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订阅手机短信感受新
闻震撼稳居信息前沿
好书酷碟全场打折
新浪首页 > 文学 > 正文

鼻子的享乐主义

http://www.sina.com.cn 2004-12-15 18:55   新周刊

  人类识别并记忆的气味一共有1000余种,而猫和狗这样的动物,则能识别记忆4—5万种。导致人类自身嗅觉功能的下降的原因可能不仅仅是基因的问题,而是一种被文化扭曲的嗅觉世界观。

  文/岑茵

             很少有人注意到,13年前,美国有两位科学家执着地探讨不为人类所重视的鼻子,他们的名字——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就更加不为人知了。但就在一个月之前,当他们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医学奖,研究成果是阐释人类嗅觉系统是如何运作的,世人才把注意力移到自己的鼻子上。

  也许就是从这时候开始,才有越来越多的人发现,我们的嗅觉原来很神秘也很有趣。同一种气味,为什么让一些人神魂颠倒,也让另一些人反胃恶心?为什么来自别人身上的就觉得难闻,而自己身上的却百闻不厌?为什么被称为臭豆腐的食物,依然散发着魅力,将一部分人的鼻子弄得服服帖帖?怎么就将香水的气味定义为香呢……

  科学家说:基因决定着嗅觉

  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发现了一个大型的基因家族。这一基因家族由1000种不同的基因组成(占我们基因总数的3%),这些基因构成了相当数量的嗅觉受体种类。这些受体位于鼻上皮上端的嗅觉受体细胞之内,可以探测到吸入的气味分子。每一嗅觉受体只对一个或几个气味特别敏感,而1000个嗅觉受体可以侦测到1000多种的气味。

  气味的产生来自两方面:一是气味源(包括人本身)有分子或原子离开本体飘逸在外,一是鼻子里有气味受体,在接触到飘逸的分子或原子后,将信息反映给大脑。至于气味的香与臭,就是大脑分析的事了。

  美国圣路易华盛顿大学教授林天送解释道,空气中的“有味”分子由鼻孔进入而与嗅觉受体结合,结合后就活化嗅觉细胞而开始传送电波到微型嗅球(glomeruli,嗅觉蕾的所在地),进入礼冠状的细胞,最后传到几个脑神经部位。脑皮层会把每一种传送到的气味整理归档,而把该气味的记忆留存在脑海。这也是为什么一闻到某种气味,就能勾起你的回忆或使你联想到某种东西的原因。看过《闻香识女人》的人,都会对这一点深有体会。

  目前,人类识别并记忆的气味一共有1000余种,而猫和狗这样的动物,则能识别记忆4—5万种。动物的进化演变过程会使每种动物的嗅觉不一样。随着人类大脑的进化,鼻子的功能就会逐渐退化,能识别记忆的气味就会越来越少。而在上世纪20年代,一位牧师救出了两个狼孩,轰动一时。这两个孩子就是因为长期在森林跟狼群生活在一起,有许多特征都和狼一样,嗅觉特别灵敏,用鼻子四处嗅闻寻找食物。所以,在远古时代,我们那些靠狩猎为生的祖先们,可能都拥有一个与野兽一样灵的鼻子。

  哲学家说:世界观决定着嗅觉

  人类将气味分为“香”和“臭”,并有意识地加以区分。法国作家昂弗莱在其《享受的艺术》一书中提到,对于我们所喜爱的鲜花和美女,则将其气味定义为香,对于被我们所厌恶的垃圾、排泄物和死尸,则定义为臭。

  将这种心态延伸到个人附属品、家族、民族乃至种族等,我们不难发现,为什么在白种人的书里有描写黑人发出体臭的文字,而在日耳曼人的书里,则有描写犹太人体臭的文字;作家把魔鬼的气味描写成腐烂物的臭味,而天使或神仙出现时,则描写成令人愉快的香味;在法国文学巨匠们的作品里,散发香味的永远是贵族,而那些臭味总是来自贫民窟……

  因此,嗅觉是有排他性的。同是一股臭味,要是从别人身上散发出来的话,我们就会捂住鼻子,用厌恶的眼神盯着他,但要是来自自己身上的话,反应则大不一样了。

  但是也有的人偏偏喜欢禁欲,明明闻到了香味,明明身体有了反应,却冠以淫荡、堕落、腐败的恶名,抵制这种令人愉快的气味。连苏格拉底和柏拉图都把爱好香味看成是同性恋者的明显征象,可想这种扭曲的嗅觉世界观影响了多少代人。

  香臭的毫厘之差

  有一种职业,叫做嗅辨员。他们的工作是收集气体,并按照国家环保标准对气体进行分析,从而监测各地的环境水平。如果一个地方的气味达不到环保标准,则被视为污染。这个判断气味的工具,仅仅是他们的鼻子而已。这种以嗅觉为职业的人,对鼻子的要求相当高。嗅觉迟钝固然误事,但太灵敏也不行,这样会“滥杀无辜”,本来正常的气味,也要接受处理,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据一位以嗅觉为职业的嗅辨员介绍,香臭其实没有固定的界限。他们在当地闻到的气味,与取样回去化验时所闻到的完全是两回事。在当地明明是臭的气味,在实验室,却变成香的。原来,他们在取样的时候对气体进行过稀释。很多臭味在稀释以后,就会飘出阵阵幽香。

  挖掘鼻子的享受潜力

  人生之痛苦,莫过于永远掉进黑暗和寂静的世界里。然而,因鼻炎而造成的嗅觉丧失,却从来不被人们视为一种痛苦,甚至还有人为从此闻不到恶心的臭味而庆幸不已。这看上去与其他诸如肺结核、胃病甚至心脏病等在文化中所受到的待遇简直就不能同日而语。的确,鼻子是五官之中最残忍的一个。我们遇到惨不忍睹的画面时,可以把眼睛闭上或往别的地方看,听见不堪入耳的声音时,可以将耳朵捂住,吃到难吃的东西时,可以吐掉、漱口,甚至闭口,这些都不碍事。但闻到不愉快的气味时,却不能为了捂住鼻子而不呼吸。唯一能减轻你痛苦的,是大脑分泌的麻痹剂,使你在接下来的呼吸时不会像刚开始所闻到的那样刺激,时间越久,你就会对臭味越麻木。

  但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这一次你闻不到,不等于下次就不再受折磨。而且,鼻子和嘴巴是近邻。一个出事了,另一个也别指望有好日子过。嗅觉的丧失,也会影响到味觉的迟钝,甚至丧失。在重感冒的时候你就会发现,首先失灵的是鼻子,久而久之,舌头也麻了,连喝苦药都不觉着苦。等到快好的时候,鼻子一通,舌头上的酸甜苦辣又来了。要是因为不愉快的气味而拒绝嗅觉,那嘴巴可就亏了。


新周刊网络版第191期 专题


新 闻 查 询
新浪个人家园全面升级,买一送二超值大礼!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