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订阅手机短信感受新
闻震撼稳居信息前沿
好书酷碟全场打折
新浪首页 > 文学 > 正文

THE FACE:一张颠覆英国的脸

http://www.sina.com.cn 2003-02-27 17:10   新周刊

  说实在的,我并不是太喜欢THE FACE,这本英国青年时尚文化标志性杂志,它过于张扬与表露锋芒了。但这并不妨碍我对它艳羡不已:能把杂志完全按前卫青年的方式折腾,而且处处以边缘的态度逼近主流,直至颠覆具有伟大传统的英国,实在难能可贵。

  比照FHM式的酷坏小癖、i-D式的眨眼自我、DAZED&CONFUSED式的怪戾奇异,THE FACE在特立独行的观点颠覆中完成了与别不同的杂志使命。

  手头有一本THE FACE2003年1月号,其中以几近整本的篇幅做"2002 REVIEW",对2002年的"大盘点"。以下便大致作一个关于THE FACE语言的文本分析。全因从年终总结中,最易看出这本杂志关注的是什么领域。

  THE FACE贯以"REVIEW"其中的是"UP↑"与"DOWN↓"字样,或许可以形象地称之为"起跌榜",以THE FACE自身的角度评判青年流行文化物事之起起跌跌,上升物事予以鼓吹,下跌物事则大为挖苦,爱憎善恶之态度绝对分明。THE FACE说:"这是我们记住2002年的方式。多多的可笑、小小的困惑,跳跃与叫喊尽在其中。有些人冉冉升起,有些人却陷入糟糕困境。这是身在其中的我们对此起彼伏、物生物灭的全年拣选。"

  在起跌榜中,"我爱USA"、"蹩脚货归来"、"史努比服装"、"GOTHIC黑色"、"滑板传道"、"SPAZZ朋克"、"THE FLICK发型设计"等等属上升阵营;相反,"我恨USA"、"人肉炸弹恐怖谎言"、"让人痛苦的喜剧"等等属下跌阵营。值得注意的是,THE FACE的触觉非常敏锐不忘细微小人物,当中列举了一名臭名遐迩的"名人追踪者",名叫BERTHA的她热爱在名流记者招待会中露面,以始终一贯的探头探脑与愤怒神情充当名流们的"背景",THE FACE公开了她的"作恶"照片,并毫不客气地将其打入下跌阵营。

  整个构架划分上,THE FACE还有影响力回顾、2002年最受看好的男孩女孩、歌影视排行榜等,功能齐全。最特别的是,THE FACE另设一个更为直观的"英雄+恶棍"起跌坐标图:X轴为悲与喜,Y轴为起与跌,图内分区:快乐区、无趣味区、自鸣得意区、癫狂区、自暴自弃区。那些名流明星便在THE FACE的主持下,在此坐标图中各有其所,迈克尔·杰克逊属癫狂区,莫比属自鸣得意区,2002年大搞party的英女皇竟基本属无趣区?

  这便是完完全全属于THE FACE杂志对2002年的回顾,在这里我们找不到任何一个通讯社的"通稿"对这本杂志观点的影响,反而更多的地方让人倍觉颠覆性的全新趣味。对次世代文化的持续关注与身在其中,对一切事物保持颠覆的挑战态度,对杂志保持一种边缘特色与正统语境的均衡感,THE FACE的脸孔竟可如此边缘前卫又时尚主流。  回想起,THE FACE在2002年10月号《TRASH!》中报道的四名自称为世界上最恶心的家伙,为这本杂志拍摄让人匪夷所思的图片:比如让别人尿在自己的头上、兴趣盎然地吃大便,以图片为据证明他们确是世界上最恶心的人--THE FACE实在具备足够能量倾覆你的传统观念。

  这些都能从杂志文化的角度证明《经济学家》杂志评判英国当前的局面:移民现象日益突出,各国移民加上学生、寻求避难者,英国变得相当热闹,外加生活在国外的150万英国人,多元化的英国实在是当下地球上一个活跃的创作力发源地。难怪,无数的人说,伦敦是当今最富创意的城市之一。是的,全因英国的热闹,一本颠覆性的杂志只可能诞生于一个充满颠覆氛围的国度。这个国度从来不缺乏"叛逆者":披头士、戴安娜、《太阳报》,甚至牛顿、拜伦与伯特兰·罗素等等都是。更由于"RAVE文化"在英国的发扬光大,THE FACE绝对是其中的先锋锐舞者。

  最近,一个专做城市时尚的杂志同行向我诉苦,现在发现我们身边的"白领"真是无趣之至,以致做杂志也越做越无趣,诚然。所以,实在特别艳羡THE FACE能如此颠覆。


新周刊网络版第146期 专题


新 闻 查 询
新浪个人家园全面升级,买一送二超值大礼!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