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录/令狐磊
1.香港.时尚文化中转站
除却在经济、金融、服务领域的中转角色,对于中国内地来说,香港同时充当着"文化中转站"的重要角色,我们身边的卡拉OK、好莱坞、日本动漫、欧陆风情……无一不经过香港这块"海绵"的吸收与转化渗透。
《新周刊》:1970年代是香港重要的起飞阶段的,你能概括地描述一下那时候香港文化界、传媒扮演的角色吗?
黄源顺:上世纪70年代的香港,如你所说,正是经济起飞、百物待举的时代,加上当时香港仍未算是国际化的都市,接受外界文化的冲激仍很有限,但这样反而能够营造了一个较自由甚至更原创的创作空间,因为众创作者,尤其是来自文化界或设计界,在没有那么多外界影响下,整个创作过程都能完整的贯彻一己的理念,创造出更具香港特色的作品。
当然,亦因为香港仍未和国际接轨,所以在传播媒介这一方面的角色便是要尽量吸收先进城市的新颖知识,取长补短消化过后带回来呈现给香港的受众。像创办于1976年的《号外》杂志便是一个例子,其创办人陈冠中当时便是将他在美国留学所吸收的一套西方新闻观点及做法带进香港。
《新周刊》:在对待海外文化的进入上,你觉得香港与台湾、日本、韩国存在着何种异同?
黄源顺:香港是外国的海绵,来者不拒,性能良好,但易收易放,结果只吸到一些外国的主流文化,流失了另类文化,没有variety(多样化)。台湾是土产海绵,会吸收外国文化,但同时存着本土意识。日本是海绵始祖,已衍生出入侵别国的日本文化,即在吸收了许多年的外国文化后,这些文化不但能够以百花齐放的方式并存国内,同时已能产出自己风格和特色的文化出口。韩国则是机动式海绵,会选择性地吸收,但更注重输出自己的文化,想是韩国民族的团结性所然。
《新周刊》:如今香港正积极提倡创意工业,你觉得香港人自身对此意识够吗?黄源顺:香港正积极提倡创意工业,但现在仍然只在一个起步阶段,暂时已经完成的具体工作都是一些评估的性质。其实香港人一早接受西方较科学化的思考方法,了解到innovations(创新)对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但知道并不等于会实行,香港人一窝蜂的性格仍然是十分之强烈,因为香港人始终过惯了群体集居的生活,倾向茶余饭后有共同的话题,害怕标奇立异遭人孤立。
另一方面香港人又太过精明,每做一件事都要衡量得失,做生意开头的当然要跟风跟"大围"(注:大众流行)走,以确保利润,例如年前葡挞突然受欢迎便一窝蜂地开。所有可供投资用的资金都是见风驶舵,没有自己的方向,更遑论有长线的目光和投资。而创意工业恰恰正是需要长线的经营方能见到效果。
《新周刊》:拿香港电影工业或杂志工业来做分析的话,你认为这个创意的氛围够好吗?或者,未来走向如何?
黄源顺:两者比较,我认为香港电影的创意氛围有更积极的发展,一是因为电影是一次性的作品,只要计好成本,数十万都可以拍一部,加上香港政府刚宣布会对电影向银行筹措的资金予以担保,令香港电影行业有更多集资的渠道。以香港一向予人"东方好莱坞"的形象和有实际的工业支持,相信要刺激更有创意更多元的发展绝不困难。
反观杂志的创作生态便跟电影很不同,杂志不是一次性的创作,而是定期推出的刊物,意味所投入的资金需要计算一定的投资期,让杂志能够成长巩固自己的读者及广告商。所以在香港的杂志工业要具备创意的氛围所需要的机会成本便相对地高,加上香港市场规模较小,我们只可以在有限的资源底下尽量兼顾创意。
很多人都说如果能够进入另一些较大的市场如台湾或内地不就解决了市场的问题吗,有了市场的支持不就可以更有资源做得更具创意吗?理论上可以这么说,但实际上却有许多困难,例如不同地域性的文化差别,还有个别市场本身同行的竞争等等,这些都不是轻易便能解决的问题。
《新周刊》:对于一手、二手资讯的传播,作为一个传媒工作者,你对此的体会,以及正在身体力行的是什么?
黄源顺:因为香港人在杂志方面的选择是来自全世界的,所以在香港做杂志所面对的竞争,并非只来自香港本土的杂志,而是全世界的杂志,这样一来,人家因为规模的关系而能够做到事事第一手,具有最新最详尽的优势,而这便成为我们香港杂志的强敌。
简单地说,我们有两个方面的事情可以做,一方面当然便是在做内容的时候向他们看齐,一切以第一手为先。除了一些国际性的内容如巴黎、米兰的时装展需要派人现场报道外,一些我们认为自己可以第一手而外国杂志可能未得先机的内容我们都会尽量做,例如现时中国正演变为全世界的市场,那么这些外国是否有兴趣想知多一点在中国的生活文化等方面的内容,香港杂志在这一方面便有机会帮上一把。
另一方面,便是身体力行,以亲身的经历作为创作及报道内容的依据,因为自己的经历必然不会在这些外国杂志出现,只要文章写得好,有角度,视觉上又能配合,便是独一无二的内容。
《新周刊》:在你眼中,近年,香港做得最好的原创文化(包括作品)是什么?做得最深入民心最到位的二手文化有哪些?
黄源顺:近年香港原创文化最好的是周星驰的《少林足球》,他以中国人的传统文化--武功,结合西方以至全世界认同的足球文化,再起用一班不是巨星的演员而仍能叫好又叫座,戏中的对白多次提及如何将我们自己的长处好好包装便能得到成就,说的便是香港人最擅长的包装这一面。
最深入民心的二手文化我会选择一切来自日本的文化,例如原宿文化衍生的一些品牌像DJ兼任设计师的Nigo所主理的abathingape。这个品牌刚成立10年,但已成为欧洲及美国另类文化界拥护的服装品牌。
《新周刊》:你觉得香港的文化中转站角色对内地来说仍然重要吗?你怎么看这个角色?你认为这个角色会产生何种变化?
黄源顺:随着内地的逐渐开放,香港作为文化中转站这个角色必然日渐式微。我更期望见到的是香港能和内地的创作单位合作从而衍生新思维新作品,英文所谓的Crossover,我比较喜欢用Work Together,那将是香港的未来路向,作为内地一个创作的伙伴。
2.新浪网.二手做的比一手还新鲜
文/詹晨
如果二手意味着是用过的,被丢弃的新闻,那么新浪的新闻绝不是这样的;如果二手意味着在新闻的再加工和再组合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态度和想法,那么新浪的新闻可以说是这样的。
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开打,第二天新浪网站的国际新闻条数达到了七八百条,是平时的三四倍;当天晚上10:30,陈彤才回到家中。
陈彤第一次听见“二手资讯”的概念,字正腔圆的向我声明态度,“网站也是同电视和报纸地位平等的媒体,新浪的新闻里有我们自己原创的态度和声音,这是最重要的。”
在一个资讯爆炸的年代里,在传统媒体也大量利用“二手新闻”的今天,陈彤仍然谨慎于“二手”的定义。在他看来,“如果二手意味着是用过的,被丢弃的新闻,那么新浪的新闻决不是这样的;如果二手意味着在新闻的再加工和再组合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态度和想法,那么新浪的新闻可以说是这样的。”
正是因为这份谨慎和坚持,新浪新闻几乎被圈内人看成是唯一的可以传统新闻媒体竞争的网络媒体。也正因为如此,有人把陈彤和他所带领的新浪新闻,称作互联网新闻的先驱和精神守望者。
在对传统媒体新闻的重新加工攻重新组合中,新浪用的材料是二手,表现出的却是完全“一手”供应者的职业作风。陈彤充分了解网络的优势,并巧妙地取长补短,掩盖其“二手”可能出现的弊端,“其他所有形式的媒体都不可能中断正常报道的进行即时报道,但网站就可以随时放一个突发新闻在网页上。”陈彤说。
2001年9-11,新浪在事发8分钟后就发出报道,这是全国媒体中反应最快的新闻。之后,新浪又进行了大量的连续跟踪报道。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成就了新浪作为一个新闻媒体的最重要的职业特性,在陈彤看来世界上没有偶然的大馅饼,这次“50年一遇考验媒体的真正突发”事件,正是新浪苦苦修行终于得到发挥的一个契机。
在陈彤看来,一手也未必全都是优势,他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2000年刚刚成立的台湾《明日报》,在创始之初曾被称作台湾第一份网络原生报纸,并呈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明日报》的特色就在于尽管是网络媒体,但仍然完全由一手采访组成所有报道,并为此组建了一个500名记者的采访团体;在一年的奋力支持下,2001年的《明日报》由于广告收入及采访支出等问题而终告倒闭。想来,作为网络高层工作者的陈彤对于这“血淋淋”的前车之鉴,有比着身为局外人的我们更为深切的体会,“事实证明,拥有大量记者对于网络媒体来说,也未必就是一件好事。因为毕竟‘二手’的新闻是网站节约成本,提高性价比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对于一个智者来说,最好的选择不是异想天开,而是如何利用现有的条件和资源发挥其最大的效用。
有趣的是,这个理工科出身从没有干过一天传统媒体的陈彤却有着一种近乎本能的对新闻制作的敏感。因为没有采访权所造成的必然“二手”,而因为“二手”所必然造成的报道时差,竟都被他一一化解并不断地制造传奇。他的秘诀是:对专题的二次整合和标题的二次处理。
专题的制作是新浪显而易见的强项,将几百个有“血缘关系”的新闻页面链接在一起,足够喂饱一个资讯狂的欲望,也足够让一个知道分子对热门事件总是能有一个客观和全面的观点,而这也是其他媒体甚至是其他网站所望尘莫及的。
“新浪的标题,就是我们的态度。”陈彤这样说。一个面对几千万网民的网络新闻的标题,要求在一行内解决新闻的大意,要求实题而不是虚题,要求吸引网民去点击,但更重要的是,要在标题上发出媒体的声音,看到媒体的态度与导向。
正因为这种态度,在上届世界杯上,韩国靠裁判暧昧的赢了几场球以后,新浪马上打出了“FIFA被钉在了耻辱柱上”的标题,而这个表明坚决反对黑哨态度的标题引起了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的关注;也正因为有了这种态度,美国对伊开战3个小时之后,新浪打出了“把反战进行到底”的口号。当然,新浪再一次为关心战局的网民送上了一个即时增值的资讯包裹。
3.易趣:二手生活的网上平台
文/毛译敏
160万元一天的成交额中,有64万元是来自二手商品的成交--二手交易在易趣的"生意"中已经占到了四成之多。对于这家在国内最具成功模式的网上交易公司来说,"二手"的确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名词。
关于这个市场,易趣董事长邵亦波是这样解释的:"在公司最早创建时的市场分析中,我们首先意识到在国内,二手交易已经是暗流涌动的一个大市场,但传统的二手商店往往无法给买方提供很好的保障,我们由此开拓了网上二手交易的'易趣模式',从此也开拓出了我们的客户群。"二手的东西便宜,这个道理人人都懂,可是拿到手的是不是好东西呢?这可能是最容易让二手货买家担心的问题,而易趣所运行的网上经营模式正是针对这一点。
首先,易趣实行卖家"实名制"。凡是要注册卖东西的都需要用实名和身份证号码来登记,还需要添上详细的家庭住址,以便通过易趣的实名认证,出了问题就能找到人,这在全国是首创的;其次,买卖双方交易结束后,双方都要对对方的信用进行评估,假如货到后出问题,或与商品描述中不符合的,买方可以把不好的评估纪录在案,后来的买家一查历史纪录,就可以知道卖家的信用度了;再次,易趣专门成立了一个"信用安全小组",负责查看网上各个买家卖家的信息,假如发现有诚信问题,或大批商品都出现不可能的低价时,就会告诫买家要小心鉴别,以免上当;最后,易趣还建立了安全基金,当买家出现损失时,先由易趣理赔最高金额为1000元的费用,然后易趣再通过认证的实名去追查卖家的责任。
四种体系是"四大法宝",易趣不无得意地认为,这就是优越于传统二手交易的地方。在传统的二手市场上,你只能靠自己的鉴别力去判断商品的好坏,假如购买后出了问题,你能怎么办?再回头可能已经找不到人,而易趣却能为你提供安全有效的平台。
公司的公共关系与政府事务部经理唐磊说,易趣每天的点击率是800万,对于这个火爆的数字,他认为是网上的二手交易拓宽了传统二手市场的狭隘。一个二手市场,它所能覆盖的范围基本上就是一个区域,最多扩大到一个市,但有了网络做平台,二手商品的交易几乎就能覆盖到全国,这无疑大大丰富了商品的种类,也有效加快了二手商品的流通。
"二手交易能最充分地让人们利用物质资源,公司的员工们现在都习惯把网上二手交易带进了自己的生活。前阵子我们副总裁才把自己女儿不用的童车卖掉,而我最近又在易趣上跟天津的朋友交易,以5折的价格买到了一副9成新的进口网球拍,非常划算!""此外,二手交易还代表着年轻一代开始更多地培养起商务意识。一个追逐手机时尚的年轻人可以频频把旧手机卖掉换新手机'升级',这是二手对年轻人最大的诱惑力--一方面不违背追逐时尚的天性,另一方面又能降低时尚成本,所以这就是潮流。"在唐磊的口中,二手交易与低廉、旧货处理等概念无关,而是把更多的白领带入了理性利用物质资源的新生活。
4.《读者》做一本人性主义的杂志
文/夏楠
《读者》是一本COPY别人的杂志,但它以自己的眼光挑选一个个鸡蛋拣进自己的篮子,并且明码标价重新出售。也许二手资讯不及一手的全面,但绝对是精于一手的。
受访者:彭长城,2002年起任《读者》主编
埋在书报亭装帧精美的时尚杂志堆里,《读者》显得毫不起眼。它有如邻家女子般亲和朴素的外表下,却沉静地张扬着令期刊界惊叹的事实--目前总发行量达700万,排名中国期刊第一、世界期刊第四,居美国《读者文摘》、《国家地理》、《时代周刊》之后。
"我们用持久的,人性的东西打败了时尚的、热点的东西。"彭长城一语道破。一年前的今天,在中央电视台《让世界了解你》节目的演播大厅,他与美国《读者文摘》杂志的CEO唐瑞德通过卫星电视对话,也是因为这句话中所包含的共同理念,使得中美两家风格几近的杂志自此握手言和。
有人说是美国《读者文摘》直接催生了中国《读者》。当年一场刊名之争,令中国《读者文摘》不得不更名为《读者》。1981年,在一个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西部省会--甘肃兰州,催发了这本杂志的想法:把报纸、杂志中的精华摘录下来。这似乎注定《读者》将永远是一本COPY别人的杂志。它以自己的眼光挑选一个个鸡蛋拣进自己的篮子,并且明码标价重新出售。
一篇文章是一个作者的思想,但是60篇文章就是一本杂志的思想。如何让60篇文章统一于这本杂志之中,是个问题。《读者》的眼光便在于:它用了二十年的时光始终挖掘小人物背后蕴藏的巨大精神力量。彭长城在把握整体风格时做出了关键决断:"只有人性的东西才可征服人心,《读者》所做的是种大众文化,我们更多是通过平民的传奇,挖掘人性中终极关怀的一些东西。"并且也对读者提出了一个概念:"隽永耐读,常读常新。"
"原创的东西非常有生命力。原则上,《读者》所选择的文章90%以上都属原创。当然也会考虑选择一些二手的东西,那是因为它有内涵、有新意,耐读。"彭长城的注释颇有点偷换概念的味道,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对编辑的精益求精。
在杂志的编辑上,彭长城称赞美国《读者文摘》的观点:"没有什么不能压缩的,浓缩便是精华。"目前《读者》杂志社共有编辑30余人,彭长城要求每个编辑在摘编原创文章时,都须找到原作者,得到原作者的著作权意见才可进行压缩工作。也许二手资讯不及一手的全面,但绝对是精于一手的。
伴随着《读者》一起风雨成长的20年里,彭长城颇多感悟:"我在工作过程中,就体会到'编学相长'的乐趣,我们编辑部里现在有30多个编辑,我对他们每个人也都这么要求的,要多去聆听智者的声音。"他也告诉我一定要去买本最新一期《读者》--亦是《读者》创刊300期纪念号。彭长城在卷首语上这样写道:读者、作者和编者正齐心协力打造着一个中国的品牌期刊,编写着一个中国人自己的心灵读本。
美国《读者文摘》目前是全球发行量最大的杂志,达两千万册,这说明文摘类杂志在现今这个信息爆炸社会,还是相当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的。彭长城借此认为,即便随着资讯社会网络社会日益发达,但《读者》会始终如一在自身优势上挖掘,坚持做一本人性主义的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