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订阅手机短信感受新
闻震撼稳居信息前沿
好书酷碟全场打折
新浪首页 > 文学 > 正文

赵胤胤音乐 谭盾的east meets west

http://www.sina.com.cn 2003-04-16 13:23   新周刊

  从来没想过自己也会join the club,写一些和《英雄》有关的东西。毕竟自己不是什么影评人。虽然当年在纽约读书时也曾经跟NYU电影学院的教授修过一年的film language,但是说到要对张大师的力作指手划脚,却是万万的不敢。再者说,《英雄》从筹备到公映,评论虽然褒贬不一,但要说到评论文章之最,不要说在国产电影中前无古人,就算是美国大片儿,估计也是少见的,忍不住要对此片中的音乐发表些看法,是为它的音乐和做这些音乐的谭盾。

  虽然谭盾的音乐也时常被骂得一文不值,比如他的《1997交响曲》就曾经被之贬为有史以来最大的音乐垃圾。但是,凭心而论,谭盾作曲技法上的实力,却再一次在《英雄》中得到了证实。对我而言,《英雄》的音乐部分,无疑是整部电影最吸引人的地方。本来嘛,在去看这部片子的时候,就是抱着每次看《BAT MAN》时的心态(明知不会好看,却又忍不住,非看不可)去的。因此,片中的音乐部分也成了惟一让我觉得值回票价的地方了。

  既然《英雄》的音乐本身找不出太多的毛病,于是,谭盾的反对者们便从另一个角度展开他们批评。《英雄》在深圳试映之后,对音乐的普遍质疑,都停留在"是否与《卧虎藏龙》有太多雷同"这一点上。在我看来,这种质疑本身便是毫无意义的。《英雄》的音乐,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这"是否与《卧虎藏龙》有太多雷同"是没有丝毫关系的。要说"雷同",哪个作曲家不是Bach或是Beethoven的follower!伟大的19世纪的浪漫主义大师Schumann便曾直言不讳:"是的,我是经常'盗用'别人的旋律,但那只是因为它们只有在我手里才会被赋予生命!"更何况现在两部作品都是出自谭盾一人之手。这不能不让人觉得这种对"雷同"展开批评的人在作乐评时是在对人,而不是音乐。

  通常一位音乐家要大谈其作品的创作心得时,很难想象能够引来大众媒体的浓厚兴趣。但谭盾就可以,因为他是奥斯卡、格莱美等诸多奖项的获得者,他是国际间最引人注目的中国音乐家之一。而对于一向走在世界新音乐甚至先锋艺术前列、总以各种奇思妙想让人吃惊的谭盾来说,重复自己是件不可想象的事情,因而他必须向同胞解说一下自己的创作意图。

  对于一些媒体认为《英雄》的音乐和《卧虎藏龙》的音乐相类似的报道,谭盾认为,《英雄》体现了深厚的天下和平的理念,这个理念在当前世界局势和政治环境下尤其具有特殊的意义。影片中的音乐应该是中国北方的,情感是大地的,浪漫、沧桑、深远是电影音乐的主题。《英雄》和《卧虎藏龙》音乐的构想很不一样,《卧虎藏龙》是单线条的,《英雄》则是多层次地发展。谭盾称,《卧虎藏龙》的音乐是南方的,细腻、委婉、单线条,而《英雄》的音乐则是北方的,粗犷、广博、沧桑和浪漫,他甚至认为:"《卧虎藏龙》是我的女儿,《英雄》是我的儿子,它们很不一样。"

  且不说《英雄》的音乐是好是坏,但至少我现在知道了,当年谭盾在韩勇(另一位杰出的旅美华人作曲家)的生日party上所说的并非戏言,他是真的坚定不移的要把他east meets west的创作风格进行到底。在《英雄》中,他采用了世界熟知的帕尔曼浪漫小提琴的演奏,却把中国二胡的丝弦装到另一把小提琴上。而日本的"鼓童"用中国的手法击鼓,其中还以弹琵琶"轮指"来演奏。当然,更少不了帕尔曼的小提琴和中国的古琴合奏。这一切,都不禁让我想起《卧虎藏龙》中马友友用大提琴演奏出马头琴音色的佳话。如果说,这便是"雷同",这便是《英雄》音乐"不好"原因,那我还是情愿在以后多听一些"不好"的音乐。


新周刊网络版第151期 专题


新 闻 查 询
新浪个人家园全面升级,买一送二超值大礼!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