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杨锦麟的眼里,电视节目如果没有个性,就像大太监一个。他在《有报天天读》中嬉笑怒骂,不掩饰,不造作,不矫情,自称“如履薄冰读报,堂堂正正做人”。
文/萧宇
有杨锦麟的地方就有笑声。
第一次到香港见到的第一个人就是杨锦麟,当时《有报天天读》刚开播,他开玩笑说:“我这把年纪转行干电视,是‘再就业’工程。一般电视都是用一些靓女辣妹,凤凰卫视却让阮次山、曹景行、何亮亮和我这几个报界出身的老头子来发挥余热。”
几个月后,《有报天天读》好评如潮,杨锦麟却拿一位朋友的打油诗开涮自己:“老杨读报,吓人一跳,国语不准,英文走调,体型太胖,样子太老。”
一年后,《有报天天读》成了凤凰卫视的王牌节目之一,杨锦麟大乐,又拿观众来信中的几句话说事:“我除了喜欢《有报天天读》带来的资讯,更喜欢杨先生的‘变音国语’,喜欢杨先生嬉笑怒骂,即便是摇一摇扇,呷一呷茶,都是风度翩翩。一点没有夸张和恭维,真的,你是我见过的最性感的糟老头子。哈哈,点题一个字:糟!”
到《有报天天读》被《新周刊》选为“2003中国年度新锐榜”的“年度电视节目”,打电话向他道贺,电话那头先是招牌的哈哈大笑,接着是非典型的无厘头语气:“得这个奖很意外,但是我毫不掩饰自己的开心,说明我苦不堪言的劳动终于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点题一个大、四个叉:爽!”
面对面
论获奖:直播的是真性情
《新周刊》:《有报天天读》现在的收视率居凤凰卫视节目的前几位,又得了2003中国年度新锐榜的年度电视节目奖,其中的奥妙何在?
杨锦麟:这个节目迎合了一些市场的需要,或许也添补了一些重要的资讯落差。我们想通过节目告诉观众:同样的事情,两岸三地的看法会不一样。我们扮演的角色,是给大家增加一些观察视角,对最新的新闻事件,适当增加一点“润滑剂”。可以总结归纳为一句话,让内地的观众更了解世界,让海内外的华人更了解中国。
《新周刊》:内容之外,表达的方式应该也是很重要的。
杨锦麟:对,我觉得观众喜欢的一个原因是“真”。不掩饰,不造作,不矫情,有时候不免会说错话,读错字,或者读音不够字正腔圆。观众可能也会觉得这样很另类。但他是真实的,我觉得“真”之外,还有一个“朴”。不虚伪,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在电视表现真性情。
《新周刊》:你如何看观众对节目的喜爱?
杨锦麟:杨锦麟读报,用学院派的观点和严格的电视从业标准来讲,是不合格的。自己能够进入电视界,尝试主持一个资讯节目,还能产生这么大的影响,感觉有点意外和惶恐。我始终有一种感激和感恩的心情,感激观众能够喜欢这个节目,也感激凤凰能给我这个机会,这个机会不是每个人都有,比杨锦麟有水准、有能力、有相貌的人不止千千万万,因此我对目前的际遇倍加珍惜。
《新周刊》:陈之藩的文章《谢天》,写爱因斯坦谈到科学成果时说:感谢古人,感谢今人,感谢上天,就是不提自己。真正的哲者,富亦谢天,贫亦谢天,病亦谢天,苦亦谢天。
杨锦麟:人要有感恩之心,才会不断前进。你有能力,但更要有机会,机会是谁给你的,你对他要有感激之心。不会因年纪大了,就觉得有成就感了。我杨锦麟永远是一个新闻从业人员,只是一个极为平常和普通的俗人,现在还是一个很幸运的糟老头子,性感不性感就另当别论。
论状态:工作让我失去“酒肉朋友”
《新周刊》:以前在报界工作时有没有想过会到电视台工作?
杨锦麟:以前也会在电视上亮亮相,但是没有想到年过半百时还会到电视台来工作,活到老,学到老,这是一个机会,也许这是自己一块新的奶酪。
《新周刊》:做电视之后,生活有何改变?
杨锦麟:现在的工作很好玩,但也很累,晚上10点钟就要睡觉,第二天5点钟要起床。像我这种原来做报纸的人,最精神抖擞的状态是在晚上10点以后,以前在报社工作,晚上写完社论,看完大样,收工打烊,三五知己都是不同报社的朋友,约一个地方吃宵夜,交换信息,发发牢骚,然后醺醺然摇晃着回家。现在的工作,就失去很多“酒肉朋友”,只能提早上床睡觉了。但我充分体会到凤凰卫视对所有参与者像春药一样的致命吸引力,这是一段又苦又累又开心又充实的日子,是一次年过半百重新学步的开始。
《新周刊》:之前在报界的经历是怎么样的?
杨锦麟:我先后出任过《快报》两岸新闻版的编辑主任,后来当过《商报》的高级编辑、主笔,负责撰写社论,其间还兼任过《亚洲周刊》特约作者,不定期提供一些涉及两岸三地政经事务的评论文章,也是《信报》专栏作者,还出任过中文版的《世界经济论坛》杂志主编。《信报》的专栏写了十几年,这个专栏已经写出一点点“知名度”,写到这个时候就不是完全为了稿费,而是为了一种爬格子的乐趣,和一种书生言责信念的履行。
中国的知识分子图什么呢?还不是为了国家好,民族好,在香港的日子过得辛苦紧张,但能够看到很多的东西,可以写一点东西,尽一点言责,说一点其他朋友暂时还不方便说的话,感觉幸福极了。
论传媒:内地没办法像香港这样每天有激动
《新周刊》:在香港做传媒,竞争激烈,会不会有别样的心情?
杨锦麟:有一种不由自主的亢奋,每天都有激动,每天都有挫败,我喜欢。搞研究,搞文字工作,最需要的是资讯,香港资讯发达,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很多同行可能只是谋生计,混口饭吃,但绝大多数人都混得很敬业,这是一种职业道德,没有必要升华到什么光荣使命感。这是一种本分,而本分的权威解释,就是指最起码的职业道德。
《新周刊》:在读报中,你对香港报纸有没有偏爱?你对东南亚哪些报纸比较重视?
杨锦麟:没有偏爱,但有取舍。比如说,有时我会兼顾一下《文汇报》、《大公报》、《香港商报》,它们能够满足海外正确了解中国政经的需求。而《信报》的评论我会比较重视。《联合早报》和《南洋商报》在东南亚华文报纸中影响较大,这两份报纸会给我送大样,我太喜欢这样子了。第一时间把他们的版面送过来,可以同步地介绍,当然他们不会干预我读哪一篇。
《新周刊》:如何看内地传媒这几年的发展?
杨锦麟:内地媒体这几年进步很快。第一,党报开始逐步脱离《真理报》的模式;第二,党报派生的都市报活得很好;第三,娱乐、体育新闻做得很精彩。当然也有一些我们很难接受的现象,像收红包,这种现象在香港是不可能的。香港的廉政公署有明文规定,收取红包是犯法的行为。
《新周刊》:你对内地传媒工作者印象如何?
杨锦麟:很优秀,但是可能有时也很痛苦,海外传媒的评论说,内地的传媒工作者“不怕当烈士,就怕丢饭碗”。内地一些文章写得很暧昧隐讳,没有办法像香港这样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天马行空洋洋万言,想说的几句话就藏在那里,有时候还真的很难找。
论责任:论政是“拔火罐”
《新周刊》:现在你是不是也在《有报天天读》的节目中抒发和表达自己的理念?
杨锦麟: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如履薄冰读报,堂堂正正做人”。“如履薄冰”可以理解是公司的基本要求,“堂堂正正”则是个人的行为准则。我要强调的是,个性的张扬需要有个度,掌握这个度是不容易的,当然有时看到一些令人气愤的社会现象,肯定会按捺不住表达自己的感情。有人说新闻记者要客观、冷静,但我想这个读报的节目也要有个性,没有个性,或者形同阉割,大太监一个,就没有任何意义了。两岸三地的政治环境和社会氛围不同,有些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观众比你聪明多了,你点到即止,大家就明白是什么回事,有条件就多讲,没条件就少讲。“站着说话,跪着造反”,实在不行咱就跪着,跪着说话还不行吗?电视的新闻评论节目,宗旨就是“言责”,言责只是对某种社会现象的粗浅看法和建议,论政跟参政是不一样的,论政可以自由大胆地发挥,但是参政就很不一样了。
《新周刊》:论政的意义何在?
杨锦麟:论政是“拔火罐”,“拔火罐”是不能根治疾病的,但至少可以缓解病痛。读报也好,写文章也好,就是告诉人家:“你哪里病了,哪里有伤痛,要注意。”“拔火罐”其实只会出现一些局部性的瘀血,总不会害死人吧。如果连“拔火罐”都不行,那还有什么希望呢?
《新周刊》:从另一个角度讲,当政者要有容忍论政的雅量。
杨锦麟:一个与时俱进的领导人,就要有基本的民主雅量,雅量很重要,宽容也很重要。雅量是需要培养的。无数事实证明,一个开放的社会,治理国家的领导者越有自信心,越有雅量,其实反而对社会的进步发展可以起到一种稳定的作用,因为更多的人知道正确的信息,反而不觉得好奇,不觉得惊恐。一定要相信老百姓,我们的人民是非常聪明的,不论怎样,人民还是希望中国强大。更多地相信民众,是改革开放的中国所需要的。
《新周刊》:那么,传媒在这个进程中应该有何担当呢?
杨锦麟:《纽约时报》有一句话:“一份报纸是社会良心的表现。”一个媒体、一个新闻工作者所从事的工作,除了本分之外,也是职业道德的展现——求真。中国的老百姓对资讯的渴求,是任何一个国家没法比拟的。
现在中国也开始尝试文化、新闻体制的改革,这些都是逐步走向开放的表现。要到有一天,《有报天天读》没人看了,我相信就是中国真正和世界接轨了。我希望这一天能够早日到来,因为每天一大早起床到处找报纸读,还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论获奖:直播的是真性情
《新周刊》:《有报天天读》现在的收视率居凤凰卫视节目的前几位,又得了2003中国年度新锐榜的年度电视节目奖,其中的奥妙何在?
杨锦麟:这个节目迎合了一些市场的需要,或许也添补了一些重要的资讯落差。我们想通过节目告诉观众:同样的事情,两岸三地的看法会不一样。我们扮演的角色,是给大家增加一些观察视角,对最新的新闻事件,适当增加一点“润滑剂”。可以总结归纳为一句话,让内地的观众更了解世界,让海内外的华人更了解中国。
《新周刊》:内容之外,表达的方式应该也是很重要的。
杨锦麟:对,我觉得观众喜欢的一个原因是“真”。不掩饰,不造作,不矫情,有时候不免会说错话,读错字,或者读音不够字正腔圆。观众可能也会觉得这样很另类。但他是真实的,我觉得“真”之外,还有一个“朴”。不虚伪,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在电视表现真性情。
《新周刊》:你如何看观众对节目的喜爱?
杨锦麟:杨锦麟读报,用学院派的观点和严格的电视从业标准来讲,是不合格的。自己能够进入电视界,尝试主持一个资讯节目,还能产生这么大的影响,感觉有点意外和惶恐。我始终有一种感激和感恩的心情,感激观众能够喜欢这个节目,也感激凤凰能给我这个机会,这个机会不是每个人都有,比杨锦麟有水准、有能力、有相貌的人不止千千万万,因此我对目前的际遇倍加珍惜。
《新周刊》:陈之藩的文章《谢天》,写爱因斯坦谈到科学成果时说:感谢古人,感谢今人,感谢上天,就是不提自己。真正的哲者,富亦谢天,贫亦谢天,病亦谢天,苦亦谢天。
杨锦麟:人要有感恩之心,才会不断前进。你有能力,但更要有机会,机会是谁给你的,你对他要有感激之心。不会因年纪大了,就觉得有成就感了。我杨锦麟永远是一个新闻从业人员,只是一个极为平常和普通的俗人,现在还是一个很幸运的糟老头子,性感不性感就另当别论。
论状态:工作让我失去“酒肉朋友”
《新周刊》:以前在报界工作时有没有想过会到电视台工作?
杨锦麟:以前也会在电视上亮亮相,但是没有想到年过半百时还会到电视台来工作,活到老,学到老,这是一个机会,也许这是自己一块新的奶酪。
《新周刊》:做电视之后,生活有何改变?
杨锦麟:现在的工作很好玩,但也很累,晚上10点钟就要睡觉,第二天5点钟要起床。像我这种原来做报纸的人,最精神抖擞的状态是在晚上10点以后,以前在报社工作,晚上写完社论,看完大样,收工打烊,三五知己都是不同报社的朋友,约一个地方吃宵夜,交换信息,发发牢骚,然后醺醺然摇晃着回家。现在的工作,就失去很多“酒肉朋友”,只能提早上床睡觉了。但我充分体会到凤凰卫视对所有参与者像春药一样的致命吸引力,这是一段又苦又累又开心又充实的日子,是一次年过半百重新学步的开始。
《新周刊》:之前在报界的经历是怎么样的?
杨锦麟:我先后出任过《快报》两岸新闻版的编辑主任,后来当过《商报》的高级编辑、主笔,负责撰写社论,其间还兼任过《亚洲周刊》特约作者,不定期提供一些涉及两岸三地政经事务的评论文章,也是《信报》专栏作者,还出任过中文版的《世界经济论坛》杂志主编。《信报》的专栏写了十几年,这个专栏已经写出一点点“知名度”,写到这个时候就不是完全为了稿费,而是为了一种爬格子的乐趣,和一种书生言责信念的履行。
中国的知识分子图什么呢?还不是为了国家好,民族好,在香港的日子过得辛苦紧张,但能够看到很多的东西,可以写一点东西,尽一点言责,说一点其他朋友暂时还不方便说的话,感觉幸福极了。
论传媒:内地没办法像香港这样每天有激动
《新周刊》:在香港做传媒,竞争激烈,会不会有别样的心情?
杨锦麟:有一种不由自主的亢奋,每天都有激动,每天都有挫败,我喜欢。搞研究,搞文字工作,最需要的是资讯,香港资讯发达,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很多同行可能只是谋生计,混口饭吃,但绝大多数人都混得很敬业,这是一种职业道德,没有必要升华到什么光荣使命感。这是一种本分,而本分的权威解释,就是指最起码的职业道德。
《新周刊》:在读报中,你对香港报纸有没有偏爱?你对东南亚哪些报纸比较重视?
杨锦麟:没有偏爱,但有取舍。比如说,有时我会兼顾一下《文汇报》、《大公报》、《香港商报》,它们能够满足海外正确了解中国政经的需求。而《信报》的评论我会比较重视。《联合早报》和《南洋商报》在东南亚华文报纸中影响较大,这两份报纸会给我送大样,我太喜欢这样子了。第一时间把他们的版面送过来,可以同步地介绍,当然他们不会干预我读哪一篇。
《新周刊》:如何看内地传媒这几年的发展?
杨锦麟:内地媒体这几年进步很快。第一,党报开始逐步脱离《真理报》的模式;第二,党报派生的都市报活得很好;第三,娱乐、体育新闻做得很精彩。当然也有一些我们很难接受的现象,像收红包,这种现象在香港是不可能的。香港的廉政公署有明文规定,收取红包是犯法的行为。
《新周刊》:你对内地传媒工作者印象如何?
杨锦麟:很优秀,但是可能有时也很痛苦,海外传媒的评论说,内地的传媒工作者“不怕当烈士,就怕丢饭碗”。内地一些文章写得很暧昧隐讳,没有办法像香港这样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天马行空洋洋万言,想说的几句话就藏在那里,有时候还真的很难找。
论责任:论政是“拔火罐”
《新周刊》:现在你是不是也在《有报天天读》的节目中抒发和表达自己的理念?
杨锦麟: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如履薄冰读报,堂堂正正做人”。“如履薄冰”可以理解是公司的基本要求,“堂堂正正”则是个人的行为准则。我要强调的是,个性的张扬需要有个度,掌握这个度是不容易的,当然有时看到一些令人气愤的社会现象,肯定会按捺不住表达自己的感情。有人说新闻记者要客观、冷静,但我想这个读报的节目也要有个性,没有个性,或者形同阉割,大太监一个,就没有任何意义了。两岸三地的政治环境和社会氛围不同,有些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观众比你聪明多了,你点到即止,大家就明白是什么回事,有条件就多讲,没条件就少讲。“站着说话,跪着造反”,实在不行咱就跪着,跪着说话还不行吗?电视的新闻评论节目,宗旨就是“言责”,言责只是对某种社会现象的粗浅看法和建议,论政跟参政是不一样的,论政可以自由大胆地发挥,但是参政就很不一样了。
《新周刊》:论政的意义何在?
杨锦麟:论政是“拔火罐”,“拔火罐”是不能根治疾病的,但至少可以缓解病痛。读报也好,写文章也好,就是告诉人家:“你哪里病了,哪里有伤痛,要注意。”“拔火罐”其实只会出现一些局部性的瘀血,总不会害死人吧。如果连“拔火罐”都不行,那还有什么希望呢?
《新周刊》:从另一个角度讲,当政者要有容忍论政的雅量。
杨锦麟:一个与时俱进的领导人,就要有基本的民主雅量,雅量很重要,宽容也很重要。雅量是需要培养的。无数事实证明,一个开放的社会,治理国家的领导者越有自信心,越有雅量,其实反而对社会的进步发展可以起到一种稳定的作用,因为更多的人知道正确的信息,反而不觉得好奇,不觉得惊恐。一定要相信老百姓,我们的人民是非常聪明的,不论怎样,人民还是希望中国强大。更多地相信民众,是改革开放的中国所需要的。
《新周刊》:那么,传媒在这个进程中应该有何担当呢?
杨锦麟:《纽约时报》有一句话:“一份报纸是社会良心的表现。”一个媒体、一个新闻工作者所从事的工作,除了本分之外,也是职业道德的展现——求真。中国的老百姓对资讯的渴求,是任何一个国家没法比拟的。
现在中国也开始尝试文化、新闻体制的改革,这些都是逐步走向开放的表现。要到有一天,《有报天天读》没人看了,我相信就是中国真正和世界接轨了。我希望这一天能够早日到来,因为每天一大早起床到处找报纸读,还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