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订阅手机短信感受新
闻震撼稳居信息前沿
好书酷碟全场打折
新浪首页 > 文学 > 正文

2004 地方卫视谋划 中国电视版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12-15 18:46   新周刊

  如今已经是遥控器的天下,每个观众的慵懒选择都决定着频道的生死。在几十个地方卫视的混乱格局中,诸侯们各出奇兵,谋划着新一次的举义和割据。

  文/陈漠

     2004年:这是最坏的时代。”用这句话来形 容中国电视业的现状再好不过。央视几大频道谋划改版,地方卫视则频频召开誓师大会,意图分庭抗礼。一种狼烟四起的战前景象,昭然若揭。

  “2004年:这是最好的时代。”用这句话来形容中国电视观众的心情也再好不过。各大电视台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带来的是观众更大的自由度和选择权。谁都不会介意遥控器按钮的组合再多几种,也会更加欣喜地看到各个频道的节目更加好看。

  或许,我们真的进入了一个重新划分电视视野的时代。

  地方卫视“各行其是”

  美国卡通片《辛普森一家》有一集讲到,辛普森家新装了有线电视,辛普森爸爸就在沙发上消耗整整一天时间,以至于最后他是从沙发上“撕”下来的。那沙发上的人形凹印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笑声,还有电视时代的启示。在早几年,我们还无法想象一个couch potato应该怎样生活,而如今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身体力行地实践着这种后现代的生活范本。

  以英国为例,就有BBC-1、BBC-2、4频道、5频道、“家庭与休闲”、“英国生活方式”、“欧洲新闻”、“音乐电视”等频道,甚至连“男人与摩托”、“英国食物”这样细致的生活趣味都有专门的频道提供。试想,面对这样繁多的特色频道和节目,谁会不细细看来、谁会舍得按下关机键呢。

  现代人的电视生活,就是由这些专业的电视频道所划定的。这些专业化的频道不仅蕴含着多年的专业操作经验,培养出一种权威性和观赏性,在形式上也不再是简单的消息发送和知识搜集,而是真正将一门专项领域的整体风貌向观众展示出来,所谓节目内容的特色就是在这种主题高度集中与知识细分的产业化中产生出来的。

  如果把频道看作商品销售平台,在这上面出售的商品就是电视节目。买家电去国美、苏宁,买日化洗护产品则去屈臣氏,这已成为消费者的共识;而在电视界,每个销售平台出售什么样的商品,观众的心理定势还比较模糊。今年,东方卫视的“跨区域媒体品牌建设研讨会”、安徽卫视的“安徽卫视现象研讨会”、湖南卫视的“香港频道推介会”不约而同地召开,正反映出业界对频道专业化的探索——省级卫视纷纷开始找寻自己的定位了。东方卫视的口号是“新闻立台”,力图在“说新闻”上和央视分庭抗礼;最早提出以电视剧为主的安徽卫视则继续“剧行天下”,以电视剧特色来与央视8套比试高低。我们可以想象,在观众的视野里,各地方卫视其实是比照一枝独大的央视“另立中央”,以各自特色的内容来抗衡央视的垄断资源,重新划分中国电视的版图。

  说回热门电视剧集《辛普森一家》,自第15季播出后,就已经破了真人电视剧《尼尔森一家》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播出14年的纪录,成为播出时间最长的喜剧剧集。现在《辛普森一家》的平均收视观众为1250万人,虽然已经比巅峰期有所减少,但仍是福克斯电视台的摇钱树。如何打造自己频道的一棵摇钱树,正是目前中国各大电视台提升自己节目品质的关键。

  上星和落地的吊诡

  如今在任何一个大城市里,家庭里电视机的频道数已经超过30,老式的电视机早已不堪重负。随着数字电视的快速发展,直播卫星提上议事日程,以及广电总局今年以来对上星频道申报的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今后的电视频道将逐渐除去“稀缺资源”的神秘面纱。大中城市的观众能看到100个频道甚至更多,已经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梦。

  如果说电视机的发明让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电视时代”,那卫星电视的发展则让人类跨入了“频道时代”。在可看的频道逐渐形成“频道海洋”的过程中,观众到底看什么成为频道所有者最关心的问题。据说,一个观众在操作遥控器的时候,一个频道停留的时间不会超过7秒。观众的问题是:“我为什么要看这个频道?”频道商的回答则应该是:“因为这个频道有你在其他频道看不到的特色。”留住观众手指的这短短7秒,就是一个频道的生死存亡的瞬间。

  和前几年地方电视台上星的热潮相比,如今有很多上星的频道已经成为鸡肋。正如手机往往存有几十上百个号码,而经常拨打的不会超过10个一样,观众手中的遥控器经常停留的也不过那几个频道而已。对于观众来讲,另外一些只是作为占有性保留而只做习惯性浏览的频道已经成为鸡肋,哪一天它消失了你都不会想起。

  最新的消息是,各地正在或者即将实施电视落地权拍卖制度。落地权的含金量将直接抬高地方卫视跨越的横杆,一些频道很有可能因不愿或缴纳不起落地费而无法和当地观众见面。鸡肋逐渐消失,对于观众或许是件好事;对于地方卫视则无疑于一次重新洗牌的机会,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态势将更加明显。

  从电视台“上星潮”到现在不到十年的时间,32家省级电视台尽数上星,连同央视在内,“星台”已经达到49个。而按照目前的国内有线网络的技术水平,一般只能容纳三四十套节目。在数字节目传输迟迟未有良好发展的情况下,当地的频道容量显得有些紧张。一个电视台“上星”之初,要花千万元以上的基础建设费,每年还要支付1000万元的租星费和日常维护费,此外由于上星数量的增加,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地开始对外地的卫视收取落地费,基本为100万至200万元不等。“上星”和“落地”成为摆在地方卫视眼前的一对矛盾。

  安徽卫视的落地策略有些剑走偏锋,除开省会城市之外,浙江宁波、江苏张家港、广东普宁、四川双流等不同经济能量的非省会城市甚至县,也成为安徽卫视的目标。斥巨资拿下宁波的落地权就颇让人意外,而安徽卫视看重的却是:宁波消费水平居全国第二位,被世界著名咨询机构评为中国内地九个外商最佳投资地区之一,全球500强企业有40多家到宁波投资等经济活力指标。

  由于落地成本增加,一些省级卫星频道将不会继续全国覆盖策略。央视市场研究公司媒介研究总监袁方博士认为,卫视的这轮“洗牌”将在2005年结束。卫星频道广告创收达不到2亿的,都将面临“亏本”,而重新“回缩”为地面频道。卫视诸侯乱战的“春秋时代”也将进入寡头竞争的“战国时代”。


新周刊网络版第191期 专题


新 闻 查 询
新浪个人家园全面升级,买一送二超值大礼!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