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作品类型的丰富性使得导演的门槛被降低。向导演的身份转化成了演员提升价值告别青春的一种方式。在时间面前,尊重他们的选择比争论更重要。
文/李冬莉
当红小生陆毅表示最想与之合作的国内女演员是徐静蕾。在陆毅眼中,徐静蕾比他有文化。老徐(朋友对她的昵称)是公认的才女,即将在9月上映的自编自导自演的处女电影《我和爸爸》从5月份就开始预热,验证着她作为中国一线女星的地位,也面临“才女”才气的检验。
这部电影被北大华谊以高于投资价的价码购买。据说老板面对徐静蕾的开价满口应承,就因为被电影里父亲的境遇所感染: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活都不容易啊。
虽然没能从《我和爸爸》中期待出一个天才导演的诞生,却看到了一个演员确切地说是一个社会人的努力和进步。
身份的焦虑
无独有偶,同属当红演员的黄磊和李来鹏均在今年下半年推出了自己的导演,处女作《似水年华》和海滩,《似水年华》已先行在中央8套播出,两人制作的均是电视剧。徐静蕾说:“当演员当得越来越糊涂,演到一定的年头,突然发现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特别茫然。就这么糊里糊涂地演下去挺没意思的,自己又不甘心。这实际上就是我当导演的动机。”黄磊认为:“《似水年华》是我在30岁时给自己青春做的纪念,它更像是我的一个童话。”李亚鹏则道出了两人的共同感受:“这些年一直做演员,有了很好的车子很好的房子,但是那些其实不是我觉得最重要的。你应该给自己一些时间,去想想你童年时候的梦想,想想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
“一个好的演员完全可以在机会合适的情况下转化成一个好的导演。这一点不用怀疑。”姜文在《我和爸爸》中客串演出,被问及如何评价徐静蕾的导演时,姜文话说得斩钉截铁。这句话从姜文嘴里说出有足够的说服力。至今,《阳光灿烂的日子》仍是一代人乐道的经典,未及公映的《鬼子来了》拿了奖,也在民间有幸一看的人群中获得不俗的评价。
当下,演员转型做导演、制片等幕后工作渐成风气,特别是人近中年之时,明星的光环已远不能满足作为演员的身份对自我价值的认可。长得越帅,越被奉为偶像,这种转型的渴望似乎也越迫切。刘德华、黎明、汤姆·克鲁斯、苏菲·玛索等等都是其中的一分子。连老一辈的艺术家也未能例外。孙道临、王晓棠前段时间分别导演了电影《詹天佑》和《芬芳誓言》,算是为自己的演艺生涯画上一个圆满句号。
一个一流的演员+二流的甚至三流的导演技巧看起来却比一个顶级的演员有内涵。其实也有许多导演爱过“演员瘾”,《我和爸爸》片中男一号和男二号就由著名导演叶大鹰和张元扮演。香港的徐克、王晶、吴宇森,美国的希区科克等人都有这个癖好,对于这些导演来讲,表演纯属业余爱好,绝少出现导演改行做演员的事情。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演员转型导演的强势。
有门道看门道有热闹看热闹
徐、黄、李的导演作品都属于未开拍先扬名的类型。徐静蕾+叶大鹰+张元+姜文+张亚东;黄磊+刘若英+李心洁+苏慧伦+朱旭+黄舒峻;李亚鹏+周迅+李霞+王学兵+那英……这样的组合,单把每个人自己的FANS吸引进剧院已是一笔不小的数字。这几位都是中国的一线演员,合作的、打交道的,也都是中国演艺圈内顶类人物。明星已经为电影打下商业伏笔,再差能差到哪去?
因为想摆脱纯演员的身份或作为一份告别青春的礼物,他们的作品较少出现一般导演的社会性情绪,责任感之类的语汇用在他们的作品身上太过沉重。除了给自己交代,导演的深层意义还没在他们的第一部作品上落下痕迹。
作为首部由电影局批准立项无需再与电影制片厂合作(买厂标)的独立出品的国产电影,徐静蕾的电影审查的阶段也是一气呵成。按她的说法,电影局让怎么改就怎么改,她很听话。而《似水年华》更乖,连一个画面、一句台词都没有改动。这样质量过得去,观众喜欢看,投资商乐于出钱的作品该是多多益善。
同众多想要转型或曾经转型的演员相比,他们的转型都称得上成功。一个成功的演员面对身份困惑其实也是有挣扎的。李连杰在回答对他的表演风格能走多远的质疑时,打了个比喻,我是开饺子铺的,我的任务是做出各种各样的饺子,有不同的馅,但还是饺子,不是包子。实际上,20世纪80年代中期李连杰也曾自导自演了一部武打片《中华英雄》,可惜影片在当时反响并不大,其后李连杰远走美国,直到90年代初凭借徐克的《黄飞鸿》系列再次为人瞩目,从此一心一意,守起了饺子铺,越战越勇。
人们对徐、黄、李作为演员的评价褒贬不一,敬业和勤奋倒是有口皆碑。这年头,有梦想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况还在真诚地为实现它付出努力。当影视剧的评价标准向“好看”倾斜,在时间面前,尊重他们的选择或者比争论价值更重要。
凯文-科斯特纳
凯文.科斯特纳很命苦---他卖力演出的镜头总是在最后的放映版本中被剪掉,但他终于靠《铁面无私》一片建立起影坛巨星的地位,后来,又自导自演了《与狼共舞》,在奥斯卡上,荣获12项奖项提名。一鸣惊人。
梅尔-吉布森
作为一个大牌明星,梅尔吉布森的导演处女作《勇敢的心》拿下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等五项大奖;而且,剧中的表达的“freedom”精神不但成为电影经典,而且让观者落泪。
北野武
搞笑表演出身的日本演员北野武自导的影片却是暴力题材,并且凭借影片《花火》荣获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
姜文
导演的两部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和《鬼子来了》在国际电影节上连拿奖项,证明了中国的一流演员同时也是一个一流导演,令人惊艳不已。
成龙/周星驰
这是两个导演和演员融会贯通的典范。将自己在功夫和搞笑领域多年积累的经验应用到自导自演的商业类型片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票房神话。任何有两人参加的戏份,哪怕不是亲自执导,都透着像他们导演一样鲜明的个人风格。
张艾嘉
20世纪80年代的当红演员和歌手,1986年自编自导自演的《最爱》获得1986年金马奖9项提名,不但为她夺得最佳女主角的荣誉,该片的另一女演员亦获得最佳女配角奖。而后1995年编剧及导演的电影《少女小渔》和1999年自编自导的影片《心动》均多次获得大奖;《心动》亦为1999年香港十大票房电影之一,在台湾更打破近两年国产片票房纪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