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土耳其、刚果这些国家的大面额纸币不自觉地成了众人的谈资,而在玩笑的背后,却体现了一个国家以货币的形式向世界展现自我力量的大小。
文/黄霭云 插图—彭程/新周刊
想象一个人,一夜之间摇身一变成了百万富翁,手拿一叠厚厚的百万大面额钞票,享受数十万的晚餐,连服务员的小费也毫不吝啬地给了两万,洋洋洒洒地在一天内把手里的那叠钞票尽情花光!需要说明的是,他既非富豪也没中彩,而且吃数十万的晚餐也只有几盘普通的小菜和几壶酒而已。
不用惊讶,因为他身在越南,花的是越南盾。一张薄薄的100美元钞票就能兑换超过百万的越南盾,难怪人们在开玩笑自夸腰缠万贯时,后面总有人会俏皮地搭上一句:是越南盾吧?
大面额货币轶闻
发行大面额纸币的国家并不只是越南。1948年,英格兰银行还真发行过11张传说中的“百万英镑”巨额钞票,许多专家认为这样大面额的钞票用途不大,弊多利少。于是英格兰银行决定销毁10张,保留其中1张,盖印注销后,赠给本行一位德高望重的职员作纪念。这位职员过世后,伦敦一位有名的古董商贱价收购了这件纪念品。1982年,这张钞票被一位收藏家买去,价格为16000英镑,如今这张钞票继续在升值。
在土耳其,最大面额纸币为2000万里拉,被称为世界上最“贵”的纸币。土耳其的物价向来比较昂贵,不习惯的游客在消费的时候往往会出现麻烦,数零数得头晕,毕竟,要适应这种“天文数字”式的花钱方式还得用一段时间。又如非洲的刚果,纸币最低面额为5000扎,而且汇率不稳定。一瓶可口可乐要5万扎,一瓶啤酒12万扎,一盘磁带80万扎,给汽车加油,需要用一个大书包带上几尺厚的扎币。倘若遇上体育比赛之类的大型活动,每位售票员都会提一个大麻袋来装钱。这样的生活不禁让人想起一幅令人心寒的漫画:1920年代德国为了支付凡尔赛和约规定的赔款而负债累累,马克在十年内持续跌落,德国的孩子们把一捆捆的马克当成玩具。
其实,早在1923年土耳其建立共和制之初,土耳其里拉币值比美元还高,0.85土耳其里拉兑1美元。但由于土耳其经济长期动荡、持续20多年的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导致土耳其里拉一再贬值,土耳其央行只得不断加大货币面额。当土耳其央行在1999年发行当时最大面额纸币1000万里拉时曾向民众保证不会再出更大面额的纸币,但后来受2001年金融危机的影响,里拉不断贬值,最后才有了世界上最“贵”纸币——2000万。土耳其的决定符合了国际通行的货币发行公式:当前在市场上流通的纸币总量中,如果最大币值的纸币交易量超过70%的时候,就表示目前发行的纸币币值太小,应该发行更大币值的纸币,以方便市场交易。
土耳其在增加面额,而韩国却打着“降低”的如意算盘。韩国目前最大面额的纸币是1万韩元,但随着韩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这张万元纸币已不堪重负,这种情况下,只有两种选择。一是继续发行面额更大的纸币,一是改变货币的单位效果,韩国选择了后者。据共同社援引韩国的《朝鲜日报》报道称,韩国银行(中央银行)已经制定了提高韩国币值的实施计划,改革后,1新韩元将等同于目前的1000韩元。韩国从1973年发行1万韩元的纸币以来,一直没有发行更大面值的纸币,但目前在韩国的商界10万韩元和100万韩元的支票已经大量流通,不变通的话,估计5年之后在统计资料上就会出现相当于兆的一万倍的单位“京”。韩国政府高层已表示“货币单位的变更已经过了研究阶段,目前已经到了具体研究的初期阶段”,这表明韩国的货币改革已经进入了议事日程。
大面额货币的背后
与那些大面额纸币形成鲜明对比的应数欧元。欧元的最大面额是500,但不少国家拒绝用500欧元的纸币,他们认为国民不习惯用面额太大的纸币,葡萄牙、西班牙、爱尔兰和希腊4个欧元区国家还决定不发行500面额的欧元,有的甚至对200欧元和100欧元也不感冒。“不能把明知没人用的纸币投放到市场上”,这是无论大面额纸币国家还是小面额纸币国家都应遵循的市场规律。
钞票面额越来越大从侧面反映了通货膨胀的加剧,很多国家都因为各自的原因而不换新币,甚至增大纸币面额,除了通货膨胀外,换新币所需要的成本也是其中要考虑的因素,况且纸币的面额越大“造钱”的成本就越低。因此,不少国家宁愿国民生活麻烦一点,都不愿意降低纸币面额。
近年来,随着旅行团集体游和自助游的普及,不少中国人尝到了在纸币面额大汇率低的国家旅游做一回百万甚至千万富翁的甜头,彻底地感受一回数字的魅力既是“痛苦”也是难忘的收获。虽然由于花钱方式的不同可能会引起诸多不便,但在兑换外币的问题上却也非常便利。在中国的银行能兑换的外币种类不是很多,而且相关规定也对携带出境的外币数作了限制,除此之外,各种服务也应运而生,有旅行支票、国际信用卡以及银行汇票。津巴布韦就曾发行旅行支票当货币以解决危机和方便旅客。像VISA和MASTERCARD这类的国际信用卡常常是人们的首选,目的地国家的飞机场通常都设有银行提供兑换当地纸币的业务。或者有些如越南、缅甸等国家甚至通行人民币和美元,在缅甸,人民币就非常受当地商家的欢迎。
正如大家对人民币是否应加大面额至500甚至1000元而作出的争论一样,千条万条的理由摆了出来论证纸币面额的大与小关乎到的利与弊。像越南、土耳其、刚果这类国家的大面额纸币不自觉地成了众人的谈资,而在玩笑的背后,却是一个国家以货币的形式向世界展现自我的力量大小。
(编辑:琪琪)
点击查看文化每日超强人气排行榜,更多精彩尽在新浪文化!
|