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莫扎特的故乡,有最热爱音乐的市民,有最激动人心的音乐理念,有最杰出的音乐大师,还有最与时俱进的新音乐。
文/李健
一年一度的古典音乐盛会——2003年萨尔兹堡音乐节于7月27日以莫扎特的歌剧《后宫诱逃》揭开了序幕。为了纪念早逝的天才作曲家莫扎特而举办的萨尔兹堡音乐节,从1877年开始,吸引了大批爱乐者前往观瞻,成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古典音乐节之一。从奥地利公主到英国查尔斯王子,从皇裔贵族到普通平民,数以百万的爱乐者纷纷来到这里,聆听这举世无双的天籁之音。无数电视台、电台进行实况转播。萨尔兹堡,作为莫扎特的出生地,又一次见证了古典音乐的辉煌。
经典一:地方
萨尔兹堡人人热爱音乐
被柴可夫斯基称为“音乐基督”的莫扎特,1756年出生于奥地利的萨尔兹堡小城。他的音乐仿佛天使之音,消解人世间的所有纷争。哺育大师的故乡萨尔兹堡,也同样让人难以忘怀。它位于奥地利西部,地处阿尔卑斯山北麓,萨尔斯察河穿城而过。萨尔兹堡的教堂多达40座,堡垒、尖塔教堂、喷泉雕像,充满中古风情。这一切使萨尔兹堡无愧于“北方的罗马”之称,电影《音乐之声》同样取景于此。
在萨尔兹堡,你可以处处感受到人们对大师的热爱。这里有莫扎特故居,莫扎特音乐学院,莫扎特广场,莫扎特纪念铜像等等,宫廷、教堂和音乐厅到处回响着他的音乐。人口不过20万的小城,每年却吸引了200多万的音乐爱好者和游客。在音乐节大音乐厅门外,无论何时,每天演出前两三个小时都会有不少人拿着“我需要一张票”的纸条徘徊着等待退票。热爱音乐的当地人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朝圣者同样狂热。经典不灭,是为斯。
经典二:理念
只上演最为激动人心作品的音乐节
萨尔兹堡音乐节的前身莫扎特音乐节,创立于1877年,主要演绎莫扎特的经典之作。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三个当时的音乐名人,戏剧导演莱恩哈德、作曲家理查·斯特劳斯、诗人霍夫曼斯塔尔决定将莫扎特音乐节发扬光大,并加入戏剧表演。他们确定了“萨尔兹堡音乐节原则”:规定每年都固定在萨尔兹堡举办音乐节。富有远见的霍夫曼斯塔尔还定下了他的哲学理念:“歌剧和戏剧将代表世界最高水平;萨尔兹堡音乐节将继承世界的古典音乐传统,对欧洲的信仰是音乐节的精神基石;我们将举办最高水平的演出以纪念莫扎特对音乐世界纯净和优美的追求。”他还雄心勃勃地宣称:“这里只上演最为激动人心的作品。那些淡然无味的平庸之作决不会在这里出现。”
1920年8月22日,根据英国中世纪神秘剧改编的剧作《每个人》在萨尔兹堡旧城大教堂广场露天上演,开始了萨尔兹堡音乐节的历史篇章。剧中巧妙之处是,傲慢的叶德曼在神灵的指引下最终得救的那一刻,演出时总是刚好配合夕阳从教堂的尖塔背后出现,一缕金光洒射到身上,然后全剧在夕阳余晖中结束。
经典三:大师
音乐节的“绝对统治者”卡拉扬
在这一百多年的历史中,不少著名指挥家如马勒、理查·斯特劳斯、托斯卡尼尼、富尔特文格勒都在音乐节上执棒过,但卡拉扬的到来才给萨尔兹堡音乐节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声誉。卡拉扬,1908年出生于萨尔兹堡一个具有音乐氛围的家庭,担任过萨尔兹堡音乐节的艺术总监。他的指挥严整,条理,完善,瑰丽,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指挥家。卡拉扬同时也是萨尔兹堡音乐节的“绝对统治者”,除了指挥,他还对音响效果,舞台灯光设计有精心的研究。根据他的想法而建立的大音乐礼堂在1960年完工,可容纳二千多名观众,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舞台。1967年开始主办他个人的音乐节,而且,他一生录制唱片近900张,大大推动了古典音乐的流行。
正是由于卡拉扬的不懈努力,才使萨尔兹堡成为当今世界最令人瞩目的音乐盛典,成为音乐爱好者“朝圣”的麦加。
经典四:新音乐
注入新潮音乐的“新萨尔兹堡音乐节”
1992年,一个新的领导班子成立了,新上任的艺术总监莫耶耶尔对音乐节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古典大师的作品不再一统天下。他认为,20世纪的杰出作品应该有相应的杰出演出,当代音乐和戏剧应占显著地位,萨尔兹堡音乐节应当面向普罗大众。新浪潮音乐,爵士乐,摇滚乐及所有最新潮的音乐,都让年轻的欧洲人蜂涌而至。而增加门票,尤其是低价票,订票优惠和折价票的措施也吸引了不少新听众。
2003年萨尔兹堡音乐节是彼德·路兹卡任艺术总监的第二年。188个节目,合45场歌剧表演,82场音乐会,61场戏剧演出,不仅仅在现场的观众可以欣赏到,数以百万计的人也可以同时通过电视台收看或电台收听。中国新晋钢琴家李云迪也于8月10日在萨尔兹堡音乐节作首场演出。古典与流行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爱乐者们各得其所。
霍夫曼斯塔尔当初希望萨尔兹堡音乐节将奥地利传统融于舞台表达的各种形式之中,从而在欧洲获得更高的艺术地位。今天,这个愿望不仅已经实现了,而且也让世界各地的人们愿意不辞劳苦远涉重洋,亲聆大师之音。“花枝春满,天心月圆。”有人这么形容莫扎特的音乐。当听者的灵魂随着绝世的音乐飞升时,那也应是美妙的一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