳,被封为朱仙,镇名由此而来。宋朝时,朱仙镇已具相当规模,成为宋都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城南的咽喉重镇.明末清初,达到鼎盛时期,商贸云集,生意兴隆。与广东佛山、江西景德镇、湖北武汉齐名并称中国四大名镇。

  朱仙镇也是与天津的杨柳青、山东潍坊的杨家埠、江苏苏洲的桃花坞等齐名的我国四大著名的年画产地。其中朱仙镇木板年画的历史更为悠久,是中国木板年画的鼻祖和发祥地。朱仙镇木板年画古称"门神",其历史可追溯到唐代。

  年画社建于1986年3月,政府投资兴建的用于保护、宣传、发展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机构。今年71岁的姚敬堂老人是第一任社长。他从11岁起跟舅父读私塾,一读就是5年。解放后扫盲时,定为高中文化。1951年参加工作,一直在银行系统。1986年成立年画社时,因他懂木板年画,被政府委派到年画社担任了社长。几年来,经他挖掘整理,朱仙镇木板年画由原存的104种,发展到124种。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种类丰富多彩,内容多取材于历史戏剧、演义小说、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每到年关,人们都要买些木版年画贴到门上,贴到灶房、车辆、牛圈、粮仓,以营造详和美满的过年气氛,表达人民安居乐业、保富平安的朴实愿望。五谷丰登、宅院安全、避邪驱灾,在年画中都能表现出来。

  走进年画社,左侧厢房里展出着建社以来收集整理的木板年画,并设有出售木版年画的柜台。右侧厢房有一间年画作坊,作坊的主人叫刘金禄,今年52岁。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在作坊里在印木板年画,刘金禄是年画社的顶梁柱。他12岁跟父亲刘本成学艺,是刘家第四代传人。从年画社成立时刘金禄就来到这里,至今刘金禄在这间作坊里已整整印了16个年头的年画。用他自己的话说,"印了多少年画不重要,关键是和年画有感情"。1996年,刘金禄被河南省授予民间艺术家称号。刘金禄是赵庄村人,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家里种着6亩地,妻子身体不好,一家人生活的担子全落在他肩上。年画社收入很少,每月工资没有保障而且刻版要用梨木,价格很贵。刻一块二号版要花费一个多月,一号版要2~3个月,刻成一套版下来成本要花费数千元。而印刷一张油纸年画利润不到5分钱,宣纸年画也才几毛钱。由于现在市场上机器胶印的新年画品种多、式样好,印刷的精美漂亮,价格也便宜,城乡市场很畅销。加上过去农村贴门神喜欢木版年画,认为木刻的贴上灵,胶印的贴上不灵。而现在农村破除封建迷信,都爱贴胶印的了。年画市场销路不好,印的人自然就少。有的木版年画艺人已经开始经营胶印的新年画了。所以,一家人生活十分困难。刘金禄说,生活再困难,年画还得印,因为政府投资办的年画社就这一家了,他要离开这儿,年画社就要关门了。

  不过,张廷旭告诉我说:"没关系,事物总是在发展,木版年画也一样。我还年轻,相信朱仙镇木版年画在我们这一代手上会发展的更好。"他现在是朱仙镇最具代表的民间作坊式印制木版年画的专家。他还告诉我,镇里已经把过去?quot;天成、老店、天成德、天义德"4个著名的年画作坊恢复起来,要搞个木版年画一条街。省里还要在今年下半年召开"国际朱仙镇木版画研究会"。如果这些都能实现,朱仙镇木版年画这一中华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瑰宝,将会更加光彩照人。


新周刊网络版第146期 专题


新 闻 查 询
新浪个人家园全面升级,买一送二超值大礼!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