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文化 > 文字 > 正文

“哈法族”:巴黎的优雅新生活

http://www.sina.com.cn 2004/04/05 12:34   看世界

  作者:陈耀明

  “中国的中产阶级正在大城市里迅速扩大。他们中多数人都喜欢采用法国式的生活方式、生活艺术、室内装饰乃至发型。这种趋势在以前的‘东方巴黎’上海表现得最为明显。”

  ——法国《费加罗杂志》周刊

  中产阶级的时髦外套

  青涩年代的新人类是“哈日族”、“哈韩族”;接下来就是沉迷于爵士乐、好莱坞大片、星巴克咖啡以及Levi's牛仔裤的“哈美族”;但是,当一个人的品位、见识以及财富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你的目光可能就会转向欧洲,具体的位置就是法国。你喜欢喝法国红酒、看法国电影、读杜拉斯或者罗兰·巴特;你迷恋夏奈尔香水、路易·威登手袋、克里斯汀·迪奥时装;你向往巴黎圣母院的钟声,枫丹白露的阳光,普罗旺斯的熏衣草;并且渴望去左岸的咖啡馆喝一杯咖啡,去香榭丽舍大街买一瓶香水,去罗浮宫看一看蒙娜丽莎的微笑……

  法国《费加罗杂志》周刊的报道说:“中国的中产阶级正在大城市里迅速扩大。他们中多数人都喜欢采用法国式的生活方式、生活艺术、室内装饰乃至发型。这种趋势在以前的‘东方巴黎’上海表现得最为明显。”

  事实上,在北京、广州等城市,这种趋势也表现得非常明显。比如北京某房地产公司开发的“欧陆经典”小区,巍然耸立着法国文学大师雨果、梅里美、罗曼·罗兰的巨型雕像,并与法国宗教圣地维兹莱市结为友好社区,力图把法兰西的人文气息引进社区;广州华景新城的“翠安侬苑”小区也是贩卖法国概念,大胆从凡尔赛宫汲取营销灵感,试图把路易十四的离宫“大翠安侬”、“小翠安侬”搬到21世纪的广州。

  法语是“时尚语文”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曾在《财富》杂志发表文章说:“英语是全球经济的语文。”如果说英语是全球的“经济语文”,那么,法语则是全球的“时尚语文”。——在餐饮、时装、化妆品等领域,许多时尚名词、时尚概念、时尚规则都是以法文定义的,甚至就连日本生产的化妆品,标签是法语,品牌也是法语。而且,你喜欢看法国电影,不懂法语行吗?所以,来自北京方面的报道说:“最近,坐在太平洋百货二楼欢奇餐厅用餐时,耳边萦绕的不是蓝调音乐,也不是摇滚,而是略带忧伤的法语抒情歌曲。也许在座的没有几个人会法语,但是却都听得如痴如醉。而法语也早已开始替代英语成了京城白领争先恐后学习的语言。见面说声‘bonjour’,告别时说声‘aurevoir’,许多白领都愿意在轻松的场合里偶尔显露一下自己的法语。”

  事实上,早在19世纪,俄罗斯的贵族阶层就以穿插几个法语单词为时髦,比如在屠格涅夫的《贵族之家》里,瓦尔瓦拉·帕夫洛芙娜就对莉莎说,“您maman(法语‘妈妈’)对我如此宽厚,因此我希望,您也会……友好相待。”

  据报道,在北京的“法语联盟”培训中心,500学时的学费高达10000元,但报名学习的“哈法族”络绎不绝。

  

  今天,几乎每个中国的大城市现在都有一个以“左岸”命名的公共场所,比如“左岸酒吧”、“左岸书店”、“左岸咖啡馆”、“左岸西餐厅”、“左岸工社写字楼”……塞纳河左岸的咖啡味道,正弥漫在中国中产阶级聚集的每一个角落。

  从巴黎的第一家咖啡馆——普洛各普咖啡馆——在1689年落脚塞纳河左岸的圣日耳曼大街以来,左岸地区逐渐形成一个咖啡馆林立的文化圣地,吸引大批诗人、作家、画家、哲学家曾在这里思考、阅读、讨论、写作。若干年前,左岸的咖啡馆大致是这样的情景:毕加索在戈尔布阿咖啡馆与玛丽·德列丝小姐一见钟情,亨利·米勒在双叟咖啡馆认识了诗人庞德,海明威坐在丁香小花园咖啡馆一个靠窗户的位置构思他的《太阳照样升起》,萨特与西蒙·波伏娃在花神咖啡馆讨论着“存在与虚无”,加缪请朋友在圆顶咖啡馆庆贺他的《鼠疫》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海明威曾经说过:“如果你有幸在年轻时呆过巴黎,那么以后不管你到哪里去,它都会跟着你一生一世;巴黎就是一场流动的盛宴。”在这场流动的艺术盛宴上,诞生了星光灿烂的立体派、野兽派、印象派、抽象主义和达达主义等画派,形成了世界文学史上以海明威、菲茨杰拉尔德为代表的“迷惘的一代”,滋养了三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加缪、萨特。在毕加索的《阿维尼翁的少女》里,在马第斯的《持郁金香的年轻女孩》里,在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里,在亨利·米勒的《北回归线》里,在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里,在萨特的《存在与虚无》里,在西蒙·波伏娃的《第二性》里,都弥漫着左岸的咖啡浓香。

  据说,在今天的左岸,你随便走进一家咖啡馆,也许一不留神就会坐在萨特坐过的椅子上、加缪写作的灯下、毕加索发过呆的窗口。有人曾经描述道:“要是你要一杯咖啡,侍者给你端来的,还是一样的杯子,一样的味道,只是价钱不一样了……”

  巴黎人说:“过去的人们在咖啡馆谈艺术,现在的人们是在咖啡馆谈咖啡。”——不知在北京或者上海的“左岸”,人们在咖啡馆谈什么?

   全世界都有“哈法族”!

  (编辑:琪琪)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文化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