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订阅手机短信感受新
闻震撼稳居信息前沿
好书酷碟全场打折
新浪首页 > 文学 > 正文

令狐磊杂志 一本特立独行的杂志

http://www.sina.com.cn 2003-04-16 13:08   新周刊

  有天夜里,我曾经梦过全世界都在热卖一本标榜"特立独行"的杂志,细节只记得以下若干,特记如下:

  1.它不为自己设置什么,也不为别人设置什么。

  2.它的编辑记者可以这样招聘:既不喜欢自己也不喜欢别人的人。

  3.只要它愿意,它甚至可以跟踪一只流浪狗在城里生活的一天完成一组报道,只要那是一条特立独行的狗。

  4.它不喜欢给人总结、下定义、提概念,它只呈现其原型。

  5.它不害怕争议性,也不害怕遭遇忽视的冷场,它只害怕麻木。

  6.它只有一种杂志语言模式,然后关系到它的思维方式和操作习惯。

  7.它的上司不会像苗炜那样说:"这个选题没啥意思,你丫别做了"而会说,"这个选题没意思,你丫要把它做得有意思。"

  8.它的封面永远不上在别的杂志封面上出现超过3次的人物。

  9.它太像一个人,你会在迷恋之中感到拥有它就行,然后感到与他人隔绝,甚至是感到孤独。

  10.它是像张海儿描述的读物应该具备的--"一本让人读后会心微笑"的杂志。11.它确信自己之前做的每一件事都不后悔(就像做人一样)。

  12.它即便三点不露,也会让你感觉性感不已。(反过来,即便要它三点都露,它也会弄得纯洁非常)

  13.它不像海夫纳那样热爱拥抱一堆兔女郎,它懂得尊重每一个兔女郎的感情。

  14.它特立独行地做以下怪事:收集别人扔下的草稿,征集狗仔队的各种卑劣招数与废片,搜寻家庭中的匪类情人,搜索名人小时候最臭的一件事情……无它,因为它并不违法。

  15.它从不像龚晓跃那样标榜"XX制造,信心保证",因为它只能标榜"特立独行,绝不保证"。

  16.它不跟随谢晓萌那种Mook的惊人高价战略,因为它觉得向"钱"冲并不一定能"进步"。

  17.它绝对不去办一本与自己个性毫不相关类似于"玫瑰"的子刊,即使多有钱或这玩意能卖得多好,即使有人这么干--去生一个和自己基因完全不同的儿子。18.它不会像《时尚》那样像生子生孙一样每出一本都叫"时尚XX",它每次做子刊都该是一次富有创新精神的创造。

  19.它尊敬《性与城市》里面那本《New York》,对他们要报道的"单身贵族"凯莉,从"快乐的单身贵族!"到"快乐的单身贵族?"来一套"无耻欺骗"的见风驶舵,180度的忽然转变让作者与读者都充满新鲜感。

  20.它不希望杂志出现《读书》那种围起来一个桌子的感觉,它希望参与其中的人都能开怀见诚,只是用心去做一本杂志。

  21.它显然不能理解秦朔、胡舒立所做的东西为何竟能如此缺乏趣味,是不是中国人都变成商业机器了?

  22.它认为杂志如果失去幽默感与死去性欲并无严格意义的区别。

  23.它不会像某张体育报纸那样玩"生于X月X?"然后"死于X月X日"那种残酷自己的黑色幽默。它只玩别人的幽默。

  24.它每期只做一件事情,并倾全杂志社的力量做好它。

  25.每个读者翻开后都会有兴奋目睹他所"未知"的感觉。

  26.它的读者对这期爱不释手,然后对下一期更加爱不释手。

  27.绝不向其他网站供稿,他们只懂得像贩卖盗版光碟一样糟踏你的内容。

  28.它不给余秋雨看,不给董桥看,不给石涛看,不给余杰看,可以给沈宏非看,因为他要无所不晓。

  29.它的市场逻辑非常浅白:因为每个人最基本地只是一个人而已,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读者。

  30.它不会像《Red Herring红鲱鱼》那样成为一条生于资本运作精于此道又最终死于此道的"鱼"。它依靠人本,不依靠金钱。

  31.它不会是《巴黎竞赛画报》那样的右派杂志,因为它会在左右派中间派之间,即便实在要归类,它只宁愿做左派。

  32.它想把《纽约时报》那句口号抄袭过来--"刊登一切适合特立独行风格的东西。"

  33.如果王小波在世,它想请他做主编。

  34.很遗憾地,这只会是一本理想主义的杂志,因为现实生活太热爱设置人,亦在设置我们的杂志。


新周刊网络版第151期 专题


新 闻 查 询
新浪个人家园全面升级,买一送二超值大礼!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