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悦
天气晴朗的午后,阳光透过玻璃熏得人迷迷醉醉。开放式的房间,隔着古老的带着石墩的木门,传来靡靡之音;紫色的苇帘,一杯红酒,一个浴缸,浴缸里一个女人……
恍惚中如同看电影,如果镜头步步逼近,更撩拨着人有种往里冲的欲望。事实上,这不是放电影,这是发生在北京"鱼乐居"里的赵家瑜的真实生活。
一个喜欢鱼的女人
"鱼乐居"是赵家瑜的个性小店,位于使馆区旁,紧邻河边,以经营各种改创过的旧家具和布艺为主。之所以给自己的小店起名为"鱼乐居",因为赵家瑜喜欢鱼,而且自己的名字里又有个"瑜"的音。
虽然初衷是想开一家以鱼为主题的小店,后来发觉这不足以让自己"吃饱",才改变了经营策略,做起了目前这家概念店。
赵家瑜是台湾人,12年的北京生活多少使她的口音发生了一点改变,但是温软语调里还是容易辨出她的来处。此前赵家瑜的身份是一名剧作家,来北京后,便充当了刘墉的第一个国内出版代理。刘墉曾是她在台北的老师。
赵家瑜在大学所学专业是工商管理,用她的话讲"一点都不浪漫"。所以毕业后到一家广告公司上班没几天,人就逃掉了。现在回想,她还会皱眉头:"因为他们要我剪短发,穿职业装。"要知道,为了一份工作让她剪掉一头飘逸长发,是万万不可的。相信在见到她本人之后,你更加无法想象她要是短发该是多么让人扼腕叹惜。赵家瑜瘦高的个子,说起话来轻言细语,微笑着,因为哮喘的老毛病常常侧过身去轻咳两声,这样的女人似乎天生就应该是一头长发的。
因为喜欢鱼,赵家瑜对鱼的敏感到了只要周围有鱼的存在,哪怕小到一颗纽扣,她也能一眼辨出。
这份敏感或许源自小时候一人看鱼的孤单。在军人家庭长大的她,家教严格,赵家瑜是个听话的孩子,父母不让她出去跟别的孩子玩,她就乖乖待在家里,看着鱼池里面游来游去的鱼发呆,幻想自己仿若一条鱼,心已游出了身体。当年她上的是女校,学校规定不可以参加舞会,她于是同样乖乖地留在宿舍看书。任万千女生打扮得花枝招展,也毫不动心。
赵家瑜更注重的是什么呢?如同BOBO身上所折射出的秉性--对于个性的坚持,而不只是出去玩一玩或者跳跳舞的简单形式。"重要的是情感本身,有一个可以爱的对象。爱你的工作,爱你的爱人。这样很幸福啊!"正像她最喜欢的一首西班牙歌曲《Have You Really Love A Woman》中所唱的:当她想飞的时候,你要给她一对翅膀。
我以我个性过生活
儿时的家庭生活给了今天的赵家瑜很深的烙印,特别是母亲。
小时候家里过得并不富裕,一家人住在30多平米的房子里,但是无论如何,家里总是会被母亲收拾得干干净净。为了让她们的生活过得更好,母亲一人要打两份工。后来同别人换了一户带花园的大房子,赵家瑜到现在还记得她们刚搬进去时,所谓的花园不过是一块杂草丛生的荒地。有一天放学回家,她忽然发现荒地里出现一个被报纸和塑料武装起来的怪物在晃动,那人抬起头来她才认出原来是妈妈。没过几天,在妈妈和赵家瑜几个孩子的共同努力下,一个真正的,令人心醉的花园诞生了。
幼时的经历历练了今天赵家瑜的品性:对生活品质的高要求,并且明白自己想获得的东西需要自己去争取,还有就是,大方但绝不浪费,钱要花在该花的地方。
重新搭配的台灯,有江南来的小姐床,还有用马车改造过的餐桌……创意无限的"鱼乐居",整个空间以四种风格很自然地区隔成了四部分,去年刚搬到这里时,为了创造自己想要的布局,他们又是拆墙又是架钢条的举动吓坏了地产商,"当时老板吓得就说,你们再拆的话整个楼都要被你们拆掉了。"看来她对自己和拍挡的"小破坏"很是得意。
如今在京城的白领当中,"鱼乐居"算是块响当当的个性品牌,两年前,来到这里流连忘返的还基本上都是老外。
1997年赵家瑜刚开始做小店的时候,北京这类将多种材质,特别是对中国的传统家居进行再创新,融入现代元素的设计尚不多,很多人来到这里以后都会看很久,很喜欢,他们不一定会买,但总会看一看,或聊一聊。"我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也喜欢有个性的东西,有人喜欢我们的产品我当然更高兴了。"
"鱼乐居"里的产品都是赵家瑜和一个朋友共同设计的,旧货基本上都是他们从全国各地淘来的。逛潘家园便成了赵家瑜每周的常备项目。
如今"鱼乐居"在上海也有了一个合作伙伴,台湾的分店到今年会开到第三家,是台湾的日文杂志介绍给日本游客的十个必去地之一。很多时候,一大早店门尚没打开,门外排着队的日本游客弯着腰,随着上升的卷闸门不停地尖叫:卡哇依内!(好可爱啊!)
一天一个银行的朋友来她这里聊天,这个朋友非常喜欢她的产品。为了保证品质和价值,"鱼乐居"里有很多产品都是限量出售。朋友感叹地对她讲:这个世界还是手工的有价值,没有什么东西批量生产是好的。她不动声色地说了一个字:MONEY。朋友禁不住拍案叫绝。
"如果有钱,就更应该把生活过得丰富多彩,前提是必须符合自己的个性。"赵家瑜在北京有好几个窝,每一个都有不同的风格。天气好的时候,她通常就住在"鱼乐居"这间可以充分享受日光浴的闺房里,像小时候一样,做梦、发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