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订阅手机短信感受新
闻震撼稳居信息前沿
好书酷碟全场打折
新浪首页 > 文学 > 正文

古典音乐配上时尚的发动机

http://www.sina.com.cn 2003-05-27 15:05   新周刊

  前些日子,有某大报的记者在采访时问我,“曾经有媒体称——赵胤胤将古典音乐配上了时尚的发动机。你觉得这句话该怎么解释?”我望着他一脸无辜的样子,心想,这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再说了,像这种有一定专业性的问题,就算废了一番口舌,为他解释清楚了,所得出的答案,也未必是他们记者所想要的料。所以当时我哼哈几句,也就含糊带过了。

  世界上有一类喜欢古典音乐(无论是发自灵魂深处的喜欢,或是为了摆POSE而去喜欢)的人,他们能将各大门派的音乐大师们的名字倒背如流,特别是能记住俄国音乐大师们拗口的名字,与各种乐器的演奏大师和指挥家熟得跟哥们似的,孜孜追求不同乐队版本的录音。在他们眼中:古典音乐=高雅艺术(高人一等)=唯一值得欣赏的音乐。

  我很想问一句:真的吗?那倒未必。

  只要是稍微对音乐有一定了解的人都必须认同一点:今日我们所认为是古典音乐的这种艺术形式,其实就是当时的“流行音乐”。换个角度说,当年的莫扎特或是贝多芬,也就相当于今天的BILLY JOE或是STING。在当年和莫扎特、贝多芬从事同一份职业的流行音乐人也是数不胜数。一直到今天,仍被传唱和演奏的只是当年的少部分作品。原因再简单不过了,因为这些作品写得好,经得起时间的沉淀。现在,我们可以说:“它们是不朽的经典。”

  兜了一大圈,想说明的只有一点,只有古典音乐中的经典之作才等于高雅艺术,才等于好音乐。本来嘛,classic一词在英文中的第一解释从来都是“经典”而不是“古典”。真不知道会不会有一天实在忍不住,告诉别人自己是搞“经典音乐”的。就是听上去挺别扭的,算了,还是入乡随俗,古典就古典吧。

  不要误以为今天与各位分享的主题是把“赵胤胤将古典音乐配上了时尚的发动机”改成“赵胤胤将经典音乐配上了时尚的发动机”,因为这是狂妄而无价值的。首先,在“古典音乐”面前,他赵胤胤算是哪根儿葱啊!他根本改变不了它的任何东西,也从没能改变得了它的任何东西。我个人一直固执相信,古典音乐的时尚感是与生俱来的,是应该用“born with it”来形容的。在某种角度来讲,甚至可以说是主导了当时的时尚潮流的。

  古典音乐与其他任何一种音乐形式最大的根本不同,并不是体现在和声、节奏、曲式,或是旋律走向等等这些枯燥的专业问题上。古典音乐与其他任何一种音乐形式最大的根本不同是在于它的自我完善与自我进化能力,是在于它对社会思潮、对人类思想敏感性和预见性。

  每一次大的风格和流派的转变(例如从巴洛克乐派到古典乐派,从古典乐派到浪漫派,从浪漫派到百花齐放的现代派),都一再证明了这一点。每一次的自我完善与自我进化,都不是因为某位伟人吃饱喝足以后没事干,突发奇想说,“OK, let's do it!”而产生的。每一次的自我完善与自我进化,都是因为在当时社会的大环境下,旧的风格和流派已经不足以表现当时人类思想的情况下而产生的。任何一种风格和流派的自我完善与自我进化都是当时社会思潮和人类思想最先锋、最时尚的产物。

  当然,更有甚者,其音乐不但具备了社会思潮和人类思想敏感性,更具备了极为超前的预见性。例如20世纪现代音乐的奠基人之一、著名的俄国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在公演他的《春之祭》时,就因为音乐太过超前而被贬之“鬼乐”。当然,正所为真金不怕火烧,十几年后,人们终于认识了它的价值并开始惊叹斯特拉文斯基惊人的音乐洞察力。也许这种art of vision算是真正的时尚发动机吧!


新周刊网络版第154期 专题


新 闻 查 询
新浪个人家园全面升级,买一送二超值大礼!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