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订阅手机短信感受新
闻震撼稳居信息前沿
好书酷碟全场打折
新浪首页 > 文学 > 正文

人物:花季少年的成长烦恼

http://www.sina.com.cn 2003-05-14 14:55   新周刊

  文/夏楠

  他们曾在《十六岁的花季》里扮演了为同龄人所铭记的角色。

  13年后,5个因此成名的少年如今走至各自的坐标:红马甲杨晓宁、电视主持人吉雪萍、广告人战士强、演员池华琼、生意人何威。经历种种之后,杨晓宁信佛,吉雪萍爱读《圣经》,战士强信风水,池华琼说她信缘份。遗憾的是,何威没能与我们见面。当年众多女生眼里的“白马王子”,正为着新开张的店面奔忙,在国外曾打拼过两年的他已能非常职业地应对生意场上得失变幻。

  5人同在一座城市,生活中亦是朋友。战士强成了众人联系的“中转站”,吉雪萍为搞掂她的“违章停车单”找过杨晓宁,何威曾请战士强帮做店面CI设计,池华琼从北京回到上海,免不了打一通电话请各位尝尝她煲的一手靓汤。他们同身边每个人一样,正忙着手中的事,聚齐一次会也变得山重水复。拍一张他们现在的合影于是成了奢望。

  我们所有对于续集《走过花季》的期待,其实不过是一部关于70年代生人成长足迹的纪录片。正如吉雪萍所言,《十六岁的花季》能引起共鸣,因为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记忆,而这部续集它仅仅是在纪录我们。

  2003·沧桑面孔

  杨晓宁:君子之交淡如水

  那天是植树节,上海下着雨。杨晓宁所供职的证券公司位于复兴中路1号申能大厦。电梯门一开,一个剃着光头的年轻人笑吟吟地立在面前。我们惊诧。原来他这光头剃了有10年了。在刚播完的花季续集里,他戴了发套,专门在北影厂定做的。

  杨晓宁现在是3个部门的主管。他8:30准时上班,17:30准时下班,有时也会加班。工余时间听音乐、看书和上网。养一条名叫哈利的京巴。每隔3天用吉利刀片剃头。每过一周或一个月去探父母。每过一阵关注他助学的少年。是一个比较“塞意”(上海话,随意慵懒的意思)的上海白领。

  与朋友们偶尔聚聚,想起来就打个电话,问,你在干什么,哦好的。杨晓宁说,他相信君子之交淡如水。

  吉雪萍:我也有现实一面

  吉雪萍正如她所扮演的白雪一样风风火火。按约定时间,我同摄影师正要前往浦东东方电视台,她一个电话打来:“我想还是我到上海电视台来,我觉得这样比较节约时间。”语速极快,不容分说。

  这阵子她在准备节目的参评。眉头总是拧得很紧。间隙,她用上海话同咖啡茶座的女服务员、电视台门口保安、电视台专职发型师熟练地打招呼,速度也是极快的。

  吉雪萍现在做着东方电视台的两档节目:《家庭演播室》、《婚典时刻》。8小时之外,她选择运动,每天半小时跑步。她还抱着好玩的心态去研究菜谱。她像一个地道的上海女孩一样,追求一些细腻感觉,如跟家里人一起看电视,跟朋友看场电影,或者参加同学们的联谊会。

  吉雪萍也仍然在意别人对她的评价。采访临结束,我告诉她央视网站关于花季续集贬大于褒,她立刻问:“是吗?那我要去看看他们到底是贬哪里不好。”

  战士强:酒肉朋友太多

  茂名大厦8楼。战士强开了6年的广告公司,搬来这里已有3年。按约定时间,战士强稍微迟到了一会。他推开会议室的门时,我禁不住吃惊了——不是惊讶他发福的体态,而是觉得仿若从电视上走下来的那个韩小乐,面孔是那张面孔,笑也还是那个笑。“我饭桌上的酒肉朋友太多了,所以长胖了,呵呵。”

  单干了6年,战士强显然找到一些成熟感觉,逐渐实践着自己的想法。采访的当天他正在谈一个大客户,后面几天也一直忙于细节问题的讨论。晚上加班,开会,也许会有应酬,应酬完后便开着车到古北吃甜点,再开着车去做一个足底按摩。这样能睡个好觉,接着对付第二天的开会。

  战士强是一个热心人。正如戏中的“韩小乐”。那天我们惟一的钥匙被锁进办事处的房间,深夜12点。一个电话找到战士强,他帮助我们找了家24小时开锁服务公司。

  周末,战士强跟父母聚。也到上海附近的跑马场骑马。他不会玩80年代出生的同事给他装的电脑游戏,常常怀念小时候玩刻章、打珠子、跳房子、玩陀螺的那些古董们。

  池华琼:不喜欢跟上海人打交道

  池华琼是原班主要演员中惟一没有参演续集的。而她却是从《十六岁的花季》之后走上演艺之路。3月13日下午,有隐约的阳光,精心修饰的池华琼长发披肩一袭黑裙,娉婷经过华山路那排老房子时,我在想,上海的漂亮正是缘于池华琼这般的上海女子的漂亮。

  她以舒服的姿势坐在酒吧沙发里,裙裾扬起,露出鞋帮上精致的刺绣。

  习惯了上海的天气和梧桐树甚至街上的漂亮男人或女人,所以签约北京公司的池华琼还经常性地回上海居住。池华琼是地地道道的上海人,用她自己的话说:“不沾一点外面的血统。”她觉得做上海人很辛苦。为什么?“上海人算计,我不喜欢跟上海人打交道。”

  她习惯穿黑色衣服,因为一直有人说她穿黑色很漂亮。池华琼很在意自己的头发、妆容,采访过程中还不时拿出小镜子。摄影师在为她拍照时,她会担心地问:“我的头发要不要往后弄一下?”

  1989·缘起十六岁

  杨晓宁:剃了光头

  因为《十六岁的花季》,杨晓宁走在街上曾被人握着手问:哟,这不是欧阳吗?那时候他天天练字,感觉良好地给人签名。接踵而至的还有片约。

  1991年,他接了一部名为《万岁,高三(二)》的戏。剧组里因有人感染肝炎,全体做了血样检查,当时杨晓宁已被传染。但为了保证进度,剧组方加以隐瞒。杨晓宁自己去查:转氨酶高。他一下急了,找到制片主任,猛拍桌子:“我说你干吗要骗我?”

  杨晓宁说自己与《十六岁的花季》中欧阳严严的个性差别在于,他是直脾气,有理就会坚持到底。然而没有机会让他坚持。剧组先是安排他住院,10天后通过医生之口告诉他说,病已经没问题,可以接着拍戏了。

  戏拍完了,隐患犹在。因为医生滥用激素,他的体重由60公斤增至80公斤,更糟的是,头发开始一点点脱落。他回到家便剃成光头,决心从此不再涉足演艺圈。

  吉雪萍:做了主持

  14岁的吉雪萍其实不算乖学生,上课时爱看其他书,考试通常靠临时抱佛脚。因为拍《十六岁的花季》落了课,只好复读初二。她忽然变得勤奋。升高中时她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以她的话说:“同学都看过我的戏,都盯着,如果自己考不上,会觉得很没面子。”

  吉雪萍就这么背负着重担,升入重点高中,又在考大学时收到5张录取通知书:中戏、北电、上戏、北广和浙广。正当她决心去中戏时,她后来在上戏的班主任打来电话:“我觉得你长得太正统了,戏路会比较窄。”班主任建议吉雪萍读上戏的电视编辑系。

  大二时,她在上海电视台做一档才艺类节目:《五星擂台奖》,以独特风格创造了较高收视率。这时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向她敞开了门。从没离开家、离开上海的吉雪萍,对比另一个留上海电视台的机会,怀着天生的好奇,最终选择北上。

  随着《正大综艺》大量的外景拍摄,两年下来,吉雪萍差不多跑遍了整个中国。她的行李箱每天都搁在外面,那种感觉就是永远不知道下一站会去哪里。然而这个节目已经10岁了,它产生了很多优秀的主持人,杨澜、赵忠祥……吉雪萍越来越觉得有压力了。

  战士强:丢了“朋友”

  当年《十六岁的花季》播完,用几麻袋装的信件中寄给“韩小乐”的是最多的。

  跟韩小乐不同的一点是,战士强的学习成绩不错。在美校读书,两周画一个素描作品,一周做一个平面色彩构成对他来说没有什么压力,奖学金每年照拿。战士强那时将头发留得长长,牛仔裤不破不穿,买一件白色T恤,须亲自涂一点颜料上去才觉得过瘾。

  毕业后,他从美术转到室内设计再转到了广告,当然期间也客串过影视。一路走来,起起落落。“回过头来想,我觉得是好事。”

  1994年,23岁的战士强掌管着上影名下某公司的部分资金流动。总经理希望在其中把一些东西搭配掉,联合战士强做了假账。“大家都有份,但手续都是我办的。”同年他被检察院立案,拘留一周。媒界亦掀起轩然大波。

  一周后出来,他发现整个世界变了。“这时候,我体验到那些小说中、影视作品中似乎离我很遥远的画面。平时在你身边的人,这个时候就不见了。”

  池华琼:当了演员

  “坐在那儿,眼睛悄悄地看着别人,永远不太说话,一说话就脸红。”这是当年的池华琼。

  1989年,池华琼念职中高一。她的害羞气质正是令导演看中的一点。池华琼刚走出花季,又忙得不可开交,接了电影《出嫁女》,浪费了一个学年。她索性专心修“道”,跑去念了3年儿艺剧院的学院班,当时陆毅便是这班中年龄最小的学生。

  毕业出来,池华琼做了4年的个体演员,拍了影视剧《孽债》、《情满珠江》、《承诺》、《刘胡兰》。带着这些作品池华琼进入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当了4年所谓的“单位演员”,也一直在拍戏。后来又辞了上影跑去了北京。她说,演员都适合在北京发展。多年的演艺生活实质是一段长久的漂泊。

  1993·在蜕变中成长

  杨晓宁:我追求平淡的结果

  因病休养的这一年,杨晓宁看了很多佛学的书,他寻思,也许这就是一种平衡。一夜成名、名利双收令他洋洋自得,这时的生活却一下子把他打蒙了。“我以前得到了很多,我现在生病是因为人生必须要付出。”他这样想。行为处事开始变得低调。

  1993年他进入目前的这家公司,从营业部的柜台做起,1995年升至红马甲,2001年拍完花季续集后便升至3个部门的主管。

  杨晓宁认为拍戏与证券是两种感觉。拍戏没有负担,最多累点儿。但他真心喜欢现在的工作,生活规律,虽然也会有担心。

  自那场病之后他一直信佛。并且觉得平平淡淡可能是最好的结果,也不再强求自己去设定一个目标。觉得生活好像一切顺利的杨晓宁除了希望能在40岁之前退休,还希望将来能集合同伴把慈善作为事业来做。

  吉雪萍:怎样能让生活有奔头

  吉雪萍在北京没有朋友。8小时之外经常一个人泡图书馆,有兴致就到北海去喝喝茶或划划船。后来她又到夜校念起了外语。

  两年的北京生活,似乎给吉雪萍带来了太多的改变。她爱看《圣经》,“觉得对人的心灵有种启迪,像把钥匙一样。”

  这时吉雪萍发觉自己整日喧嚣浮躁疲于奔命,并且处在一个很平的状态。她想找到一种突破。她认为学习传媒管理相当重要。于是想到美国读传媒管理的硕士研究生。

  等她从中央电视台辞职出来,办好一切出国手续时,张弘、富敏老师打电话给她,希望能加入续集拍摄。吉雪萍决定拍完再走。2001年9月,剧组已建,这时“9·11”发生,局势大变。吉雪萍无法取得签证。“人想走,但是天留人。”她想。恰逢上海电视台、东方电视台在2001年底合并组建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她便找到上海电视台领导,要求留下来。

  吉雪萍已然是一位驾轻就熟的主持人。但她说仍然不放弃到国外读书的念头。

  战士强:做主动一点比较好

  重磅一击令战士强不得不退回到原点审视走过的路。他不停地想,你应该做什么,你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私心每个人都有,当时我也确实动了私心。”从媒体曝光到最后冷却差不多有3个月,他觉得很难熬,有些无能为力。但无为也是一种有为。他很少主动同人联系,但会接到意料外的安慰、鼓励,包括工作机会。他接纳鼓励,回绝了机会。

  他想真的从零开始。在被上影调回基础部门后,包括办公室清扫的工作他也做。在经历这件事之后,他看问题变得全面,会对朋友进行细分。

  战士强从此认定要做主动一点的工作。他曾经做过3年演员,自从尝试过一个与自己性格反差较大的角色后,便认为拍戏是个浪费时间且总处于被动的事。“但是做广告这行,还是很被动。”他叹气,笑。今年他准备尝试新的产业,想往品牌形象授权的路上摸索,还想做出一个属于70年代生人的品牌来。将来的将来,他想只做个股东,通过按股分配,自己除了旅游什么事也不用干。

  池华琼:人得顺势而为

  “但是做演员怎么办呢?你得不停去说,不断调整自己,变得更会表达自己。”现在的池华琼似乎有着些许的无奈。

  池华琼已经不喜欢漂泊了。她的梦想是再拍一部真正适合自己的片子,然后选择下退,找一个想嫁的人去结婚、生孩子。

  她也没与职高、儿艺班的同学联系。“每个阶段的朋友都不一样。不能说我是在拒绝别人,因为职业造成的,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得靠时间、靠精力,我没有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

  她最后用了这样一个比喻解释自己:很早以前,这(意指我们当时的采访地点)是宋庆龄家的房子,解放后,就变成了上海儿童艺术剧院,现在它变成了一间很漂亮的酒吧。但是房子还是房子,在华山路上的一间房子,只是它在不同的阶段,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因为总得顺势而为吧。就像我,从诞生在世界上开始,我只就是我,当然我也在变化,但变化的只是外在。

  2001·关于续集关于自己

  杨晓宁:戏内外的祖孙情

  杨晓宁为了拍花季续集曾提出辞职。因为这是对成长的一次交待。老板微笑着为杨晓宁破了一回例,给他办了停薪留职3个月。因为老板也很喜欢那部《十六岁的花季》。

  杨晓宁认为自己其实并不会演戏。续集中有一段,因顺康公司设套而被炒的欧阳严严,回到家看见奶奶便忍不住哭了。杨晓宁说他从来不会哭的。但这时,看着满头白发的狄梵老师(饰欧阳严严奶奶),眼泪一下子滚出了眼眶。

  也许是巧合,生活中杨晓宁也始终是对奶奶感情比较深。

  杨晓宁的父母是新疆兵团文工团的。杨晓宁在新疆跟着奶奶长到10岁,他喜欢那里的山、天和草原。后来被返城的父母带走,当时他一直低着头不敢看奶奶。

  有一次奶奶来上海看他,走的时候说了句:你好像不喜欢我了。杨晓宁那时一愣。再后来奶奶去世,他在辽宁拍戏不知道消息,事隔两年后的某天,他才得知原来父母一直骗他说奶奶很好。他狠狠瞪了父母一眼掉头就走。

  所以杨晓宁这回在狄梵老师身上似乎看到奶奶的影子,在续集中一见她鼻子就直发酸。直到今天如果遇上狄梵老师,他仍然喊她“奶奶”。

  吉雪萍:白雪是理想化的自己

  多年过去,演员的梦想不再占据吉雪萍的生活,演戏只成了客串。关于续集,吉雪萍很肯定地说:“白雪的性格就是我的性格,我让大家看到后10年来我的经历我的成长,10年以后我就是这样一个人。”

  如果追问吉雪萍跟白雪有什么不同,她会说:“电视剧里的人,我说换句台词就换句台词,我可以在一定尺度下示范我的个性,可生活里不可能这样,比如说我跟领导说话,我会很小心。”吉雪萍承认自己有很现实的一面。她说,人和人交往就像刺猬一样,你想取暖的时候,靠近它你被会扎痛,离太远又会冷。

  战士强:韩小乐重现我的经历

  “韩小乐被人记住,是因为一个倒霉蛋的形象,经历很多不同的遭遇。”十多年过去,战士强碰到人,还是被说,唉呀你闯女浴室。当然这里只是韩小乐的经历。续集中仍然可以看到韩小乐晦气的影子。比如说他自愿替朋友顶罪而被拘留3天。编剧这里参考的却是战士强自己的经历。

  还有一点,我们在续集中看到,白雪为韩小乐算卦,该改个名叫“韩非凡”才能避避晦气。生活中战士强不知从何时起开始信风水了:“我想中国几千年文化,阴阳八卦,毕竟是有些作用的。”无论公司的名称、办公室选址,还是新产品发布会的日子,甚至于他戴戒指是金是银,他一律要请教风水先生。我同时也注意到,会议室的墙上有一个避邪用的风水挂饰。而他身上穿着一件橙色衬衣,也是缘于风水先生说的:今年穿亮色吉利。

  池华琼:轻松是非儿沉重是我

  如果没有《十六岁的花季》,池华琼很可能就过着像她姐姐一样的生活。“我这样看上去挺好,但很辛苦,很有压力。”

  虽然如此,池华琼认为她的成名作应当是《刘胡兰》。所以她喜欢刘胡兰这个人物超过陈非儿。她说:“有一句话讲,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也靠我自己在把握机会啊。”她指指戴在颈上的项链,“就像这珠子一样,机遇就是这么一个个穿起来的。”

  她拒演续集也是因为对陈非儿12年以后的角色设计不认同。她的想法:“陈非儿非常努力,尽管家庭不好,非常有压力,但是可以化压力为动力嘛。而不是现在这种,搅入同学的婚姻生活,做第三者。”

  但是编剧们并非如她所愿。池华琼也说自己可以选择不演。

  如果说想在池华琼身上再寻见一点陈非儿的影子,恐怕很难。因为只在她特别轻松的一种状态,依然还能见到那样一种笑,那样一种感觉。“但做演员你不可能总是这么轻松的。因为你生活在公众之中。”


新周刊网络版第153期 专题


新 闻 查 询
新浪个人家园全面升级,买一送二超值大礼!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