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文化 > 文化期刊、杂志封面秀 > 正文

伊朗三问

http://www.sina.com.cn 2004/02/02 17:20   看世界

  文◎毛春初

  伊朗之所以现在成为了当前国际关系的热点之一,不外乎三个原因:一、地理位置;二、石油资源;三、核计划。

  伊朗南濒波斯湾和阿曼湾,北隔里海与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相望,素有“欧亚陆桥
”和“东西方空中走廊”之称,一直是列强争夺亚洲腹地的国际“大博弈”的主要舞台;而伊朗又是世界第5个石油储量最丰富的国家,这在石油需求额的扩张性与供给的稀缺性日益突出的今天,时时牵动着西方的石油神经;在美国帮助下,20世纪60年代在德黑兰附近的一个核能研究院里面诞生的核反应堆——它当时与一个玩具差不多,只是在重要客人来访时才开启炫耀一下——已经成了今天伊朗核问题的肇始;当然当年霍梅尼的输出革命在意识形态上为伊朗的响亮名头上再次响鼓重槌。

  而如今霍梅尼早已作古,伊朗也缓慢走向开化,但其安全环境却因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后空前恶化。伊朗的神权政治是否在内逼外引中继续前行还是有所突破?在“邪恶轴心”一个个颠覆、动摇的榜样示范下,伊朗会决定自废核武还是相时再动?无征而来的巴姆地震,美伊的秋波暗递是否又能预示双方关系松动回暖?

  三大疑问,已然包含伊朗当前最大的困境。我们没有,也无智慧给出定论,只是提出一些思考以与读者诸君共同思想碰撞,最终的形势发展当然存在于伊朗与外界力量的互动之中。

  美伊关系:一场地震是不够的

  “每一种情形,每一个机会,每一次事件,如果利用得法,它就能起到建设性的作用,在现实政治中,这种机会无处不在。”德黑兰大学政治学教授巴旺达说。

  有分析家指出,伊朗的巴姆地震震动了美伊关系,可算是一场“地震外交”,但是积怨的深壑,猜疑的厚墙能否通过一次地震而填平、倒塌呢?

  文◎毛春初

  伊朗的快速反应令美国非常惊讶

  2003年12月28日凌晨3时,一架美国空军大力神C-130型军用运输机缓缓降落在伊朗东南部的克尔曼,机上装有美国援助伊朗地震灾区的物资和美国政府派遣的救援人员。虽然这是一次普通的人道救援,却被西方媒体形容为“不同寻常”。

  当12名美国救援人员到达已经毁损的机场跑道的终端时,伊朗的救援义工立即跑上来要求合影留念,而在确知这几个人是来自“大撒旦”的美国时,一种惊讶而激动的情绪在他们脸上蔓延开来。来自美国波士顿的医疗人员盖维在被问及呆在伊朗有什么疑虑没有,他回答:“一点也没有,我和同事们都感觉不错。”

  上年末那场死亡3万人的地震,为美伊对话创造了一个机会,美国的高层忽然把“邪恶轴心”甩到了一旁,而向德黑兰摇起了橄榄枝。美国副国务卿阿米蒂奇及时地打电话给伊朗驻联合国大使贾瓦德·扎里夫,表示美国愿意提供帮助,他可没想到伊朗方面30分钟后就回了电话。这种速度简直像地震一样震晕了美国高层。善意还在继续释放:布什十分欢迎美伊在地震问题上的接触,并称之为一种近几个月来两国关系上有“积极意义”的事件。

  伊朗许多媒体也热烈欢迎美国的人道援助,原来一直把美国描绘成恶魔“大撒旦”的媒体,现在都在热烈地讨论美伊关系。

  《伊朗日报》引述波斯语报纸《Sharp》的话说,“采纳美国的方式可以减少人员伤亡”,而《Sharp》就把巴姆地震等同于近年来发生于加利福尼亚的大地震,“因为两者在严重致命程度上几乎相当。”

  美国和伊朗互有所求,地震只不过是个迟来的引子

  伊朗问题,一直是美国政府最棘手的外交问题之一,决策层对伊朗是采取接触政策(像对朝鲜一样),或者是进行改朝换代(像对待伊拉克一样),一直争论不休,莫衷一是。尽管“9·11”事件后,布什将伊朗列为“邪恶轴心”,但是,双方的接触与合作也悄悄增加。2003年10月,美国副国务卿阿米蒂奇在一次国会听证会上说,美国并不追求改变伊朗的政治体制。双方的接触甚至还可以追溯到1990年6月伊朗历史上记载的最惨的里海地震,当时一架美国私人飞机就降落在伊朗机场运送救援物资,但被伊朗谢绝。两国围绕阿富汗反恐战争、伊拉克战争的合作是不争的事实。上年晚些时候,双方就伊拉克问题、反恐问题进行了秘密会谈,虽然未取得结果,但是毕竟是一次直接的接触,而这样的秘密会谈在去年已不是第一次。

  让美国人下决心对伊朗发出温柔信号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来自利比亚“弃暗投明”对美国外交努力的鼓励;一是伊朗的宿敌约旦和埃及的领导人出现在德黑兰。而直接触发美国采取积极的接触政策却是因为伊朗在核问题上立场的松动。

  而从伊朗方面来说,伊斯兰革命已经过去了20多年,继续长期同美国敌对下去不符合伊朗的国家利益。美国作为目前惟一的超级大国,在国际上频频挤压伊朗,严重地削弱了伊朗的国际地位和限制了其外交空间,害得敢于为伊朗大声疾呼的国家寥寥无几,俄罗斯不可靠,叙利亚自顾不暇,利比亚忙中添乱,美国已驻足苦心经营的中亚地区,热心支持的真主党和哈马斯被定为恐怖组织。地缘上,伊朗东西处在美国两大势力范围——伊拉克和阿富汗中间,南北有美军游弋,重重被困,伊朗的国家安全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

  在国内,地震再一次成了伊朗人要求政治变革的触发器。巴姆地震的幸存者声泪俱下地控诉政府在提供救助时是如何行动缓慢,他们指责政府应该是加强搜救,而不是过早动用推土机。国家掌控的《伊朗日报》都对政府提出了非常尖锐的批评,在头版社论中卡瑞米愤怒地指出“新闻记者能做的仅仅是提出了许多老掉牙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过去的地震中也被再三呼吁,但政府就是无动于衷”。“是像往常做秀一样,政府官员往重伤者身上施加一小片绷带然后立即离开现场,还是立即采取认真的措施去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伤亡以及它的破坏?”《澳大利亚日报》指出,正如前国王政府昏庸无能导致1978年的1.5万人死亡的大地震从而最终引发其倒台一样,星期五的大灾难将动摇伊朗饱受压抑的政体基础。

  其实除了地震,伊朗具有怀疑精神的青年人的成长也成了现行体制的“定时炸弹”。自从霍梅尼取得革命胜利后,伊朗的人口已经翻了一番,而1979年左右出生的人现在开始步入成年期了。这些年轻人大多具有怀疑思想,他们只知道伊朗和自己的经历。尤其是中产阶级,他们通过电影、电视以及那些居住在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的伊朗人来来往往的交流,原来的虔诚思想已经被怀疑而取代。他们开始质疑神职人员是否可因其神学上的地位就可以掌控政治权力。

  1999年7月、2003年6月,不满缓慢改革进程的学生先后掀起反政府的示威游行。为了保持自己的权力,伊朗政府已经不敢在街道上对抗议者开枪射击,或者是有限度地拘禁他们。从拉夫桑贾尼到现在的哈塔米,他们既想温和地对待反抗者,又渴望与美国展开对话。

  互为需要是“地震外交”互动的前提,地震则是外交互动的引子。西方媒体认为,美国政府这次向伊朗提供的援助将有助于缓和美伊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为双方的接触和谈判创造了有利的气氛和空间。

  美伊只是暗送秋波

  而不敢热烈拥抱的真正原因

  对于美国这次积极主动援助,美国和伊朗官方都采取了小心翼翼的态度。美国务院发言人亚当·埃雷利说:“我们来到伊朗人中,向他们提供帮助,他们很愿意接受,但是我们不能把它看成是一个积极的变化。”

  伊朗哈塔米总统干脆指出:“人道主义问题不应该和那些深奥而冗长的政治问题混为一谈,如果我们能够看到美国政府在言语和行为上有一个变化的话,那么双方关系才有改善。”伊朗卫生部副部长在视察巴姆灾情时打个比方:“你们在此谈论政治,但是这里只有医生,他们又不是布什或者拉姆斯菲尔德。”

  美伊双方都不想把事情说得太圆满,因为双方都面临着国内的压力,尤其在伊朗。而且美伊在改善关系上的几大障碍依然耸立。要想把“邪恶轴心”和“大撒旦”的标签撤出双方的政治词典尚需时日。

  首先,美国对伊朗的一系列松动政策抱有怀疑。

  虽然伊朗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但是美国并不完全相信伊朗“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英国《卫报》就指出:“可能的是伊朗一方面做出软弱表示,另一方面继续进行核武努力,或者做出一些更加秘密的军事计划。因此伊朗的承诺可以解释为一种口头诺言,当它在评估欧洲特别是美国的反应后,要么继续慢慢发展要么停下来一段时间。”

  在对待恐怖组织的问题上,伊朗也没有和美国愉快合作。伊朗虽然向联合国提供了225名“基地”组织嫌疑人的名单。但却拒绝了美国国务卿鲍威尔提出的引渡给美国的要求。

  其次,伊朗的保守势力不满温和派的政策。而且伊朗人也对美国的颠覆政策心怀不满。

  伊朗保守派的力量是强大的,即便他们知道在现在的国内外环境下向美国让步是不可避免的,但他们仍然视美国为伊朗的敌人,所以反美仍是他们的宗旨之一。2003年5月12日,伊朗精神领袖哈梅内伊对伊朗社会中要求改善伊美关系的呼声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认为这无异于向敌人投降,只能助长敌人的气焰、鼓励其进行新的冒险。而这次地震后,保守的《德黑兰时报》在欢迎美国副国务卿发表同情伊朗的言辞同时,不无揶揄地指出:“把暴力和好战政策置换成人道主义者的视角对每个人来说都无比美妙,如果它能够持续的话。”在嘲讽了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所捐助的内容仅仅相当于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时,《德黑兰时报》又指出:“美国政府不应该只在一个国家举国哀痛的时候才来试图扮演一个人道主义者的角色,否则它们的行动无异于一场做秀。”

  在伊朗国内政治压力增大的外因中,美国一直充当了加温加压的急先锋。鹰派如拉姆斯菲尔德从没有放弃诱导伊朗反对力量来推翻其现行的神权体制的努力。他们与反对派过从甚密,甚至和业已被推翻的伊朗国王的儿子勾勾搭搭。在2003年6月德黑兰发生的学生抗议运动中,美国代理人起劲地用波斯语进行广播,鼓动学生继续行动。可惜的是,美国的策反政策一直迟迟不见效果。因为人们即使不满现状,也不愿意伊朗重新回到君主制的老路上。最近,美国鹰派又在新书《终结邪恶——如何打赢反恐战争》,再次向布什吹“枕边风”,敦促布什不要与伊朗政权领袖消磨时间,应该立即行动起来实现伊朗政权更替。

  一场地震翻松了美伊间不信任的坚硬厚土,一颗和解的种子悄悄种下,但是它能不能生根发芽,尚需美国伊朗的合力培植。

  【资料】

  白色革命20世纪60年代以来,伊朗礼萨·巴列维国王大权独揽,实行君主专制,巴列维国王还是个很有作为的国王,他主张通过自上而下的“白色革命”以防止自下而上的“无益的革命”。“白色革命”计划是一个宏大的社会改造工程,其核心内容是土地制度的改革,以此为基础进行全面的社会改革和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巴列维的“白色革命”计划前后出台了17项内容。它们是:实行土地改革;森林国有化;出售国有工厂,为土地改革筹措资金;修改选举法,给予妇女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等等。巴列维的“白色革命”是想通过自上而下的不流血的革命来避免自下而上的流血的“红色革命”。总而言之。白色革命是基本成功的,但是它却引起宗教界的强烈不满,使巴列维王朝与宗教界本来就紧张的关系更趋于白热化。最后导致了1979年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又称“黑色革命”。

  黑色革命巴列维国王的改革触犯了宗教上层僧侣的利益,而他的专制则激起了群众的不满,霍梅尼运用宗教力量组织反国王的群众运动。1978年初,德黑兰、库姆、大不里士等大城市爆发大规模的反国王、反美运动,要求废除君主制。这就是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国王先是实行武力镇压,继之妥协让步,但都无济于事。1979年1月16日国王被迫出国“长期度假”(1980年7月27日在埃及病故)。巴列维王朝覆灭。同年2月,霍梅尼由法国回伊朗。2月11日,伊朗宣布成立伊斯兰革命委员会,废除君主制,建立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根据新宪法的规定,霍梅尼为“伊斯兰革命领袖”,即最高领袖。

  伊朗人质事件1979年11月4日,霍梅尼政权支持伊朗学生占领美国驻伊朗大使馆,扣押美使馆人员做人质,要求引渡流亡在美的前国王巴列维和收回巴列维家族在美财产,酿成“人质危机”。1981年1月19日,在阿尔及利亚的斡旋下,伊美双方才达成释放人质的协议,美国将巴列维家族在美财产归还伊朗政府,伊朗政府则释放美国人质。此次人质事件历时444天,使得美伊关系长期处于冰点。

  《撒旦诗篇》及追杀令1989年生于孟买的英国籍作家萨曼·拉什迪撰写了一部幻想小说《撒旦诗篇》,在书中他把伊斯兰教说成是一个迷信的宗教,而且还用一些过激的言词讽刺和亵渎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从而激怒了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伊朗指责该书亵渎了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和《古兰经》。1989年2月13日,霍梅尼发表了一项教法判决,判处亵渎伊斯兰神圣经典《古兰经》和先知穆罕默德的《撒旦诗篇》的作者拉什迪死刑,英国政府因此和伊朗交恶。

  希林·伊巴迪1947年出生,她是伊朗第一位女律师,也是伊朗首批女性法官之一。作为律师,她曾为遭遇家庭暴力的伊朗妇女和流落街头的少年儿童争取权益,也曾代表1999年和2000年伊朗遇害作家及知识分子的家属走上法庭,还曾担任过1999年德黑兰大学多名学生惨遭谋杀案的主控律师。性格直率,敢于坚持正义的伊巴迪被人称为“德黑兰的狮”,很多伊朗女性都把伊巴迪看作自己的“非官方发言人”和争取妇女权益的领军人物。伊巴迪坚持伊斯兰教与基本人权之间没有冲突的立场,主张世界上不同的文化与宗教之间应展开对话,反对采取暴力行为。2003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