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订阅手机短信感受新
闻震撼稳居信息前沿
好书酷碟全场打折
新浪首页 > 文学 > 正文

外景地这些城市会演戏

http://www.sina.com.cn 2003-05-13 16:07   新周刊

  文/子悦

  2003年2月29日,现象工作室在北京的王府井书店举办了电影《卡拉是条狗》的导演见面会。这部由“第六代”导演路学长执导、葛优主演的电影,在北京上映没几天即受到不小的关注。见面会结束之时,一位北京土生土长的学生问了路学长一个细节性问题,影片中葛优的家住在新街口,他如何能够骑着自行车去丰台看了母亲然后再赶回家吃中饭?熟悉北京的人都知道,别说他是骑自行车了,即使是开车,在北京用一个中午的时间走完这段路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的疑惑是,为什么不在新街口附近直接找一个合适的地点呢?

  导演的回答很容易想象,“这是电影外景地的情景需要”,何况,不是对北京特别熟悉的人并不会注意到这个细节。

  同样是北京,同样是细节,2002年,电影《开往春天的地铁》里让人记忆深刻的外景镜头之一是发生在国茂地铁出口的一出戏,站在国茂充满都市感的大楼前手持燃烧的报纸直面耿乐的张扬的表情,每每让路过此处的有心人转身观望,仿佛那眼神仍在眼前。

  如今以城市为题材的视频作品可谓汗牛充栋,每一个城市都被用不同的角度,通过不同的场景分割、解构、重读。城市外景地的丰富强化了城市本身作为生活舞台的意义和价值,想象有一天,香港、北京、上海、大连,甚至是大同这样的内地小城都开发了外景地一日游,人们在幻像和真实之间,体会城市的趣味,那将是一种何等美妙的城市新体验?

  一样的城市不一样的风景

  也是在一次观影会上,有清华大学的学生如此评价贾樟柯的作品:在贾樟柯之前,从来没有人如此真实地拍过70年代生人的县城记忆。贾樟柯因为《小武》、《站台》成了众多70年代生人的阶级兄弟。而大同,这个本来在大城市的狂飙突进中几乎被淹没的县城随着外景地的展示给了公众遥远又真切,浪漫又带着那么点哀伤的感受。

  这,正是城市外景地带给城市的附加意义。

  我们每天在城市里生活,或者还曾走过身边每一个在外景地镜头中晃动的地点,那些或熟视无睹或如在眼前的城市角落一旦在镜头上呈现,城市的生活即刻拥有了双重的内容。现实的,想象的,他人的,自己的。一个城市的历史通过导演对外景地的选择和建设被赋予了更多的说法。在城市中的平淡的看似一成不变的生活也开始有了延展的内容:你有没有发现国贸地铁站同其他地铁站的不同?你能猜出《卡拉是条狗》的四合院场景是在哪里拍的吗?冷不丁地有一天,你的家里,你的公司,你乘车上班的路上,每一个场景都可能成为外景地的素材,丰富着你的眼睛和想象。

  事实上,对贾樟柯电影感冒的人熟悉的不是大同,而是大同表现的县城气氛,随着城市摧枯拉朽似的发展,今天的外景地明天就变成了推土机的历史,存留在画面上的城市生活的共同记忆才是感动彼此的心结。

  视觉当道

  2003年2月,从欧洲推广《英雄》回国的张艺谋,甚至没留出时间向媒体通报一下他和他的“英雄”们欧洲之行的感受,即踏上了寻找接下来导演的第二部武侠片外景地的征程。

  如今,制作一部电影电视,甚至一部MTV或者广告片,如何选择外景地成了导演和制片人的心病。张艺谋在《英雄》放映之时说过一番话:多年之后,很多人都可能忘记这部电影,但人们会记得在一片金黄的树叶里对打的两个穿红色衣服的女人。

  出彩的外景地对一部视频作品的提升不言而喻;同时通过一场电影、一部电视连续剧、一个广告片,打响外景地地方知名度的例子也是屡见不鲜。远的有《布拉格之恋》、《庐山之恋》,近的有贾樟柯的大同,《寻枪》的贵州小镇。

  这其中还不算东阳横店、华夏西部以及无锡、南海、桂林等地兴建的影视城。2002年10月,新昌第四届旅游节上因为推出“观电视剧《天龙八部》摄制现场”而广受关注,在此之前《笑傲江湖》的拍摄,已经让这个浙江小县的旅游业红火了好几年。

  因为古装戏的当道,一提江南就会闪现出周庄、乌镇;一说北方很容易联想到塞北边疆。如果能给外景地设个榜项,胡杨林、九寨沟这类醉人迷眼的场景总要受宠些。基本上,比起电影电视,MTV或者广告片更青睐风景见长的外景地。第一,符合视觉优先的前提;第二,形式比较好掌握;第三,省了周围人为因素的干扰。

  如今比较讨好的影视作品有四类:古装戏、警匪片、都市言情片、室内情景喜剧。第一类属于城市绝缘型;第二类或者因为题材虚拟成分过重,像比较火的《黑冰》、《黑洞》之类,干脆将城市的名字抹去,江州、滨江、滨海之类的称呼不绝与耳,谁管你是大连还是青岛呢。室内情景喜剧谈不上外景,只有都市言情片,一如既往地将视角集中在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从几年前的《真情告白》到现在的《心网》、《白领公寓》,咖啡馆、电影院、酒吧、高级餐馆、豪华公寓,这些简单的被反复使用的刺激视觉的都市小玩意是导演们的最爱。

  丰富多彩的城市

  早在几年前去日韩旅游的项目中就多了一个参观影视剧外景地。你可以到赤名丽香站的街头留个影,也可以在《我的野蛮女友》的地铁里重温浪漫。

  也有一些和城市连接在一起的导演,伍迪·艾伦的纽约、法国新浪潮导演的巴黎、陈果的香港、侯孝贤的台北和王家卫的上海……而内地呢,除了冯小刚稍稍能和北京沾上边,剩下的大概只有贾樟柯的大同——当然还有他的那个很多人恐怕只愿在影像中玩味而未必会亲身造访的汾阳老家了,如果县城在这里也算城市的话。

  好莱坞的影片中,城市题材的选择以纽约和旧金山为重地。众多的博物馆、独特的历史人文景观、有轨缆车、金融区的摩天大楼……从名导巨作到微型肥皂剧,丰富的城市印象激发了无数导演的灵感。

  在畅销书《我的摄影机不撒谎》里,导演章明说他在开始创作时吃惊地发现,中国现代电影中,竟然没有一部是以长江流域为背景的。连背景都没有,更谈不上城市外景地了,有也是可以在任何一个城市剪贴的物质素材。张艺谋曾经说过,中国最优秀的电影总是与历史或农村有关,因为中国的城市文化尚未形成自己风格突出的个性。

  这个评价要除去香港。对于香港人而言,每天在街上遇到一两个电影的实地拍摄丝毫不新鲜,整个香港电影业的繁荣离不开整个城市作为庞大外景地的支持。在20世纪30年代,上海也曾经因为大量出产成熟的城市电影而使整个城市的形象变得异常丰满,《马路天使》、《十字街头》等优秀影片将当年的上海演绎的栩栩如生。

  回到文章开头的两部电影的城市外景,广告片出身的导演张一白在《开往春天的地铁》中将北京的地铁拍得前所未有的干净明亮,说实话,即使是地铁公司花一天的时间进行粉刷,也未必能给人影片上的效果。在《卡拉是条狗》中,随着对纷乱的街头、拥挤的公车、残破的居所的展示,让有着相同命运或际遇的人开始对城市生活产生共鸣,如果达到了这样的效果,丰台和新街口之间的距离又算得了什么呢?!


新周刊网络版第153期 专题


新 闻 查 询
新浪个人家园全面升级,买一送二超值大礼!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