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伤大雅的小偏执增加一个人的独特性与日常生活的波澜,放一点点纵容与揶揄进去的话,还可以是可爱的。
《Friends》拖拖拉拉出完第9季了,我们也就跟着哼哼唧唧看下去。都是些琐碎至于无聊的小事。有一集是Chandler忽然发现自己的姓氏难听,本来大家是说笑,他却顶真起来,心心念念要改名字,走来走去闷闷不乐。
这类的小偏执无处不在。Rachel的爱美,Monica的爱洁,Phobe更不用说,整个一环保女战士。众多笑料也来自这里。Chandler的朋友拿着啤酒问:“有杯垫吗?我怕弄脏桌子。”本来冷着脸的Monica立刻殷勤起来;Joel胡说怀孕会让女人手指肥一倍,而且再收不回来,待产的Rachel立时大惊失色举起手来看……
我们对这类细节心领神会,是因为我们都有各自的偏执之处。我有一个牛高马大的男性朋友的死穴是胡萝卜。我发现这一点是有一次当着他面点了一杯鲜榨甘笋汁,东西上来的时候他脸色都变了。还有个对文字敏感的朋友一听到别人说不规范的缩略语如“央视”、“雕光”,那表情就像吃了沙子。有人不能容忍别人不申请ISDN或用廉价的音箱听音乐,也有人如我,最恨人把报纸带到床上看,脏。
有一阵子对《经济观察报》有好感,就是觉得他们的纸好像干净一点。不过现在也不看了。也许很多女人不爱看报纸多少都是嫌它脏?
神经粗一点当然日子好过一点,这谁也知道。但神经太粗又有十三点的嫌疑。而且无伤大雅的小偏执增加一个人的独特性与日常生活的波澜,放一点点纵容与揶揄进去的话,还可以是可爱的。
《Milk》杂志每期介绍这样的人:喜欢某个牌子的球鞋,5千块一对也买得下手,还订造一面墙的柜子来收藏那上千双宝贝鞋子。稍微喜欢T恤的人,闲闲有上百件T恤更不稀奇。相信香港的今天就是内地的明天,商业够发达就什么也能收藏,铁皮玩具、古董电话、丝巾手袋、卡通猪狗、再生纸袋……好Q好型好cool好yeah好卡哇依……把所有感情投射在无感情的物体上,哪还有空抬眼望一望真人?我每次坐在香港地铁里,都为人们脸上超级冷漠的神情着迷,那种只属于超级大都会的神情。
如果是大的偏执——俗滥的安迪·格鲁夫的名言“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是有道理的,成功的人无非是对某样东西偏执,尤其是对别人不偏执的东西偏执。看看张元导演的《疯狂英语》,那个满脸涨红声嘶力竭的胖子不是活脱脱的偏执狂是什么?
最大的偏执当然是宗教。去年在西藏旅行的时候,忽然接到朋友的电话,说一个我们共同的朋友急病入院,情况危殆,要我一定去寺庙请酥油灯为他祈福。我是觉得像我这样什么都不信的人,这也太临急抱佛脚了,人家佛又不是傻子。每次去佛前祷告时心虚得,汗都下来了。还好没几天又接到电话,说朋友没事了。我这才松一口气,举止恢复正常。绝对地用佛向前不用佛向后。
不信佛不信耶稣,但可以信别的。如果你去上瑜珈课,或听食素的人布道,看裸体主义者宣扬裸体的好处,性专家讲性的重要,甚至丁丁迷讲丁丁,花生迷讲snoopy,周杰伦的fans讲周杰伦,格瓦拉的fans讲格瓦拉,你就会明白,这是一个泛信仰化的时代,基本上信什么都是有可能的。甚至就是信一只球鞋信一件T恤。每个人说起自己的至爱,眼睛里都会放射出不容置疑的偏执光芒。这解释了很多三十几岁的女人沉迷卡通,帆布包包上挂满像章饰物。如果那是她的信仰,你就不能说她装嫩。
比较而言,单身的人又比已婚的人更偏执。有家的人始终生活在社会中,稍一逾分就觉得了,不能不时时克制。单身者却是把门一关,自己就是自己的国王,只用迁就自己,从不迁就别人,难免越活越自私。《Sex and the City》中,几个女人大肆抨击30岁以后还没结婚的男人是劣等人种,没有传播自己后代的能力。可是,焉知自己在别人眼里不是这个德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