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文化 > 北京文学网络精选版 > 正文

老年悲歌(三)

http://www.sina.com.cn 2003/07/29 15:02   北京文学

  作者:曲兰

  在那以后将近半年的时间,她老是生活在幻觉中,老是听到丈夫说:“明天我要随首长出差,把我的毛裤准备好。”她急急地把他的毛裤拿出来,才想起他已经不在了,顿时泪如雨下。她只有一遍又一遍摸着这曾经有他体温的毛裤。恍惚中,总觉得他又出差了,不定哪天就回来,想着给他留吃的,想着给他找他换季的衣服,甚至晚上给他留门……

  我们在采访她的时候,她说:“老伴儿去世半年到一年的时间,真是见花花落泪,看鸟鸟伤心,看什么都是悲悲切切的,怎么也解脱不出来。天天就是看他的照片发呆。”女儿看她这样,怕她想出病来,就把她带到了杭州。她没事儿时出去遛弯儿,人家同她打招呼:“看女儿来了?老伴怎么没一起来呀?”一句话,犹如当头一棒,她竟连话也回不出来,赶快跑回家,回去以后就不下楼了。她不愿出去了:看到别的老人两口子相互搀扶着无话不说,她也受不了。女儿看到她这样,开导她:“你那么爱读书,就看书吧。”她听了女儿的话,每天读读书,觉得好一些,就回北京了。可一回到熟悉的环境中,触景生情,又陷入悲痛中。她不断地问自己:我一辈子尽做别人的思想工作了(她退休前是某国营公司的党委书记),难道就做不了自己的工作?

  她想:“老伴儿临走前就让我注意身体,我得走出来,得按老伴儿说的去办。”她下决心把丈夫生前的东西都从墙上摘下来,一件一件收起来。她要改变一下环境,不再去碰心里的伤疤。她要好好活着,这是老伴儿最后的愿望。

  她觉得,要从丧偶的悲痛中走出来,首先就是不能封闭自己。她开始到单位里过去要好的朋友那儿走走,和几个丧偶的老姐们聊聊天,谈过去一起经历的荒唐事、可笑的事。几个人还买了通票,满北京一起去玩儿,互相开导,穷欢乐,慢慢的,还真就想开了。她还参加了老干部读书会,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

  过去,她和老伴儿都爱旅游,现在老伴儿不在了,她开始让自己习惯一个人去旅游。她以杭州女儿家为大本营,把周围的景点转遍了。她还决定以后每年旅游两次。当她忘情于山水之中时,会觉得自己太渺小了:生生死死本是人生的必然,以生与死这种必然来折磨自己实在没有必要。她到蒋介石的故乡溪口旅游时,女儿让她坐轿子,她觉得很可笑,“我是共产党员啊,怎么可能坐轿子?”女儿笑她:什么时代了!坐轿子又不是旧社会的官太太,不过是一种体验罢了!她想想也是:人生说到底不过是一种经历,在生命中沉淀到最后的,不是别的,恰恰只是经历带给人的感受。于是她生平第一次坐了回轿子。

  大悲大喜之后,常常是大彻大悟。感悟人生,需要智慧,点点滴滴的心得、感受都化作了她的日记,几年间她整整记了6大本!过去跟丈夫说的,现在跟日记说。不经意之间,也是熟能生巧,倒把文笔给练出来了,这些年,她还在东城老干部报上发表了28篇文章。

  我在采访中发现,她真的是走出来了:她的衣柜里有很多时装,适合各种场合穿的衣服都有。她还写了一本书,自己出钱印的,只印了10本,在亲友们中发行,封面是外孙女设计的,题目是:3个娃娃的成长。写她的3个孩子。3个儿女每人写了6个故事。她的生活又开始变得有滋有味。

  丧偶,无疑是人生的巨大悲剧,也是人生的一个关键路口:你将决定你下一步往哪走?这不仅是要从感情中走出来的问题。因为失去生活中另一半的支撑之后,你必须重新安排生活。专家们认为,丧偶老人一般在半年到一年半的时间之后,大多能解脱出来。悲痛,是必然、也无可厚非,然而悲痛过后需要的是理智———选择的理智,因为后面的路会更难。

  医学专家对2500名老年丧偶者的研究证明,丧偶半年之内是老人的高死亡危险期。医学家发现,这期间的免疫功能竟然只有其他时间的1/10,而居死亡首位的疾病是心脏病和中风。

  专家们认为:老年人长期孤独寂寞,会带来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疾病,比如胃肠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身体免疫系统的疾病。同时,由于孤独而缺少亲人周到细致的照顾,许多老年人本可以及时发现治疗的疾病却错过了治疗的最好时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很多老人一旦丧偶,就基本上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除了子女偶尔来看看以外,与社会的各种联系基本都断绝了,如同现代鲁滨逊,对老人十分不利。如果条件许可,应尽可能为老人创造一个相对社会化的生活环境。

  目前,北京已经出现老人自动组织起来的、非婚姻的家庭,这些老人共同购买了一个院子,共同出资雇请3个保姆照料生活。还有几个有亲缘关系或者是朋友的丧偶老人生活在一个单元房里,互相照顾、互相帮助。也有一些老人采取不婚而同居的生活。专家们认为:家庭、社会都应对老人的选择持更宽容的态度,与此同时,尽可能帮助丧偶老人走出心理危机状态,应该是整个社会的责任。

  西方一些国家的作法也颇值得我们借鉴,他们为丧偶老人设立专门的救助机构,如老年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对丧偶老人提供心理上的援助和生活上照料。目前,我国天津也专门成立了帮助丧偶老人的聊天站,使丧偶老人及时得到各方的救助。

  社科院的陈云女士提出,对老年人的关怀和服务应有差异性。不仅仅是成立救助机构,更重要的是社会的方方面面,比如住宅。她所在的社科院,很多老人的子女在国外。这些老人丧偶后更加孤独,子女只好把他(她)接到国外。但老人在国外很难适应,由于语言障碍连电视都看不了,反而更苦闷,过一段时间后只好回国。进入高龄,老人连探亲也不愿去了。这部分丧偶老人既不能与子女在一起,身体又大多有病,他们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社会能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住宅,使他们这些有相同境遇、因而有共同语言的老人们能择邻而居,互相帮助。

  人生本是悲喜剧,人生本无常。赵四小姐与张将军牵手72载,也终将一别,何况我辈凡人?说到底,人生最大的悲剧,不是失去,而是从未得到过,因为失去反正是迟早的事;经历过,爱过,也就此生无憾。像年轻人说的:曾经拥有,足矣!对于老年人来说,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惯看秋月春风”之后,最终走入的便是白发渔樵的境界: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近年来,有两个文化现象引起我的注意:一个是1998年春节晚会上,一首歌词平实得像聊天一样的歌儿引起轰动,这首歌儿的歌名就是《常回家看看》。这首歌让人们于不经意间想起我们这个民族传统的孝道。另一个文化现象就是在2002年颇为叫座的电视连续剧《激情燃烧的岁月》,这一部近一半内容都是表现离休老人石光荣在家无所事事、郁闷中四处发泄怨愤的电视剧,何以会引起那么多人的共鸣?

  据歌手陈红说,她唱了这首歌后,有的老年人拉着她的手连声说这首歌唱出了他们的心里话。然而,被这首歌所震撼的不仅是老年人,还有很多中年人、青年人……

  从文革结束后的20多年间,能被人们普遍传唱的歌并不多,人们能记起来的大约只有《十五的月亮》《小芳》《血染的风采》等几十首歌,像《常回家看看》这样既没涉及爱、也没涉及死的歌能引起轰动,应该说是一个奇迹。

  ———如果我们不缺少亲情,我们还会被这首歌所震撼吗?

  据某报以抽样方法调查的上海市老人中,子女与老人不交谈的占23.26%,较少交谈的占40.39%,而经常交谈的仅占35.81%。这些数据揭示出一个事实,超过半数的家庭忽略了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常回家看看》说出了很多老人的心声:他们要求并不高,只是需要儿女常回家看看,仅此而已!

  而2002年在全国各大电视台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激情燃烧的岁月》,则让大多数坐在沙发里品味这部戏的人,都回想起自己所经历的那个激情年代。在今天这样一个商业气味十分浓重的时代氛围中,那个年代的那种朴素的激情也许显得弥足珍贵。

  但我始终想不明白究竟是什么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也许我的心理与当年错失了这部电视剧的央视负责人是一样的?这部戏究竟表现了一种人性之美,还是一种包容在历史硬壳中的一个干核?石光荣的性格是一种令人向往的激情还是一种古怪的偏执?这部电视剧的近一半内容,是石光荣退休回家后因无所事事,郁闷中四处发泄怨愤的无奈。

  应该说,从文学的角度来谈人物性格的塑造,这是相当成功的,石光荣退了那么多年了,他说话的口气、语气还始终脱不了“师长”的影子,极为生动地再现了某种时代特征。但如果说到“激情”,我却在这部戏中找不到多少影子,我无法想像离休后的怨愤与激情之间的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其实,这部戏的后半部分更像是一部老年问题的片子。

  不过,如何评价一部戏,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与我想说的事情无关。我关注的是:一部关于老年人题材的文学作品何以能引起如此轰动?这倒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不久前我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河南安阳市古稀老人吴某守寡38年,含辛茹苦将三个儿子抚养成人并都成了家,三个儿子生活均比较富裕,但老人到了晚年,却连个住处都没有。分家时口头协议,她只住三儿子院里的两间房子,等老人去世后,房子归老三所有。后来老三借口翻盖房子,让老人搬了出去,到三个儿子家轮流住,一家一个月。三个儿子、儿媳都把老人当成累赘,都不愿老人在自家住。老人只好找村支书来调解,甚至跪在地上哀求,三个儿子还是不答应。老人终于绝望,便当着三个儿子的面喝农药身亡。老三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另两个儿子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和一年。

  类似的故事在农村可能并不鲜见,但在城市里这种情况却并不多见。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的城市人,在道德理念上虽然没有刻意追求传统的孝道,但受文化程度的影响,加之经济条件也相对较好,一般对老人的照顾也更好一些,然而在今天,传统的孝道也给我们所有人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

  左邻右舍都管刘老汉叫“日本老头儿”,当面叫他,他也不恼,好像是默认了。

  刘老汉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在日本,据说要把老爷子接过去。老人每天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邮递员送信的时候等在那里,就是等信这件事每天支撑着他的生活。后来,他索性不让邮递员送信了,天天跑邮局自己去拿,跟邮局的人都混了个脸儿熟。人们都知道他在等儿子的信,也都知道儿子要带他去日本享福。

  儿子刘新曾经是个警察,后来托朋友关系去了日本。没有任何特殊技能的他只能靠打工谋生,艰难可想而知。然而即使再难,也不能让84岁的老父亲知道,每次写信只是报喜不报忧。前两年回国,一进家门,家中的情形让他愣住了:马桶坏了,厕所里积了一周的大便;地上的尘土积了很厚;老父亲已经不能给自己做饭了,全靠邻居和居委会做一些吃的送来,有一顿没一顿的……问他为什么不打电话叫房管所来修马桶,才发现老父亲手抖得已经打不了电话了!40多岁的汉子不禁流下了眼泪。

  刘新真是左右为难,自己一人在日本尚且艰难,他有多少精力再去照顾几乎离不开人的父亲呢……然而,他还有别的选择吗?刘新回日本后迅速为父亲办好了探亲的一切手续,再次回到老人身边。

  谁都知道老人要走了,新理了发,新做了棉袄,平日落寞的脸上也有了笑容。房子也与居委会签了合同,由居委会代管。老人并不知道儿子内心的忧虑,高高兴兴与邻居们告别,随儿子上路。

  到了机场的一刹那,老人却突然变了卦,死活不肯走了,刘新怎么说都不行———终于他跪在了老人面前……

  说起这件事,居委会主任叹道:“咳!也是40多岁的老爷们了,就那么哭着走的!”

  人们不解地问:怎么不跟儿子走呢?老人愤愤地说:“什么儿子!我没儿子!”谁也不会想到,在等待和思念儿子的漫长的时间里,他渐渐对儿子的孝心和动机都产生怀疑,不再相信儿子了。不少老人都说:小人儿理解不了大人,大人理解不了老人。代际之间似乎永远有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父母在不远游”的祖训早已被人们遗忘了,这些年一直不断的出国潮,把老人们的子女撒向世界的各个角落。即使生活在一个城市中的子女也被生存竞争所困扰,难得有时间聚在父母身旁。于是这首《常回家看看》适时地触动了我们心中那渴望亲情的角落……

  要说赵先生不是孝子,那可真冤枉他了。可他感叹地说:“我真是理解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句话!”年近50岁的赵先生是一家企业负责人,工作上的事就够他操心了,而家里就更不让他省心。他与爱人双方家里有4个老人,都是年近古稀,需要人照顾,尤其是自己的父母。赵先生兄妹3人,一哥一姐均在外地,照顾老人的担子自然落在他身上。

  他的母亲5年前患老年痴呆,父亲也有高血压、冠心病。这些年,赵先生没有歇过休息日,逢到周末就从石景山区跑到东城区去看望父母,平时也是随叫随到送老人看病,为老人买药。就这样难免不影响工作,为了更好地照顾老人,赵先生一狠心,自己要求调到下属一分厂搞行政。什么前途不前途的,能把家里事周转开就不错了。

  有人出主意:“为什么不把老人送养老院啊?”赵先生无奈地说:“老人不同意,家里人也不答应啊。”从母亲患老年痴呆那天起,赵先生就想过这个问题,可刚一流露出这意识,老父亲先不干了:“有儿有女的,让我们上敬老院,亏你说得出口!”接着,收到老父亲告状电话的大儿子、大女儿,也向赵先生兴问罪之师:“就你在老人身边,可别给老赵家丢人!”

  没办法,只好四处找保姆。如今这保姆也不好找,人家宁愿带小孩也不看老人。最后找到一个年已50岁的四川妇女,总算是老人身边有人,饿不着冻不着,有什么事情就打电话找赵先生。好几年过去了,如今母亲已经去世,剩下老父亲依然靠保姆照顾。说到这点,赵先生颇为感慨地说:“我累一点无所谓,但我觉得我的父母晚年也根本没有什么生活质量可言,只是活着而已。”

  前不久,一位老妪上书法院,状告儿女不孝。经调查,儿女们专门为她购置了公寓房,并为她雇了保姆,衣食丰足,出行方便,并无任何虐待的痕迹。问其告状的理由,她直言,无人和她说话,太孤独了,希望儿女们和她生活在一起。

  做儿女的,实在也不明白老太太到底还想要什么。衣食不愁,还怎样?比起那喝农药身亡的农妇来,不知强了多少倍!那“说话”就那么重要?

  ———对了!就那么重要!

  其实,在今天这个物质已经很丰富的年代,对于消费相对较低的老年人群来说,缺少的更多是心理需求,而不是物质需求。

  有报道说,北京市2000年6000件民事纠纷中涉及老年人生活的有600件,其中,最多的是精神赡养纠纷。上海某大学社会学系曾到一个街道对家庭代际关系做调查,结论是:老年人与下一代不和睦的约占29.5%,一般化的占29.5%,和睦融洽的占41%。

  调查表明,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老年人对赡养有了更高的要求,已经从过去的“只求温饱”跃升到“精神层面”。

  一方面,今天的年轻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和挑战,需要时间去“充电”,需要花费比老一代人更多的精力参与竞争,身心疲惫,精力透支,对老人“奉陪不起”;另一方面,很多老年人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方式,与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差异越来越大。一个闲,一个忙,一个要人陪,一个没时间陪,于是矛盾就产生了。人到老年,他的社会性或者说他们与社会连接的纽带,很大一部分依赖于子女了。而子女们呢,又常常是有心无力,他们理解不了老人们对“说话”的渴望,就如同忙碌的人理解不了孤独的含义一样,他们理解不了一个人的社会性对于人的内心来说,是多么重要的需求。于是老人们发出“日子越过越好,心情却越来越糟”的感叹。

  在这种情况下,心理状况本来就十分脆弱的老年人,很容易发生变化,如情感脆弱、容易灰心等,而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心理排解和抚慰,便会导致老年痴呆症等各种心理及生理疾患。有的老人对我说:“我把儿女带大了,又把孙子带大了。现在他们不需要我了,都不理我了,我还不能说他们不孝顺,赶明儿他们知道了,就更不孝顺了!”

  有的老人说:“这厂子是我当年建起来的,现在他们连看也不看我。”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需要照顾的老年人日益增多,在生活节奏日益紧张、工作竞争更加激烈的今天,传统的养老方式面临巨大的挑战。特别是独生子女这一代人成年后,他们的生活压力就更大,要求他们用传统的方式为父母养老,就更加成为一个难题。很多人认为:让我为老人花点钱不难,可让我抽出大量的时间陪伴老人的生活实在是难以做到。

  一位中年妇女曾对我说:我母亲88岁过世了,我真是非常爱她,但她走了以后,我们几个孩子都松了一口气。不是我们不孝顺,实在也是折腾不起了,在她生病期间,我们请了6个保姆,哪个都干不长。那些年轻保姆都是想到大城市里见世面的,没碰到一个是真正干活儿的。而我们兄弟姐妹5个又都抽不出时间照顾老人。社区里虽然也有送医送药的,但都是以赚钱为目的,不可能把老人交给他们。

  人民大学的穆光宗先生对“孝道”有一个很现实的评价:“在现代社会,要做孝子非常不容易———成本非常高。老人病了,子女们想24小时守在身边几乎不可能。因为竞争很激烈,时间是非常稀缺的资源。”有的老人长期生病,需要人照顾,于是子女们就面临“忠孝不能两全”的选择:做孝子,牺牲前途?还是索性扯下那层亲情的面纱,心里一点愧疚都没有地就奔自己的阳关道?

  北京大学人口所研究老年问题的陈功博士更是出语惊人:“在社会发展越快的时候,也是老年人危机最深重的时候,他们常常是牺牲品,而且他们也只能牺牲。因为社会要保证整体的发展,实际上对高龄老人是处于无能为力的状态。”

  想想那个曹雪芹,说话怎么那么直白,那么露骨呢?当年,《红楼梦》里的“好了歌”可真是大大地刺激过我们: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

  ———难道我们辛辛苦苦养大的孩子会不孝顺?那我们不是白忙活了?据中国老年人供养调查体系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国有三分之一老年人认为子女不孝。在《红楼梦》那个以传统孝道为道德主体的年代尚且“孝顺子孙谁见了”,那么今天,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岂不更没指望了么?

  我们老了该靠谁呢?如果什么烦心事都让我们赶上了怎么办:空巢、丧偶、疾病缠身,要是孩子再不孝顺,我们除了自怨自艾之外,还有什么办法可想?我们真的就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

  在动物界,为了维护整体的生存,衰老的动物会被同伴抛弃,有的甚至被吃掉。那么人类呢?是否我们也会成为牺牲品?难道我们就走不出悲剧的宿命?

  在我身边,我发现有这样一种现象:人们一旦临近退休,都会感到恐慌,虽然不少人嘴上说:“我不想干了,退了算了!”可是不到迫不得已,即使工资照拿,他也绝不退休。不光是有权力的人不愿意退,没有权力的老百姓一样不愿退休。因为只要你一退休,就真正进入老年了,以往熟悉的生活就会发生完全的改变,你就会被排除在主流社会之外,生活从此就会成为另外的样子。几乎人人都恐惧这一天的到来。可是退休这一天总是要来到的,你总是要成为主流社会之外的一分子。

  在建国初期,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不到40岁。这就是说,在那个时代,当把最小的孩子抚育大,父母的生命也就快走到了尽头。对大多数人来说,人生短促而繁忙。但今天的情况变了。现在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超过70岁,城市人口的平均寿命已经达到77岁,过去是人活70古来稀,现在连80都不稀了!这无疑是社会进步、文明发展的结果。然而,寿命的延长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们如何应对这多出来的一段生命?我们如何让这一段生命过得有意义而且能够幸福?

  假如20年前,你问一个老人:你认为什么样儿的晚年生活是幸福的?

  可能他会这样回答你:不愁吃不愁穿,儿女孝顺就知足了!

  在跨进21世纪之后,你还会这样认为吗?

  我有一个即将进入老年的朋友,我一向认为她对这个问题思考得较深,当我问起来时,她这样回答我:“不愁吃不愁穿和儿女孝顺,早已不是我们这一代人心目中幸福的标准了。比如说我吧,我认为老年幸福最起码要包括3个因素。第一是经济相对富裕,第二是个人的社会化程度,第三是健康。”

  我说:“不愁吃不愁穿可以不计,因为现在已经不是问题了,但你不认为子女孝顺很重要吗?”

  她笑了:“你会对你的独生儿子抱有幻想吗?认为他真的会孝顺?更何况,即使我的孩子很孝顺,我也不愿意与他们一起生活,因为年龄不同导致的差异会使我们生活在一个屋顶下并不会很愉快。现在住房已经不是问题,为什么非要委曲求全地生活在一起呢?”

  我想想,也真是!孝顺,是需要一种特定的环境的,这需要整个社会氛围被传统道德观念所左右。而今天,却恰恰是一个宽松且不断变化的年代,包括道德理念都在不断变化,这一代独生子女怎么可能成为孝顺的一代人呢?我又要提到那个聪明的曹雪芹,他在那个时代就看清了“孝顺子孙谁见了”这个残酷的现实,真是睿智啊!

  “那你怎么解释你认为晚年幸福的这3个因素呢?”

  “首先是经济条件,在丧失劳动能力之后,今天的大多数老人仅靠退休金,恐怕是很难过上富裕生活的,不说别的,有点儿病就全完了,疾病可是个无底洞!没有一定的经济条件,连病都看不起。第二个是老人的社会化程度。现在很多老人属于空巢家庭,基本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每天连个说话儿的人都没有。孤独寂寞就不用说了,一旦有了困难,也常常得不到别人的帮助,以至出现意外。今天生活在单元楼里的空巢老人就如同现代鲁滨逊,基本上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老人的生活中能有一个社会群体,并能得到相应的帮助,也是老人幸福的重要因素。至于说到第三点,健康,在老年能一直保持健康,不仅很难,而且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今天,享受退休金的老人更愿意独立生活,这样也有更多的自主权。国内外的一项研究也显示,老人文化程度越低,对子女的依赖程度愈高,心理健康愈差,且愈不快乐。如果老人经济能独立,生活能自理,多数会选择独居。

  但下一个问题是:我们靠什么养老呢?

  对此,老年学界颇有争论。有人认为: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还是应该以家庭养老为主,这是因为,第一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二是中国人传统观念也是承袭家庭养老方式的;也有人认为:社会化养老应该是个方向,现在几代同堂的现象已经越来越少了,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只有社会化养老方式能够解决他们高龄后的生活照料问题。

  我个人是很赞成社会化养老的,我琢磨着我肯定是在养老院或者类似的养老机构中去见马克思的,我可不想受那种“久病床前无孝子”的刺激,我宁肯不用儿子养老而对其心存幻想!

  下面这个故事可能很富于戏剧性,在网上有许多关于此事的报道。天津社会科学院专门研究老年问题的专家郝麦收,做了一件让所有人都感到吃惊的事:

  他与刚满20岁的儿子郝丁签了一份“亲子双向自立协议”。协议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郝丁承担的4项责任:1.自立承担接受高等教育的经费;2.自立谋业,自己创业;3.自立结婚成家;4.自己培育子女。”

  第二部分是“郝麦收及其妻子孙子芳承担的4项责任:1.养老费和医疗费自我储蓄;2.日常生活和患病生活的自我料理;3.精神文化生活的自我丰富;4.回归事宜的自我办理。”

  一位研究老年问题的专家何以会签署这样一份没有人情味的协议?要说琢磨养老这事儿,恐怕我们所有人都没有他在行吧?

  原来,他在一项研究调查中发现,中国人的结婚费用每年呈大幅上涨趋势,其中的绝大部分由父母承担。郝麦收认为,父母为子女负担的结婚费用对父母造成了破产性损失,由于自己的养老费用变成了子女的结婚费用,父母也只能依靠子女养老。丧失经济能力的父母从此也就丧失了自主权。

  作为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郝麦收发现自己的儿子郝丁在家自娇自宠,挑吃挑喝,性格柔弱。郝麦收说,自古以来,中国一直是子代依赖父代建家,父代依赖子代养老。今天,中国的这种双向依赖关系既不利于独生子女的成长,又让他们在成家立业之后还要承担照顾双方父母的重任。这份协议,就是为了创立现代双向自立的亲子关系,以合同契约的形式,约束彼此责任。

  协议签定后,20岁的郝丁只好硬着头皮自己找工作。他的第一份职业是电脑打字员,随后几次跳槽,经历社会的风雨洗礼,如今是天津市一家大型媒体广告部的骨干。其间他曾向父母借款2万元,用以攻读大专学历,并念完了研究生课程。

  父子的和解是因为一次电台节目。当郝丁对着广播话筒说:“我理解了父母的良苦用心,‘道是无情却有情’”时,郝麦收霎时间泪流满面。不久前郝丁刚刚还清2万元的教育经费,他说:“自立让我变得意志坚定、不畏困难,我相信父母今后肯定能做到协议规定的责任,但我不会放弃赡养他们的义务。”

  在中国这个“百事孝为先”的国度,郝麦收的做法并不为人们所理解。有人认为,协议削弱了血缘亲情。孝敬老人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美德。父母有教育、抚养子女的义务,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父子关系不仅仅是一纸协议就能“摆平”的。

  我想,一个老年问题专家却率先与儿子签这么一个协议,确实很耐人寻味。我曾经看过一个电影《狐狸的故事》。小狐狸刚一长大,老狐狸就把他咬出窝去。曾经很护子的狐狸妈妈忽然变了脸,又咬又追,非要把小狐狸们一个个都从家里赶走,直到小狐狸一步三回头地远远离开了家。这故事看起来未免有些残酷,甚至让人有一种凄凉之感。但老狐狸的这种作法,确实保证了两代人的生存。小狐狸锻炼了独立生活的能力,老狐狸也能在年老体衰时不再负重。多么残酷的心理断奶!而这种生存教育对于小狐狸来说又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如果长期生活在父母身边,生物本身的惰性就会使他丧失捕食能力。

  我想,我大概不会与自己的儿子签什么协议(我这人有死要面子的臭毛病,宁肯让那层温情脉脉的面纱罩着)。但我却非常赞成郝麦收先生的作法:在孩子成年之后,我们仍然为他们付出,既养成了他们的依赖性,不利于他们的成长,我们自己的生活也会受到影响。

  ———老狐狸的智慧,体现了动物的本能,也给我们一种启示:我们的人情味儿确实应该表现得更适度一些。

  那好,既然我们把小狐狸们给咬出去了,我们的晚年又该是个怎样的情景呢?

  在目睹了众多的老年人生之后,我对老年这一段人生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老年人生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低龄老年和高龄老年。

  可能有人对此颇不以为然,认为这种划分没有多大意义。其实明白这个划分原则,对老年人统筹自己的晚年十分重要。一般来说从退休到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为低龄老年。

  这时,你的生活不仅能完全自理,而且还能帮子女带带孩子,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因而你同子女的关系会比较融洽,你也有更多的自主权。同时,由于人生经验丰富,你能很精明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在度过退休后最初的一段不适应期后,你会生活得很轻松,没有了工作和孩子的拖累,如果身体再比较健康的话,这一段可以算是你人生的黄金时期。

  据我所知,这个年龄的老人,有参加老年时装队的,有组成俱乐部自驾车旅游的,有报团去全国各地甚至欧洲旅游的,有在老年大学刻苦攻读的。当然也有不少继续“发挥余热”的,特别是一些曾经多少有点权力的老人……省吃俭用了一辈子的老人们,那不多的退休金,大体能游刃有余地度过10~20年。

  ———然后呢?

  然后就是体质越来越差,行动越来越困难,做事越来越力不从心,身体上的各种毛病越来越多,对疾病和意外事故的恐惧越来越深,故交知己越来越少……更重要的,你对别人,对社会的依赖越来越深,于是你的自主度也越来越少。如果你不幸中风,或者得了其他卧床不起的病,你的命运可就完全听凭别人摆布了!

  如果你刚巧有一个孝顺懂事的好孩子,那可真是人生之一大幸(你这时可能得庆幸没听我的,没把小狐狸咬出去)!不过在我们这一拨独生子女的父母中,能有如此高超的教育手段的人恐怕不多,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溺爱有余,教诲不足。

  ———然后呢?

  然后就是当我们面临空巢、疾病、丧偶时,我们的命运就如同前面所写的那些老人一样,甚至连他们都不如,因为他们大多有2~3个孩子,他们被孝顺的机率总比我们高些吧?

  我有时想,假设我能比较健康地活一辈子,就算最后被空巢啊疾病啊各种老年灾难折磨个四五年才死去,也不算太糟糕。但是———要是我讨人嫌地又活了20年呢?要是我就是病病歪歪地死不了,该是多么地不长眼哪!既招人不待见,我自个儿也活得难受,可偏巧我这个人又是不会很自主地很尊严地选择安乐死的,“好死不如赖活着”的观念在我的头脑里根深蒂固。像我这样二皮脸的老人,该怎样活得更好一些呢?

  我想,要想晚年生活得好一些,上面说的那3个因素非常重要。首先是经济上要比较富裕。要想富裕,就要学会理财,可大多数老人的退休金都不多,我们该如何理这点儿小财呢?(我们大多数人的”小财”,说到底只是退休金和一套公房而已。)

  在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石光荣退休后一直想回蘑菇屯“盖上一栋瓦房,门口打一眼井,院子里面拴上一头毛驴,房前房后种上几亩地。”褚琴不愿陪他去当地主婆,热衷于教人跳舞。

  如果用理财师的眼光看,这恐怕就是老年人不同方式的退休投资案例:有人想投资郊区地产,有人看准了都市女性健身市场。

  据说北京一家电台的王女士有和“石光荣”类似的想法,她和丈夫商量好退休后花5万到10万元买一间农家小院,过神仙眷侣般的生活,同时将西城区的房产长期出租,租金加上退休金也算是小康了。我的好几位面临退休的朋友,都有这种“归隐田园”的想法,想在退休后买一个农家小院,一方面可把闹市区的那套公房出租了,另一方面可在小院里种点儿什么,既可活动筋骨,又可补贴家用。

  ———小财也得理理呀!谁让我们是21世纪的老人呢!

  我认识一对老人,两个人都有不高的退休金且身体状况都很好。应该说这点儿退休金,过日子也够了,但不富裕。于是他们采取了这样一个方法:将几年前买下的位于团结湖的一套单位分的公房出租,每月大约能有1800多元的房租收入。然后老两口拿出一辈子的积蓄,又在通州买了一套商住两用的底商房,既可经营点儿小百货,又可居住。就像《激情燃烧的岁月》中褚琴她爹那样。他们的积蓄只够交这套底商房的首付款,而每月还贷的钱则由团结湖的那套公房的房租抵销了。老话说:没有不开张的油盐店,虽然开一个小店的收入不算太丰厚,却比他们的退休金多不少。这样,在他们退休后身体条件还比较好,能够做一些轻微劳动的时候,等于仍然有一份工作。10年后,当贷款还完了,这套底商的房子就完全属于他们老两口了。那时城里那套房子的房租就可以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如果他们年龄更大之后,不能再经营这个小店了,他们就可以再把这套底商房的门脸儿那部分租出去,这样两套房子的租金加上退休金,在他们高龄后经济上就有了保障。

  老人家告诉我,退休之前他就一直在考虑这件事,一退休就实施了。这样就解决了两个问题:一个经济来源,一个是退休后继续社会化的问题。

  我问他:“如果你们高龄以后,连小店也经营不了时,会不会依靠孩子们?”

  老人很肯定地说:“不会。我们从一开始就没想过依赖孩子们给养老。我们现在一共有3笔收入:退休金、房租和小店经营所得。现在我们俩身体也还硬朗。10年后,我们应该有一些积累了。至于养老的事,我们老两口早就想好了,等我们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之后,或者进养老院,或者找一处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好的老年公寓住下来。我们从现在起已经开始搜集各地老年公寓的情况了,到时候选择一个条件最好的。”

  “孩子们会同意吗?您觉得他们是否孝顺?”

  老人笑了:“他们孝顺不孝顺是一回事,养老又是一回事。即使他们孝顺,如果你过度地依赖于他们,就失去了自主选择的权利,这是我们不愿意过的一种生活。”

  “您怎么想到开一个小店呢?您和您的老伴都是知识分子,都没有经过商啊!”

  “在我们这个年龄,大概也只能经营个小店了,给别人打工,我们的体力和精力都不行了,而且在家门口开店也不用挤车上班,我们还可以根据我们的身体情况,决定营业时间的长短。这样,我们就不会因退休后继续工作而影响健康。我的一位朋友,退休后又找了份儿工作,很累,但挣得不少,加上退休金,比退休前还挣得多。可干了没几年就累病了,治病化的钱反而更多,没几年就去世了。而且,以我们的经济条件,只能在郊区买底商房。再说,反正已经退休了,干嘛要在城里挤着呢?”

  尽管交谈不多,我却很佩服老人的精明。这样一来,老两口在还清贷款之后,他们的收入远远多于他们的退休金。要知道,我们一辈子的那点积蓄,如果存在银行里,吃不了多少利息,而“小财”这样一理,就变成小康的日子了。据我所知,许多欧洲的老人也在退休前经济相对宽裕时买几套房,退休后不仅有退休金,还能吃房租。

  第二个问题就是老人退休后的继续社会化的问题了。这是“各庄有各庄的高招儿”了,前面已经说过,在此不多说了,比如旅游、上老年大学等等,我觉得上面那两位老人开一家小店也不失为一个继续社会化的好办法。据说在上海,有四分之一的证券投资者是老年的“小股东”,他们每天在这里和老朋友谈谈新闻,论论股经,“赚上点小菜钱”只是副业,找到同龄人交流才是“正事”。

  当我们退休后,脱离主流社会,继续社会化的问题就成为老年人最重要的一个事情了。不是所有人都能找到一个能够融进去的社会团体,特别是一些高龄的老人,能找到“说话儿”的人,并不容易。于是有的老年人就考虑住到老年公寓去。

  我记得几年前,有一个网民说到他上网的目的时,曾这样说:“我今后的大事,都准备靠网络来解决了,找对象,找工作都准备在网上找。”

  有一个准备入住老年公寓的丧偶老人也这样对我说:“我以后的大事都准备在老年公寓解决了———找老伴,生活照料等问题,要是我一个人呆在家里,也没有机会接触那么多老太太呀!”

  瞧人家多有眼光,一下子就瞄准了找老伴儿的最佳场所!也许很多人没有想到,对老年人来说,聊天,对于维护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是多么重要!

  据说美国老年人独立性很强,退休后一般不依靠儿女,大都生活在老人服务院所,其中老年公寓是最常见的一种。老年公寓由政府或社区出资为退休老人提供的低收费的老人住所,一般收住65岁以上的老人,大都身体健康、生活自理,无需他人过多照顾,大多数美国人退休后将自己的房子卖掉,住进老年公寓。用卖房的钱支付公寓所需。美国设有专门款项用于老人小型住宅的设计与兴建,或者整修老人现有的住宅。此外,政府规定公寓不得对老人提高房租,在土地税等方面,对老人有减免的优待。

  据了解,最近一段时间,天津几家档次较高的老年公寓也相继收住了一些老年夫妻。他们都是将自己的住房卖掉,住进条件较好、收费相对较高的老年公寓中。其费用除去养老保险金以外,所差数额由卖房钱补齐。

  据说现在还有人在考虑建立寄宿制的老年大学。这个创意不仅是教育上的一个突破(如今不是提倡终生教育了吗?),也是老年赡养问题上的一个突破。这种大学为老人提供了一个新的社会环境,为老人转移丧偶的注意力、走出悲剧的阴影提供了思路。现在,有的老人观念还无法转变过来,宁愿关在单元门里,做现代鲁滨逊,也不愿进养老院(自尊心使然?);儿女们呢,也乐得不因此而担一个不孝的名声。而寄宿制的老年大学巧妙地保护了老人们的自尊心,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借口,让老人们堂而皇之走进去而不必担着被遗弃、或者等死的名声,又可根据各自的情况来去自由。只是我琢磨着,教这些老学生恐怕不是件容易的事。

  第三个问题就是健康,这几乎已经是所有老人的共识了,但如何保持健康,却是很多老人并不知情的。我发现很多老人在这个问题上陷入一种误区,以为药物能够给他们带来健康,每天都要吃上一大把药。其实,人到老年之后,身体的解毒能力也随之下降,过多的吃药反而对身体有害。我认为,要想获得健康,首先要有相应的知识,不仅是生活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和养生知识。退休之后,当我们有时间了,学习这些知识应该不是一件难事。不是说活到老,学到老么?

  我16岁下乡时,曾经跟随一个老中医在乡间行医,此后,我一直没有放弃对中国传统养生学的研究,并对其中的哲学意境有了一些感悟。很想在这里给我的老年朋友一个忠告:中国最经典的中医理论《内经》中有一句话曾让我受益终身,这句话就是"不治已病治未病"。年龄越高,维持健康的时间、精力、金钱也越多。别以为在上面下的功夫不值得,我认为在健康上下多大力气都是值得的,这是“磨刀不误砍柴功”的事,如果我们的晚年不被疾病所折磨,该是件多么幸福的事啊!

  我想,一个人,你或许可以不煞费心机地为青年时期筹划,或许可以不煞费心机地为中年时期筹划。因为你不用担心收入问题,而且也还有太多的偶然因素影响你的命运,比如婚姻、生育、工作调动、甚至各种突发事件等等,让你计划赶不上变化。

  但是,你一定要为你的老年筹划,因为老年不仅漫长,而且一直是丧失期,因此,筹划得越早越好!

  我想,如何养老,可能每个人的选择不同。最重要的,是我们进入老年之后,不会因失去健康而贫穷,不会因失去伴侣而孤独,不会因子女远走高飞而无人照料,不会因年老而被恐惧所折磨……我琢磨着,马克思如果活着,肯定会赞同社会化养老这种方式的,因为我已经决定到养老院里等着向他汇报了。哪怕我真的不长眼地活了100多岁,也不用担心像张爱玲那样死了多日还无人所知。(她是我最欣赏的女作家。人家名人都免不了这种下场,何况我这小老百姓?)

  由传统道德理念派生出来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理论,曾让中国历朝历代的老年人承袭同一种养老模式,也使无数老年人把他们晚年的幸福寄托在“子女是否孝顺”这个偶然因素上。而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养老模式越来越显露出它的弊端。许许多多的老年人,正用他们自身的悲剧否定了这种养老模式。

  我们晚年的幸福,除了我们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赖于整个社会的关爱。其实,社会化养老是一种更为先进、更为人道、也更为自主的养老模式。老一代人,用他们的青春为今天的社会奠定了发展的基础,后一代人动用社会资源,建立一整套科学而有效的老年保障体系,是一个社会快速发展与和谐运行的重要体现。为了让老年人安全幸福地度过他们的晚年,社会应该为老年人提供专门的医疗体系、娱乐体系、教育体系、住宿体系、生活用品供应体系、心理咨询体系……使老年这个弱势群体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

  我相信,我们这一代人一定能走出悲剧的宿命。

  (完) (一) (二)


今年夏天,何不“放纵”一下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订阅新浪体育新闻,送你皇马球票让你亲历五大球星风采
  新浪邮箱雄踞市场第一 真诚回馈用户全面扩容
  新概念英语 口语 出国考试 考研暑期限时优惠
  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境界,亲密接触,激烈搏杀,包你爽上“天堂”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手机号
密 码
索取密码
猜龙马之战输赢
猜皇马净胜球
猜哪位球星进球

每竞猜一项收费2元,猜中抽奖。奖品全部由:动感地带倾情奉送,包括500元电话充值卡、周杰伦签名CD……


企 业 服 务


青岛网上招商会招商
新浪企业邮箱—免费喽
搜索引擎沟通无限
与新浪结盟共享收益


分 类 信 息
:全国名牌高校招生
   新浪分类全新改版
   夏季旅游-心的承诺
京车消费,此处为家!
 京腔京韵京商京息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步入绵绵情网
开启爱的篇章
加入缤纷下载,数万精彩图片铃声不限量任你下载,每条仅0.1元,让你的手机又酷又炫!
爆笑无比精彩无限,成人世界的快乐享受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下载。      
炫彩地带--和弦铃声彩图,10元包月下载      
情趣无限爆笑连连 令你笑口常开的非常笑话

每日2条,30元/月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