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订阅手机短信感受新
闻震撼稳居信息前沿
好书酷碟全场打折
新浪首页 > 文学 > 正文

槟城 亚洲原乡

http://www.sina.com.cn 2003-12-10 17:43   新周刊

  几支亚洲民族的血脉都在这里延展,甚至连母国都已然丧失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却在这里完整存活。

  文/何树青

  在槟城的HOLIDAY INN酒店,你收看到的电视不是CNN,而是BBC,而且设在遥控器的第一频道。其它五星级酒店亦然。

  这里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至今马来西亚人可以持签证在英联邦国家畅行无阻,英国殖民的旧痕无所不在。虽然有说法认为最早是客家人来到了槟城,但更多的史载承认1786年由 Sir Francis Light船长来此开埠使槟城成为英国的商港枢纽,算是槟城的第一篇章。就连槟城的名字槟榔屿,也是一上岛即见槟榔树而陡生灵感的英国人命名的。槟城的行政和商业中心亦叫乔治市。至今,Light船长的铜像仍屹立在槟城艺术博物馆前。无论新官仔角还是旧官仔角,英式建筑与教堂是触目皆是的风景。与全马来一样,虽然马来语是国语,但英语也是工商界及服务业非常普及的语言。

  华语与英语分享着槟城的主要语言地位,只因为这里的居民有59%为华人,如今已到第四代。比起怡保这座华人占75%的马来第三大城市,槟城的血统要显得更为复杂,它还有相当多的马来人、印度人及其它族裔。

  285平方公里的槟城岛上住着80万人,几乎都是移民。他们保留着自己的母语及风俗节日,建筑及餐饮,身在马来而心犹自浸淫着母国的文明,并对母国的发展保持着高度的关心。他们把槟城打造成了马来第二大城市,亚洲最适宜居住的十大城市之一,现在又在与马六甲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已有数个城市开通了直航槟城的班机,它作为旅游城市的特质更加彰显。但正如槟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所强调的价值一样,它最大的城市价值不是海滩,不是古建筑,不是旅游,甚至不是宗教文化名城——它是亚洲原乡,几支亚洲民族的血脉都在这里延展,甚至连母国都已然丧失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却在这里完整存活,例如槟城华人的重视节庆拜天公及庆祝中元节,印度人的大宝森节庆典等。亚洲国家的人去到那里,首先看到的恐怕不是热带风光,而是与母国一样亲切熟悉的风景。今天,从亚洲各地,如香港、台北、曼谷、普吉、合埃、棉兰、日本及新加坡都有定期班机通往槟城。

  以旅游的名义

  槟州在国际旅游版图中有“东方花园”和“印度洋上的绿宝石”之称,10月23日在槟城召开的马来西亚旅游全球传媒推广会,算是一次规模不大不小的“联合国”会议。会议免不了有马来西亚旅游业和马来航空公司的介绍与宣传片,全场表现最佳的当数槟城旅游发展局主席,她是马来人,为自己起了一个中文名字叫纪碧真。像《新周刊》的“恶俗”做法一样,她的演讲主题是“槟城的十大看点”,比如交通便捷、物有所值、一流住宿、多国美食、奇珍异果、游乐项目、购物天堂、度假胜地之类,第十个看点是——她说:多元文化魅力。其后的舞台秀证明了这一点,长着各式亚洲面孔、穿着各式亚洲民族服饰的舞者端出了一台极具亚洲多元视觉风格的现场秀,来自中国、马来、巴西、法国的摄影师在一旁不时变幻最佳拍摄地形,和换胶卷。

  更大的盛典是第三天的屠妖节(DEEPAVALI),印度人的节日,在梵文中的意思是“曙光”。然而马来西亚把它变成了开放日,即所有民族一齐来参与庆贺节日。下午两点,在槟城旧关仔角,日晒如火,马来人、印度人和华人的礼宾队迎来了马来西亚的国王、文化艺术旅游部长、槟城州首长以及在几天后的10月31日接任了马哈蒂尔首相之位的副首相巴拉威。我听不懂马来西亚知名歌手唱的是什么,但看懂了来自印度本土的KATHAK舞蹈团的舞蹈,而中国歌手唱的《夜来香》,倒是第一次在烈日下听到。

  这一天是槟城的节日,也是马来西亚的节日,也是身在槟城的所有亚洲族裔的节日。在马来西亚,政府会为各民族的传统节日而全民放假。

  华人圈

  不知不觉中,马来西亚现在是中国在东盟十国中的最大贸易伙伴,而槟城与厦门这对结缘已10年的国际友好城市之间的通航也刚刚议定。槟城史上曾有过“小厦门”的别称,主要原因是福建人占了槟城华人的一大半。他们去得早,宗亲结盟,一度与晚去槟城的广东人搞过帮派火拼,但恩仇很快烟消云散,共同扎根槟城,留下好多条唐人街。巧的是,槟城与厦门现在还同是DELL电脑的亚太制造工厂所在地。

  在某种意义上,槟城也是唐人城。海外第一个中华总商会便诞生于此,甚至在1905年清朝商部考察外埠商务大臣张振勋率领商务考察团下南洋劝说华侨回国投资之前,他们就有了槟城华人商务局。60岁的导游庄春庆不忘向我们提及这里有孙中山的故居,孙中山谋划广州黄花岗起义,便是在槟城开会、募资、招兵买马。至于更早的华人遗址,是在槟城东南端的 Batu Maung 渔村,人人都说那里是明朝郑和曾经踏足的地方,有郑和庙,有一个大脚印, 传说是郑和本人的脚印。

  中国人去到槟城一定会被拉去看两个地方,令槟城的华人引以为豪的地方。一是大蓝屋。这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1年评为全球保护修缮最好的古建筑之一,上月的《马来航空》杂志却以它为封面,蓝屋的主人是娶了七房姨太太的中国人张弼士。在槟城史上,荣登本城富豪榜的华人不止张弼士一人,在临街的英式百年别墅豪宅群中,人们会向你指指点点哪栋哪栋为华人所有。二是龙山堂。龙山堂是福建姓邱的宗祠,传说原来的龙山寺的设计和规模过于类似皇宫的华丽宏伟, 曾招惹到中国朝廷的不满。不知是巧合或因此而触怒天意,于建成后很快便被烧毁。现时的龙山寺按原来比例把面积改细,但大堂依然气派不凡,雕梁画栋, 全出自中国名家工匠之手,采用中国上等木材造成。鬼斧神工之余又融入槟城趣味,比如以哭僧和笑僧设置在入堂口尚嫌不够,更令印度锡克族士兵雕像守在高台之上,替中国人看门。即便在中国本土,如今想看到这样一栋完全采用民间粘贴手法营造出来的气势雄伟的祠堂也是不太可能了。难怪我们参观当日,槟城州政府接待国外代表团,也要特地选在祠堂外的广场上摆下宴席,以显槟城文化魅力门面。

  槟城的华人除了宗亲会、祠堂、佛教堂、唐人街、中文报纸、中式餐饮显示自己的存在,更有华人官员、华人学校、华人商业和华人传统家庭教育延续着华人在马来社会的发展。有一次,在唐人街的一间中国大排档吃肉骨茶,邻桌一个属于槟城第N代华人的中年人对我说:“你帮我转告他(我们这一桌上国语说得不如英语好的司机),说他丢了中国人的脸。”而在一家叫做“田园土产”的中国香料店,刚刚从黑龙江绥中市回来的老板郑达发满怀骄傲地跟我讨论起“神五”的发射,仿佛杨利伟是他弟弟。

  另一个东方之珠

  被称为“东方之珠”的不止是香港,被称为“东方明珠”的不止是上海,还有槟城。你可以说槟城没有自我,到处是英国和亚洲各族裔影响的痕迹,但这正是混和着东西方并散发浓烈亚洲风俗气息的槟城本色。就连有人说槟城“当地居民都是美食主义者”,都是基于它的多元混和特色,如一道名叫Penang Assam Laksa的菜,你很难分清这碗美味可口的面条是中式、泰式、马来式或西式,因为糅合了太多种原料、调料与烹饪法。乔治城、圣乔治教堂、康华丽斯堡、甲必丹吉遴清真寺、打石街清真寺、暹庙、苏巴马廉神像、卧佛寺、极乐寺、蛇庙、槟榔山、升旗山,槟州植物园、蝴蝶园、热带果园、丹绒武雅海滩、达都斐令宜海滩、众多国际水准的大酒店、水上运动……抛开这些丰富的与旅游和文化的东西,槟城仍然有别的城市支撑点,比如电子通讯、光电子、电脑软件、生物工艺、药剂、农基工业等。在1998年时,槟州的人均GDP已达到11630元马币(大约相当于25000元人民币),并在此后以3-6%的速度增长。在槟城电子工业城,也有来自中国宁波市的企业投资。

  像在巴黎,视线总是绕不开艾菲尔铁塔,在槟城,视线也总是绕不开65层高的光大中心。这栋圆柱体般巍然独立的建筑下面,是拥有复杂与多元化、极度传统与极度时尚并存的都市文化和商业生态系统的槟城。


新周刊网络版第167期 专题


新 闻 查 询
新浪个人家园全面升级,买一送二超值大礼!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