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订阅手机短信感受新
闻震撼稳居信息前沿
好书酷碟全场打折
新浪首页 > 文学 > 正文

三级城市

http://www.sina.com.cn 2003-12-27 15:25   新周刊

  小城市在萎缩是世界趋势。在100万级人口的城市,城市病开始变得明显,而都市型人格也在塑造中。关于城市的一切好处与坏处在1000万级人口的城市都能找到。

  文/何树青

  两百年以来的欧美文学、一百年以来的中国文学中,都能找到一种侵入并深刻改变人们生活方式和精神人格嬗变进程的怪兽,那就是城市。从农村社会过渡到城市社会,城市给了人们一切新奇和新生活,同时也破灭着原始的田园牧歌式理想。

  城市化仍是未来中国不可逆转的一大趋势。15年来,中国城市化率达到每年1%,截止2002年末中国已有城市人口3.5亿,全国设市城市660个。中国城市化率已在30%以上,此时几乎所有的乡村都有城市化目标,所有的城市都有扩大化的蓝图。青岛的城市化水平已由1999年的49%提高到2002年的54.7%,同时设定了到201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70%、中心城市成为拥有400万人口的现代化特大城市的前景。海南省城市化战略总体目标基本拟定202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60%。从2003年10月30日起,深圳计划在2004年底成为全国第一个没有农村的城市。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谈到,中国城市发展的引导体系已经有绿化先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奖、联合国人居奖等五六个层次。但这个体系并不影响各城市当局对自身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的设定,10万级、100万级、1000万级人口的城市都在剧烈改变之中。

  一城一地,已是两种世界。不同人口级别的城市,在方方面面差异化背后,是总体生活方式和观念的不同。与马克思、韦伯并称为现代资本主义理论三大经典思想家的德国社会学家齐奥尔格·西美尔说:“都会性格的心理基础包含在强烈刺激的紧张之中,这种紧张产生于内部和外部刺激快速而持续的变化。”

  衡量城市化水平主要有三个标志: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生活在10万级、100万级、1000万级人口的城市的事实本身,就决定了生活在这三级城市的人的命运。

  10万级人口的城市

  人际关系关键词:口碑型交际/稳定的适龄婚姻 职业关键词:工人、农民、公务员和个休户/外出打工 形态关键词:网吧/摩托车及三轮车公共交通/中学及职业技校/邮局/发廊/招待所/录像厅 心态关键词:稳定/向往大城市

  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写道:“张家口是南北通道,塞外皮毛集散之地,人烟稠密,市肆繁盛。郭靖手牵红马,东张西望,他从未到过这般大城市,但见事事透着新鲜,来到一家大酒店之前,腹中饥饿,便把马系在门前马桩之上,进店入座,要了一盘牛肉,两斤面饼,大口吃了起来。”生长在大漠的郭靖会把张家口这种10万级人口的城市视为大城市,部分原因是因为那时是宋朝。

  今天,10万级人口的城市是县级市与建制镇的概念。目前,中国已有20600个建制镇,其中县城1660个,生活着约1.5亿开始城市生活的非农业人口。在这个级别的城市里,人们习惯于称本地为小地方,因为不但制造业的规模和富裕程度有限,而且时尚都要经过从特大城市到大城市到中等城市再到这里的几经转手。也许在这个级别的城市里仍然会有买私家车的富人,但基本上稳定工作与低工资构成职业主流,公务员、工人、农民和个体户构成城市居民主体。因为没有大学,所以本地的学校里都是同城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很可能彼此相熟,因为这里没有报纸,更多是口碑型交际,小城市里的一切都能迅速传播,成为公共话题。这里的城市生活只是初级阶段,尚未完全脱离农业社会的积习,比如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观念虽经上下班制度置换但基本一致,所谓的夜生活消费在中老年人那里几乎不存在,剩下是不安分的年轻人在有限的网吧、夜市、电影院、游戏机室、卡拉OK厅和舞厅消磨。稍微有点钱,年轻人会买个摩托或电脑。中国最稳定的婚姻在这里,既然安心在这里生活,人们也不会有多么奇异的盼头,他们到了年纪就结婚,到了点就下班,到了元旦就准备年货。一个共同的现实状况是,这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他们出了远门,去到心目中的发达城市打工赚钱见世面去了。所以,一到春运,把春运弄得像敦克尔克大撤退似场景的主体就是他们。而从10万级人口的城市考出去的大学生,构成了中国城市最壮大的职业群体,大多数每年都会回家,但对这个生长的所在已不存怀念。就趋势来说,这个级别的城市是先壮大后消弥——在走向更高级别的城市化的同时,成为更大城市的一个区。

  以上说的是中国,国外的城市不一而足。一方面,这个级别的小城市在萎缩是世界趋势。在日本和美国中部地区,只有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周围的小城市保持繁荣,比如加州的硅谷,这主要得益于大城市的辐射和小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势,而不是取决于小城市自身规模的活力。另一方面,欧洲这个级别的城市大多基本停滞发展,成为一种完全生活化的超稳定社会,或固守古城。

  100万级人口的城市

  人际关系关键词:圈子型交际/不稳定的婚姻及晚婚 职业关键词:外来工、公务员、白领、职业经理人/人才交流市场 形态关键词:地方传媒/超市/公交系统及出租车/地图/五星级宾馆/会展/大学及研究生院/广场 心态关键词:城市个性/国内视野及国内城市间攀比

  对建筑师张永和的一次电视访谈记忆犹新:关于成都与北京的区别,他提出百万人口的城市与千万级人口城市的建筑风格不一样。

  有人论证在世界城市化过程中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大城市相对小城市更具竞争优势,从而得到更快发展。1920年,全世界百万人口以上城市的人口只占到城市总人口的3.6%,而到1980年,这一比例已提高到14.9%;100-250万人口的城市总人口由1200万增加到2.4亿,增加了19倍;250-500万人口的城市总人口由800万增加到1.3亿,增加了15.8倍;500-1000万人口的城市总人口由700万增加到1.5亿,增加了20.3倍。在韩国,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比例在1980年达到66.3%,

  照中国的城市划分,人口100万就算特大城市了,这种旧制与这个级别的城市在中国的迅猛发展不协调。你几乎举不出一个例子来证明中国哪座100万人口左右的城市没有定下城市人口与市区规模扩容数倍的目标。

  在100万级人口的城市,有了电台电视台报刊出版社网站齐全的本地传媒,有了多元的公共交通系统,有了竞争中的大超市与大商场,有了包括白领和职业经理人在内的新职业族,有了外企和与外城之间的人才流动,有了星级宾馆和大学,有了成规模的房地产和金融机构,有了一些向全国和区域展示本城形象和实力的会展,有了加入全国体系的GDP指标和收入评估,有了大型的城市规划和地图,有了与全国其它城市竞争攀比的野心,有了城中公众人物和旺盛的持续的购买力,并开始讲究城市个性。

  这个级别的城市的生活质素性价比绝不低于1000万级人口的城市。比如上海房价比扬州要高出1倍,而上海人的收入只比扬州高66%。在这个级别的城市,商业业态的发展更有超前性。如超市业态、大卖场业态和高档百货业,1000万级人口的城市虽然进入更早,但100万级人口的城市发展成熟所需的培育期更短。而且它们往往有一个独家优势,即区域市场制高点。

  在100万级人口的城市,城市病开始变得明显,而都市型人格也在塑造中。从外观上看,这个级别的每一座城市都有草地广场、景观大道、摩天大楼、老城区、新城区、开发区、精品豪宅、“标志性建筑、公共雕塑,但视觉的美化在“不准入”机制下使作为城市主人的城市居民变成了“城市观众”,压抑感和陌生感油然而生,令人反而怀旧。人际关系呈现圈子型交际特征,职业和居住地的差异都是壁垒,虽然有一些爱好者组织和联谊会在消除隔阂。私家车开始成为潮流,贫富差距拉大,品牌消费意识强化,物质为主体的价值本位在所难免,此外所有人都看中发展机会。婚姻不再一成不变,开始不稳定起来,离婚和晚婚是正常的普遍现象,对时尚更敏感也更近,偶尔也能独创一些本城时尚。

  1000万级人口的城市

  人际关系关键词:向左走·向右走/陌生人/一夜情/不稳定的婚姻及不婚观念 职业关键词:外来工、公务员、白领、职业经理人、企业巨头/国际飞人/海归派/人才市场及猎头公司/职业生涯规划 形态关键词:全国性传媒/总部/洋品牌/地铁/电子地图/五星级宾馆/国际性会展及艺术节/MBA/洋大师个性化风格化建筑作品 心态关键词:时尚发源地/城市体验中心/国际视野及国际城市间攀比/数码冲印及幻灯片

  中国的城市化超常规发展并不是世界个案,巴西、墨西哥、阿根廷、韩国、伊朗、土耳其等国目前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1994年5月美国《新闻周刊》以《糟糕透顶的工厂》来形容亚洲的大都市,并且认为城市疾病肆虐,空气和水源污染,交通堵塞等灾难“今后只会进一步恶化”。然而在1996年6月《新闻周刊》又以《超大城市》为题,作出相反的乐观估计:“事实正在证明,这类超大都市的生活质量比曾经预测的好”:“从环保角度说,聚集大量人口也许更易奏效”:“现在有了一种认识,即密集型居住模式比无休止的散乱扩展好”。1998年5月美国《商业周刊》载有《大城市更加光辉》的文章,指出城市正在变得更有价值,“当城市成功的时候,整个国家也会成功。”今天,人口超过1200万的日本东京,市中心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新的标志性建筑正在建设之中,东京对其下属的100多个地区进行重新开发的计划正在执行。这样越发达越开发的情景在中国的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并不鲜见。

  关于城市的一切好处与坏处在1000万级人口的城市都能找到。奢华与城市病,巨型建筑与塞车,时尚和骗局,盛会与冷漠,高收入与破产。这里是城市体验中心与全国性传媒国际性品牌集中的所在,国际飞人、国际职业人和诸多跨国公司总部使之呈现国际都会的气象。人际关系深度多元化、职业化、圈子化和陌生化,异乡人成为一种通感和人际互动模式,同事比邻居更被信赖,BBS上比生活中更易交友聊天,丈夫也被视为“和我结婚的那个男人”,《向左走·向右走》的漫画故事在现实中每天都在发生。自由和自私成为在1000万级人口的城市精神需求的正反两面,个性化穿着不招惹非议和侧目,舶来品牌消费也仅是众人乐于追随的时尚之一,金钱扮演着诡异的可买到一切的角色,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此地为金融中心以及脑力与物质在此等价交换的原则。品位成为城里人与人之间的彼此要求,而在生存压力和规则意识之下,人人对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都很在意,所以跳槽、一夜情、职业生涯规划流行,包括轻轨、地铁和小轿车在内的快捷交通工具为此而重要。生产与消费都高度集中化,CBD成为一种潜在需求,而中国36个大城市、9个中小城市齐上CBD的事实则显示了100万级人口的城市对1000万级人口的城市的攀比心态和操之过急。


新周刊网络版第168期 专题


新 闻 查 询
新浪个人家园全面升级,买一送二超值大礼!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